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财务分析> 三、因素分析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因素分析法(1 / 1)

(一)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企业经济指标(财务指标)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例如,销售(营业)利润率受利润额和销售(营业)收入两个因素的影响;销售(营业)收入又受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影响;利润额则受销售数量、销售成本、销售价格、销售税金及附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素分析法是将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原始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在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因素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的计算是建立在比较分析法基础上的。在将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后,连环替代法以组成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因素的实际数,顺序替换基数(即比较标准,如计划数、前期实际数等)的方法,来计算出各个因素变动对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连环替代法在依次顺序替换基数时,都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因此,它的计算结果并不十分精确,计算出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仅可供分析评价时参考。

(二)连环替代法的计算程序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计算时,要遵循以下计算顺序(程序):

1.根据经济指标的特征,确定经济指标的构成因素。

在确定经济指标的构成因素时,要注意因素与指标之间,必须有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例如,企业营业收入指标,其构成因素是商品产品的销售量(或劳务的供应量)和销售价格。这两个因素与营业收入客观上存在着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两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直接影响营业收入指标的变动。

2.根据因素的依存关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因素。

采用连环替代法,如果改变因素的排列顺序,各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因素排列的顺序。例如,影响营业收入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中,一般销售数量排列在前,销售价格排列在后。

3.依次顺序地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比较标准。

根据各个因素的比较标准(计划数或前期实际数等)计算出经济指标的比较标准(计划或前期实际数等)数据,并依次顺序地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比较标准(计划数或前期实际数等)。每次替换都计算出新的数据,直至最后计算出经济指标的实际数据。

4.依次以新计算的数据减去原有数据,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每次替换以后都计算出新的数据,以每次计算得到的新的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即为某一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5.综合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各个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以后,其代数和即为分析期经济指标的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比较标准)的差异,也就是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出的经济指标的总差异(分析的对象)。

综上所述,采用连环替代法,在确定经济指标的构成因素以后,其基本计算程序为:根据依存关系,顺序排列因素(根据因素的依存关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因素);依次替代相乘,逆序相减计差(依次顺序地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比较标准计算出新的数据,将替换以后计算得到的新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为该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正负代数和,必等原来差(综合各个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其数额之和必定等于经济指标的总差异)。

下面,以字母代替经济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说明连环替代法的一般程序:

假设经济指标n是由a、b、c三个因素构成的;根据依存关系确定的因素排列顺序为a、b、c;经济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计划数据加下标0表示,实际数据加下标1表示。经济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如下:

经济指标的计划数据:n0=a0×b0×c0经济指标的实际数据:n1=a1×b1×c1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经济指标n实际数据脱离计划数据的差异,分析对象和计算过程为:

分析对象:n1―n0计划数据:a0×b0×c0=n0……第一次替代:a1×b0×c0=n2……②第二次替代:a1×b1×c0=n3……③第三次替代:a1×b1×c1=n1……④(实际数据)由于因素a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②―=n2―n0由于因素b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③―②=n3―n2由于因素c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④―③=n1―n3a、b、c三个因素对经济指标n影响数额之和:

(n2―n0)+(n3―n2)+(n1―n3)=n1―n0即a、b、c三个因素对经济指标n影响程度的代数和,等于确定的分析对象(n1―n0)。

[案例1―4]营业收入变动原因的分析(连环替代法)fd公司甲产品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本年甲产品营业收入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的结果。

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fd公司本年甲产品营业收入超计划248000元,营业收入较计划增长24.8%,完成计划的124.8%。本年甲产品营业收入超过计划248000元,是甲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是因素分析法要解决的问题。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计算本年甲产品营业收入超计划248000元的原因,计算过程如下:

(1)分析对象(甲产品营业收入本年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

1248000―1000000=248000(元)(2)计划数据:

10000×100=1000000(元)(3)第一次替换(以实际销售量替换计划销售量,销售价格保持计划数不变):

13000×100=1300000(元)(4)以第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减去前一个数据(计划数据),即为销售量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1300000―1000000=300000(元)由于甲商品销售量比计划增加3000件,影响营业收入增加300000元。

(5)第二次替换(以实际销售价格替换计划销售价格,销售量保持实际数不变):

13000×96=1248000(元)(6)以第二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即为销售价格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1248000―1300000=―52000(元)由于甲商品销售价格每件比计划减少4元,影响营业收入减少52000元。

(7)综合计算结果。

因为只有两个因素,替换两次后就完成了对各因素影响程度的计算。综合计算结果,甲产品营业收入脱离计划(超过计划)248000元的原因已经查明:由于销售量增加3000件,增加收入300000元,由于销售单价下降4元,使收入减少52000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营业收入实际比计划增加248000元(300000―52000)。两个因素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销售量增加是有利因素,销售价格下降是不利因素。

上面的案例是两个因素影响某项经济指标,如果是三个因素或更多因素构成某项经济指标,其计算原理是一致的。

[案例1―5]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原因的分析(连环替代法)hh公司有关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资料,假设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由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因素组成(有关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指标的经济含义和计算方法将在以后章节中介绍,本章不要求了解),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个因素变动对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可以计算如下:

分析对象(本年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

17.28%―16.00%=1.28%上年净资产收益率:10%×1.00×160%=16.00%……第一次替代:12%×1.00×160%=19.20%……②第二次替代:12%×0.80×160%=15.36%……③第三次替代:12%×0.80×180%=17.28%……④(本年净资产收益率)由于销售净利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②―=19.20%―16.00%=3.20%由于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③―②=15.36%―19.20%=―3.84%由于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④―③=17.28%―15.36%=1.92%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个因素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数额之和:

3.20%+(―3.84%)+1.92%=1.28%从上述分析计算结果可以看出:hh公司本年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净资产收益率提高1.28个百分点,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由于销售净利率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由于总资产周转率比上年减少了0.2次,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下降了3.84个百分点;由于权益乘数比上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三个因素变动对本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中,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都比上年提高,是有利因素;总资产周转速度比上年下降,是不利因素。对于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应当进一步分析。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