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杜氏有巧女【完结】> 第六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2 / 2)

“那些便是活生生的衣冠禽兽斯文败类,打量老爷们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哪家里没收着几个瘦马?偏爱看那些女子柔弱之态……说来好笑,因此事关乎女子,就连后宫太后、皇后及诸位嫔妃也都惊动了,虽不得上朝,可太后他老人家竟亲自赐饭……”

后宫嫔妃也是女人,本来过得就够艰辛的了,若任由缠足恶习发展,没准儿什么时候宫里也能塞进几个来,大家看了岂不倒尽胃口?

今天主要的议题只有两个:

要不要彻底废除缠足恶习,以及,要不要以杀人罪判方掌柜的刑。

何厉还是五品官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有话直说,这会儿被派到督察院去,越发肆无忌惮,当即表态道:“如何不能判刑?他女儿月娘说白了就是因他的贪心害死的,难不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就是杀人,这样就不算?若判他无罪,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当即就有官员不同意,反驳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今人证全无,你又如何知道月娘是被强迫的?再说,方掌柜毕竟是她的生身父亲”

话音未落,此人就被何厉上去啐了一口,骂道:“好个糊涂官,若是当爹的无缘无故就能杀儿杀女,难不成你我还要拍手叫好?”

“天地君亲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女亡,女不得不亡!何厉,莫非你也要挑圣人的不是?”

“胡搅蛮缠!你什么时候见过圣人叫我等诸位臣子去死了?当今圣人便是罪明察秋毫、洞若观火,赏罚分明、公正严格,从不会做出此等因一己私欲就戕害臣子的举动,我看你才是别有居心,竟是想叫圣人担上暴君之名!”

何厉一口气说完这一大串,竟画风一转,公然怀疑起了对方用心,又猛地对圣人跪倒在地,义正辞严道:“皇上,臣要参他居心叵测,意图污蔑圣人名声,此耐罪无可赦的滔天大罪,臣以为,应当赐死!”

圣人:“……”

爱卿莫闹,朕的头已经够痛的了。

那与何厉辩论的大臣已经上了年纪,不比他年轻力壮,此刻又被当众避重就轻转移话题,生生扣了一顶大帽子,也是又急又气,也跟着跪下,反咬何厉滥用职权、借机排除异己。

论起辩论,何厉从没怕过谁!

要口才,他有;要脸面……他可以不要!

在圣人的主动无视下,不过三个回合,何厉就轻松将那老大人气晕……

待他说完,众人都是忍俊不禁,几乎可以想象出当时朝上的混乱,以及圣人的无奈。

杜文忙问道:“那结果如何,圣人决定要废除此恶习了么?”

何厉不禁叹了口气,摇头,道:“谈何容易,此事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背后盘根错节,据说江南某些专门培养瘦马的馆子后头站的都是各路官员,若废除了,他们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说不得要做困兽之斗。”

见大家面露失望,何厉却又哈哈一笑,道:“也莫要担心,依我看,圣人虽没下决断,可已经有所倾向,再者这会儿夜深了,想必后宫一众娘娘们也该上场了……”

枕头风什么的,很多时候可比明面上的劝谏更有效!

他没猜错,圣人此时确实被后宫一众妃嫔包围了,素日里少不了明争暗斗的娘娘们此刻却空前统一,纷纷对缠足一事大加谴责,又历数一众惨案,只听得圣人头大如斗,最后干脆回了自己寝宫,哪位娘娘也没叫。

这群娘娘虽然共同伺候一个男人,可好歹也是天下之主,大家在圣人跟前巧笑盼兮,争风吃醋,可对外头的男人就瞧不上眼了。

女子又如何?女子不是人么?本来我们活得就够艰难的了,凭什么又要遭此无妄之灾?

若真要缠足,说不得你们这些臭男人也一同缠了,这才公平!

就这么一连吵了三天,除了极少数不欲掺和此时的和事老外,一众大臣们最终化为壁垒分明的两派,日夜成乌眼鸡状,而相互指责、辩论的内容也有单纯的缠足一案逐渐扩大到了对方以前的黑历史,乃至某些私生活丑闻上,战况不可称不惨烈。

所以说,宁得罪武将,莫得罪文臣。前者一般有仇当场就报了,然后还容易不打不相识,打过之后把酒言欢也非稀罕事;可文臣就不同了,一般大家都有个不爱承认却显著的特征:小心眼,且记仇,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攥着许多政敌的把柄,平时假笑的时候就罢了,一旦到了此刻这般关键时候,便一股脑的揪出来,历数旧账,劈头盖脸的砸过去……

他们倒罢了,好歹回去家里还都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倒苦水,可圣人尤其艰难,上朝要应付一众杀红了眼的大臣,下了朝还要面对上到太后,下到一众妻妾的追问……

最后圣人实在是厌烦了,左右他本就不喜缠足女子,便快刀斩乱麻,第四日一上朝便下旨,叫即日起大禄朝内不得缠足!

何厉等人自然欢欣鼓舞,感激涕零,无数花样翻新的好话脱口而出,倒把圣人这几日颇受折磨的身心抚慰了。

这还不算,圣人索性又将月娘一案交于本朝第一个会断案的“青天”宋平去做。

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表明了圣人的态度:他先下旨废除缠足,现在又将案子交于宋平审理,天下谁不知那宋平是何厉的师兄?而何厉又是此次提倡废除一派中上蹿下跳最激烈的一位?

而宋平也不负众望,在审理案件时并非先考虑有关人员的亲属关系,而是单纯的就是论事,当堂判定方掌柜杀人,且又间接逼死发妻,按律当斩。那位老乡虽无直接关联,可也有教唆怂恿只嫌疑,也被打了二十板子,判了三年牢狱。

此结果一出,杜瑕等人只觉得心头大石落地,这些日子以来总算能平平稳稳的出一口气了。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只要有明文圣旨和律法同时施压,想必缠足恶习很快就会销声匿迹,世上的女孩儿们也能安心了。

直到这会儿,牧清寒才终于有空去请人为自己装裱画作,每天都要打发人去问好多遍,等好容易弄好了,他又亲自动手,真与那锦鲤一起挂在不需旁人进入的书房内。

杜瑕见他如此珍视自己所赠,心中欢喜,不免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不温柔体贴了点儿?

貌似一直以来都是牧清寒送自己这个那个的,可是除了那些能帮忙开拓人脉的巨型摆设,她却甚少送给对方什么,这么多年下来,数来数去也不过锦鲤和……这幅画?

她甚至连针线都很少做!

杜瑕罕见的惭愧了,就悄悄问小燕:“你说老实话,我是不是对姑爷不大好?”

“姑娘如何说这样的话?”小燕惊讶道:“您对姑爷够好的啦,姑爷对您也好,您两位那就是珠联璧合的一对!”

杜瑕见她转眼功夫就开始扯这些,不大耐烦的摆摆手,索性直接问道:“我听说一般女孩儿都会给夫君做衣裳啊缝荷包什么的,可,可我好像没做过。”

小燕这才恍然大悟,又表情古怪的说:“姑娘,不是好像,您就是没做过。”

似乎还嫌打击不够,小燕甚至又继续道:“不光没给姑爷做过,您也没给老爷夫人和少爷做过呢。真要说起来,您主意虽多,可针线上头,除了摆弄那羊毛摆设之外,便是连一条手帕子都没自己缝过呢!”

杜瑕一怔,本能的问道:“我有这么懒吗?”

“哪里是懒,”小燕噗嗤一笑,道:“都说什么人做什么事,姑娘您是有大智慧的,光摆弄文墨就够了,这些粗使累人的活计,哪里要您动手?若您都自己做了,还要我们这些针线上的人做什么?”

听她这么说,杜瑕心里头这才好受了些,又伸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道:“这丫头,就你会说嘴,还怪好听的。”

小燕又笑了,道:“奴婢脑子笨,若再不会说话,可真就不配跟着姑娘了。”

杜瑕痛痛快快的笑了一回,托着下巴出神,半晌却又迟疑道:“可是都成亲了,若一点儿东西不做,他在外头会不会被人笑话?”

此间女子多以擅长针线活儿为荣,便是何薇那等名满开封的才女,也会一手好针线,不过平时少动弹罢了。可落到杜瑕这里,她也确实是少动弹,只是真不会呀!

见杜瑕耿耿于怀,小燕琢磨一会儿,笑道:“若姑娘当真想做也不算什么,姑娘这样聪慧,什么学不会呢?只怕姑爷又要欢喜坏了。”

正巧王氏那头打发小英来送东西,还没进门就听见这对主仆说话,当即笑道:“还满口姑娘姑娘的,这都什么时候了?若叫旁人听见了也不像话。”

小燕忙迎上去,道:“是我该打嘴,确实该改了,从今往后便也叫老爷夫人。小英姐姐来做什么?”

大禄朝规定,寻常人家若是没有子女的年轻夫妻,下人可称呼其位老爷太太,而男人有正经官职的,正妻才能被称为夫人,也是一种殊荣。也许小地方为了巴结奉承某些无官无职的副户,往往也会称其当家主母为夫人,不过都是私下里,不敢在外头明晃晃乱叫。

小英就拿出来一罐上等蜂蜜和一包干辣椒,指着这两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说:“原是老爷去外头得的,见成色很好,记着春日干燥,叫姑娘每日用温水冲一杯蜂蜜水喝,。滋润肠胃呢。又记着姑娘也爱吃辣,就叫一起送来,只别吃多。不然蜂蜜水也白喝,又得上火。”

杜瑕笑着应了,又问杜河和王氏好,这才叫小燕送小英出去。

把东西收好之后,杜瑕却下了决心,必定要做一回针线活儿。

小燕和后头进来的小蝉就都抿嘴儿笑,也不大当真,只问道:“姑娘想做什么?针线活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披风、外袍、寝衣,或是外出的,或是家常的,细小的也有袜子鞋子,再者又有无数样式。姑娘,啊,夫人是单做衣裳呢?还是也绣花?”

杜瑕本就一时兴起,也没什么把握,听她们这么一说,更是头昏脑涨,忙喊道:“快停下,我连裁剪都没正经学过,到底能不能做,能做出个什么来都不一定,哪里绣得了花!你们只给我挑个最简单的,且又用得上,最好日日都能见的东西与我便罢了。”

于是三日后,牧清寒终于收到了来自妻子的头一份针线活儿。

他不禁喜得直搓手,先去洗干净了手,这才郑重其事的打开,然后……取出来一条天蓝素面手巾。

真就只是一条素面手巾,什么别致的花纹样式都没得,只是四四方方裁出来的一块布,然后用平针锁了四边,这就得了。

牧二爷呆了半晌,良久拿起来,喃喃道:“这可真是,这可真是心灵手巧!”

话说送出去之后,杜瑕自己心里也忐忑,也有点后悔,觉得不像是表明心意,反倒像是丢人现眼更多些。

如今《阴阳迅游录》二十卷已经完结,大结局十分出人意料,细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一众读者反响强烈,杜瑕便又借着余热推出了第二套画本:《大道无疆》,说的却是一个和尚和道士阴差阳错搭伙,一起铲除世间妖魔鬼怪,守护人间正义,顺便超度亡灵的故事。、佛教本就是大禄朝国教,而道教也十分凶猛的占了一席之地,教众极广,本就有许多关于这两种教派的画本故事和传说,故而《大道无疆》也不很算第一遭。可把和尚和道士放在一起,那就是头一遭了!

杜瑕本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可却也不排斥,只是敬畏着,因此讲故事时十分公正,不偏不倚,讲述的也全都是教导人惩恶扬善的事,并不会犯两个教派的任何忌讳。

因为指尖舞先生的读者基础打得好,此书一出就销售一空,许多老读者根本连看都不看就先买了再说……

读者们先是觉得和尚和道士这两个隔了十万八千,甚至某种程度算是敌对关系的身份放在一起十分新奇有趣,又因为教义不同,难免要擦出诸多火花,先就十分期待。

而等他们看了期望中天马行空,或凄凉或温暖或美好的故事之后,又纷纷被作者勾画出的宏大世界所吸引。

杜瑕深知吸引读者的法门,两位能力高强的主角该高冷的时候高冷,该端着的时候端着,而该犯蠢的时候也毫不含糊,上一章还可能在一众妖魔面前大杀四方,下一章却很可能因乱发善心而被小骗子哄去全部财物……

这种反差无疑令一众读者越发不能自拔,只叫他们觉得这两位师父的形象越发真实丰满,简直活了一般,不少人甚至觉得这画本或许就是某些人自己的传记……

眼下杜瑕正在画的就是第二卷的画稿,可因为送出去的人生第一份针线活礼物迟迟没得反映,导致她十分心神不宁,接连废了五六张稿子,频频将道士弄成秃头,索性停了不画了。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写到山区花海,有几位读者说我常识性错误,不过我必须得说,没错。

且不说三种花卉本身就存在花期交叉,就算在同一地平线上同时出现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更别提山区起伏不定,小环境千差万别,品种也不同,这一片早开,那一片晚开简直太正常不过。

约莫三两年前,我去武汉还是福州赏花,约莫四月上旬,同一个园区就同时有梅花、桃花和茶花!真要严格抠起来,这三种花卉的花期也不完全重叠吧?

传说桑葚整个四月到六月间都有果实成熟,越往南时间越提前,杏花花期三到五月,桃花三到四月中下,梨花四到五月中下,具体时间根据地域和当地气候、海拔等有所差别,文中正值四月中下,且不说本身就存在交叉的可能性,而且又是郊外山区,山的阴阳两面温差就不说了,再者山脚、山腰、山顶、山坳具体小环境也差很多,温度、降水都千差万别,而且古代开封附近多山,也有许多大河流经……

我不知道你们观察过山里的植被没有,山脚下和山顶不管是花开还是果实成熟,时间相差半月乃至一月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就算是秋天落叶,山下和山上也差很多,因为曾经在坐落于山区的大学校区生活了足足四年,这点常识我还是有的,文中山景描写也参考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文中杏花、桃花同时出现并不违背常理,如果有几株梨树位于日照阳光特别充分,温度较高的山坳,开了也不奇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绝对写实。

我小学在老家农村上的,爷爷是个闲不住的人,庭院里全被他种满了果树,品种很多,桃李杏梨子苹果樱桃柿子枣石榴,基本上每种都有三两株,墙头上也爬满了葡萄南瓜……密密麻麻,见缝插针,有几棵树种在厨房外面,一日三餐生火做饭,那时候村里都是大锅灶,烧柴火的明火,刷锅的水也是顺着墙根水沟排出去,温度和湿度都比其他果树所成长的地方大了很多,所以花开的就是早,比村里其他同品种的树结果也早!而那几株长在背阴处,位置不好的苹果树和枣树,不仅开花晚,结果更晚,果子也不好吃。

还有樱桃一共三颗,仅仅隔了一道院墙,可开花结果的时间就是前后差约莫十天上下,正好吃完这一棵的再吃那两棵,统一地带统一品种前后相差十天半月什么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反而真的齐刷刷才诡异。

生物特性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神奇的,不是说说好了几月开就齐刷刷喊着一二三掐着表都开,有早有晚跟所谓的定性不一样的情况多得很,就算同一个花园里,还有很多AB花都开败了,CD花刚含苞待放呢。

再一个,南北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所谓的月份规律也不能一概而论。

PS,跟当年气候环境也差很多的,我08年、09年先后两次四月份去洛阳看牡丹,两次当年时间前后仅仅相差三天,也都在同一片牡丹园,也还是同一批老植株花卉,可第一年寒流影响,去四月初只开了约莫三分之一,其余的全是花苞,抱憾而归;次年还是这个时候去,花朵尽数怒放,还有性急的已经开败了,全盛峰值时间段两年相差约莫二十天之多,这又怎么说呢?

还是那句话,很感谢大家认真看后捉虫,也欢迎相互交流,不过咋说呢,我写的是现实向文,但凡我敢写出来,一般情况下要么是亲身经历过的,要么是非百度查过很多可靠资料的,所以常识性错误什么的,应该不会太多太明显……

么么哒,又啰嗦这么多,还是谢谢大家勇敢提意见啦~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