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财务分析> 一、比较分析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比较分析法(1 / 1)

(一)什么是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可比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确定财务指标差异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

财务指标中有关数据数量上的差异,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差距。因此,比较分析法的作用在于揭示企业财务指标中客观存在的差距以及产生差距的原因,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改进经营管理工作。

(二)什么是财务指标(数据)的可比性在表达什么是比较分析法时,对用来比较的财务指标(数据),用了“相关的”和“可比的”等定语来限制。这说明,不相关的财务指标(数据)不能进行比较;只有具备可比性的性质相同的财务指标(数据),才能用来进行比较。那么,什么是财务指标(数据)的可比性呢?

财务指标(数据)的可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指标(数据)的计算口径应当一致;二是形成财务指标(数据)的经济条件应当大体相同。

1.财务指标(数据)的计算口径一致。

财务指标(数据)的计算口径一致,主要表现在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选择的会计方法相同、数据的计算方法一致等方面。

第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企业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榔度(办法),规定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例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企业可以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自行确定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和加速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合计法等)等。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成本费用和利润就可能存在不可比性,或者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成本费用和利润可能存在不可比性。

由于采用会计政策的不同会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因此,在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当剔除由于会计政策不同造成的不可比因素;或者将不可比因素按照某一标准进行调整以后,再进行比较。

第二,选择的会计方法相同。企业可以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并在企业内部财务管榔度(办法)中规定。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有可能造成财务指标(数据)的不可比。

例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在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时,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计算出的销售成本和损益就会有差异。这就是说,当不同的企业采用了不同的会计方法,或者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年度)采用的会计方法不同时,用来比较的财务指标(数据)应当按照某一会计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可比。

第三,财务指标(数据)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有在同一计算方法下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数据)才具有可比性,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数据)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例如,利润率指标的分子是利润额,根据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这个利润额可以是利润总额(税前利润额)或者净利润(税后利润额),也可以是产品销售利润额(主营业务利润额)或者营业利润额,还可以是营业利润额减去其他业务利润后的利润额等多种。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率指标是用利润总额(税前利润额)计算,另一个企业是按净利润(税后利润额)计算的,比较这两个利润率就没有实际经济意义。因此,在运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分析时,一定要采用相同的计算公式和同类型数据来计算用来比较的数据,建立共同的、具有可比性的计算基础。

第四,财务指标(数据)应当具有可比性的计算基础,包括用来比较的财务指标(数据)在性质上应当同类、范围上应当一致、时间上应当相同三个方面。

财务指标(数据)在性质上应当同类,是指只有性质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财务指标(数据)才可以比较;性质不同的财务指标(数据)不能进行比较。如利润指标就不能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比较。因为这两个指标计算基础不同,是不同性质的指标。财务指标(数据)在范围上应当一致,是指财务指标(数据)所包含的范围不一致时,不能进行比较。如前面讲的利润率指标,如果利润额的范围不一致,计算出来的利润率指标就不能比较。财务指标(数据)在时间上应当相同,是指财务指标(数据)所取自的会计期间不一致时不能进行比较。如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如果一个企业用的是年度净利润(正确计算方法),另一个企业用的是季度的净利润(错误计算方法),这两个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就不能比较。

2.形成财务指标(数据)的经济条件大体相同。

这里所讲的经济条件,主要包括技术经济条件、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

第一,技术经济条件大体相同。技术经济条件是指一个企业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生产结构等。广义的技术经济条件,还应当包括企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企业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条件。因为决定一个企业技术水平高低的因素中,除了技术装备等外,最重要的是它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之间技术经济条件差距太大,相同指标之间就会存在不可比的因素。在进行比较时,应当具体地分析,并且指出技术经济条件差距产生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第二,自然经济条件大体相同。自然经济条件是指一个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环境气候和各种自然资源的供应数量和质量等。自然经济条件也包括企业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情况。基础设施是指交通、邮电、金融、物资供应、仓储、电力供应、供水排水系统等生产、流通和市政方面的设施,以及能源供应条件、厂房供应条件和土地供应条件等。基础设施中还可以包括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保健设施等生活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除了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外,还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的引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

企业之间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许多指标缺乏可比性,特别是在一些从事采掘、采伐活动的工业企业,表现更为明显。在进行比较分析时,不能忽视这一个重要的经济条件。

第三,社会经济条件大体相同。社会经济条件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具体包括政治的稳定,法制状况、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历史与文化背景等。

在进行企业之间的指标对比时,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企业的对比时,不能忽略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存在的不可比性。例如,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与内地贫困地区企业之间的比较,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比较等,都应当注意到企业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

总之,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注意财务指标(数据)的可比性。当然,各方面条件完全相同的可以比较的财务指标(数据)是不存在的。在财务分析工作中,分析工作者必须掌握可比性原则,采用多种调整、换算等手段,尽可能排除财务指标(数据)之间的不可比因素,扩大比较的范围。比较的范围越广泛,越能从数量上寻找差距,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总结经验、挖掘潜力、改进工作。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