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秋雨笼罩的阴霾天际下,透露着无边的阴森。偶尔一声闷雷响彻,惊走了高墙之上的几只昏鸦。那无边绵绵的雨水,带有着悲伤的情调,冲刷着这片苍穹。
整个长安成都处于一种晦暗之中,宽敞的长安城大街上,行人极少。在这样阴霾又阴雨接连的天气下,确实有人很少出门。偶尔几家茶馆和客栈中,倒是有着不少闲人逗留。
“听说杨贵妃被赐以缢刑了。”
“嘘!不想成为秦火火就小声点……”
一个客栈的二楼,隐约间传来几声窃窃的私语声。
“真是红颜薄命啊。”一位犹如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轻轻合上手中的折扇,晃了晃脑袋,眼眸中也难免有些惋惜之情流露。
马嵬坡众兵哗变的事件,很快在长安城中传开了,此时距离杨贵妃死后还不到两个月。当时皇帝逃难于四川,但是碍于对杨贵妃的思念日益浓郁,想尽一切办法,转折回到长安城。
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坐落在高大城门内的皇宫显得神秘又安静,在雨水的冲刷下,那一座座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一般。里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
华清池旁的这座大殿中,灯火依旧通明。一道身着龙袍的身躯,略显的有些佝偻。他痴痴的目视着大殿内的一切陈设,眼中徒然间涌上了一层水雾。
“爱妃,是朕无能,没能保你安危。”木讷的环视着四周的摆设,口中喃喃自语。
半晌后,他的目光终于投射向了窗外,直盯那阴雨下略显朦胧的一弯新月。猛然间他那佝偻的身躯微微颤抖了一下,似乎有种触景生情之感。那双眸子又显得有些迷离,隐隐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持手相望明月,感叹牛郎织女的情景。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誓言依旧清晰的在他耳旁环绕。
而如今却是物是人非。惆怅相思,辗转反侧。睹物思人,又上心头。
“呼!”
那身着龙袍的身躯的,深深的呼出一口浊气。缓缓的收回投向窗外的视线,眼底闪过了一丝决然之情,干枯的手掌也紧握的咯吱作响。
他盯着悬挂在空中的画像喃喃自语:“爱妃,这一次,即使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要将你找回来。”
“传高力士。”手中紧握着玉簪,声音略显的有些疲惫。
掌灯的侍女们,急忙躬身退下。紧低着额头,似乎害怕触碰龙颜天威。
半晌后,一道身影脚步急促的朝着大殿内部走来,就在快到宫殿主室时,他突然俯身于地。恭敬的轻声道:“老奴参见皇上。”
此人正是唐玄宗身边的第一红人――高力士。唐玄宗能与杨贵妃相识,他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身吧。”身着龙袍的男子挥了挥手。徐徐道:“昨日为朕找回玉簪的道士杨通,是否还在宫中。”
下方跪拜的高力士,急忙起身,毕恭毕敬的回应:“尚在宫中。”
抚摸着手中的半截玉簪,眼中的相思之情如潮水乍泄般,涌现而出。
唐玄宗点了点头:“让他准备好一切法器来见朕,今夜设坛。”
那平静的眸子望向窗外,似乎有着解脱,又带有着一丝无边的期待。
“皇上三思呐。”闻言,高力士又急忙俯身于地面,声音也稍稍有些哽咽。
此时唐玄宗,让高力士传召道士杨通,就是为了昨夜提议的事情。杨通告诉唐玄宗,他可以让前者和杨贵妃团聚。不过唐玄宗却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那就是灵魂脱体。一旦灵魂脱体,他的肉身就如同死亡一般。
灵魂脱体属于道教中的招魂术,只要设法开坛,就能使人灵魂脱离**,进入一种极乐世界之中。哪里如同仙境,美轮美奂,与世无争,实属众人向往之地。据说只有得道高人,才能有这样的飞升机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