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书已全部重写,请从头看起!请收藏下吧!
要丢掉好不容易才抢到的东西,当然没有人愿意。关士龙等人软硬兼施,先威胁说官军马上要到了,谁要是不服从命令,就让他们去和官军述述旧,又许诺到了安全的地方后,会分给他们更多的东西。这一百多人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大部分东西丢弃掉,只带上粮食兵甲等必备物品。
折腾了那么久,村里最后一批人也去得远了,周大旺都派人来催了几次,李云飞等人才终于踏上了征程。
李云飞既然能够行走了,自然不再需要人抬着。本来李云飞想做根拐杖,然后让人扶着自己走就行。但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脚程,也为了减少些体力消耗,更快使伤口愈合,还是被众人扶上了马背,让黑子牵着马,慢慢前行。
因为队伍中有女人孩子,所以李云飞还是多留了两辆大车,让走不动路的女人孩子们轮留坐在车上。没有大车,解放出来的十几匹骡马,除了李云飞骑上一匹外,其它的都用来搭载伤员。
没有了沉重的物资拖累,伤病和老弱又有了妥善的安排,行军的速度大大加快。他们虽然是最后动身的,竟然不到一刻钟,就追上了前面的人流。要不是李云飞压着,他们还想超到前面去。
众人走得轻快自如,时间长了,当前面的人慢慢地掉队,而且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时,更觉得他们的决定是英明的。才终于明白李云飞为什么坚持要轻装上阵,果然很有道理,不愧是头儿。
在这期间,周大旺还带着其他几位头领亲自过来看过李云飞一次。不外乎是关心一下伤势,嘱咐周桂娟不要胡闹,好好照顾他之类的话。
李云飞在黑子小声的介绍下,也认识了那几位头领。总是紧跟着周大旺,穿着象个教书先生的中年文士,就是这支义军的军师孔大礼。另外三人都是“游击将军”,一个长相粗豪的叫祝虎,一个脸上有道疤的叫金洪,还有一个眼睛和鼻子几乎凑到了一块,叫做杨君献。其中金洪和杨君献身上也有伤,但都是伤的手脚,没有李云飞那么严重。
几人都骑着骏马,对李云飞提出的轻装上阵理论没什么感觉,金、杨两位头领甚至当场嗤之以鼻。不过,对于李云飞的决定,周大旺也无话可说,毕竟他只有一百多人,怎么做对整个队伍的影响也不会大。
队伍延绵四五里路,周大旺也不可能一直陪在李云飞身边,很快就带着人跑前跑后忙碌去了。
没有说服周大旺,李云飞也没什么失望,事实上李云飞都没说几句话,都是周桂娟抢着把话说完了。
*********
路上又经过了几个小村庄,不过都已经被前面的“义军”们一窝蜂般抢了个精光。那些来不及“回避”的村民,也被他们裹夹进来,成了这个难民大队中的一员。到下一个村庄时,这些被裹夹的农民,马上就无师自通,熟练地加入了这个抢劫团伙。等李云飞带着部下经过这些村庄时,不要说粮食,连毛都看不到一根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云飞也无可奈何,毕竟这支队伍不是他说了算。而且他也知道,就算他们不抢,后面的官军也不会让这些村民好过。
良心这东西就是这样善变。只要昧着它干了一两次坏事,它就能习以为常,坏事也就不成为坏事了。看多了村民的哭喊,李云飞的神经很快就麻木了。
只是抢了几个村子,除了队伍中又多了一些拖家带口的难民和一些没用的物资之外,粮食还不够这几千人一天的口粮。
这更加加重了这个队伍的负担。
不久以后,不用李云飞的手下们去宣传,事实就证明了李云飞早上的决定是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他们放慢了速度,也慢慢地走到了队伍的中间,超过后面的人一两里。看着那些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还累得满头大汗的义军兄弟,李云飞手下的优越感也慢慢地体现了出来。
众人心下得意。而李云飞看到众人眼中渐渐露出的敬佩眼光,也禁不住有些得意。
要知道,李云飞的前身,虽然经营失败,可他本人却是实实在在有着近十年的管理经验,在组织管理上,这个时代有几个能比得上他的?
带兵打仗,李云飞没有干过,但有时候商场的残酷,一点也不比战场更低。管好一家工厂,绝对不比管理这样一支乌合之众的队伍更轻松。
如何把握时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什么样的决定,有限的资源该如何调配,现代管理学都有最先进的理论研究。如今牛刀小试,竟然得心应手,让李云飞的心思,似乎又找回了当年指点“江山”,鏖战商场的感觉。
很快地,整个义军队伍都发现了这一小撮与众不同的伙伴,纷纷打听是怎么回事。
当李云飞的部下昂着头,骄傲的把李云飞刚才苦口婆心讲给他们听的道理再转述出去时,有那精明一些的,也恍然大悟,慢慢地竟有好些人也开始把那些用不到的东西遗弃。
一时间满地狼籍,一路上桌椅板凳床板等物,扔得到处都是。
李云飞没能用言语说服的事情,竟在这种榜样的带领下做到了。队伍自发的渐渐变得轻快起来,无形中,整体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连周大旺都不得不承认,“减负”确实应该。
这却是李云飞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
只是有那些实在累得狠了走不动的,竟把刀枪都给丢了。这又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后果。所谓塞翁失马,果然是有好有坏。
这样一来,一路遗弃的物品,加上有人丢盔弃甲,倒好象是经历了一场大战,众人争相逃命所造成的。以致于不久后沿着他们走过的痕迹跟上来的官军,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熟知兵法的洪承畴还以为“贼寇”又有什么诡计,特意要把他们引进埋伏圈,竟然命令追兵停止追击,直到探子回报一路正常才恢复行动。
但如此一来,官军离周大旺等人的距离,也拉大了二三十里,足足比一天前远了一倍。
当然,这些情况,李云飞一无所知,他现在早已经没了那种飞扬的感觉。时已近午,早上吃的那点东西,已经不知消化到了哪个角落。整个人被饿得没精打采,连话都不想多说。但奇怪的是,整个队伍却没有人要求停下来弄吃的,看那些人的样子虽然也饿得不行,却都能坚持下去。
小声地问过黑子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每天就是两顿饭,中午从来就没有什么东西吃。不但他们是这样,官军也是如此,每天都是吃两顿。
李云飞不禁无语,这是个什么世界啊!
这么大的运动量,每天就一早一晚两顿,而且还经常吃不饱。这样的状态,怪不得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低,碰到后金军队,就如冬雪碰到阳光一样,瞬间就消散得无影无踪,败得那么彻底。
李云飞暗自沉思,无论如何,自己得改变这种现状,要不然,自己的雄心壮志,永远也没有实现的希望。他还指望以这支部队为基础,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和这些人能在这个世界好好地生存下去。
但是,军队的战斗力需要刻苦的训练,如果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障,还有人会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训练的事吗?甚至说不定人还没有上战场,就已经被大运动量的训练给拖跨了。
不过,是谁说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
想到几百年后那支伟大的农民军,不也是在缺衣少食的状况下走出来的吗?他们面对的敌人,比明朝的军队强大了不知多少倍。
李云飞不敢自比那些伟人,但以比这个时代多了几百年的知识和见识,学学那些伟人总是可以吧?
想到这里,李云飞有些不怀好意地在缓缓前进的队伍身上扫了一眼。这些兔崽子们对他刚才的命令还有点不乐意,如果这是在战场上,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