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下降不只是表现在肢体能力的下降,许多器官的水平也随之下降,心脏的能力也是如此.美国有氧运动倡导者库珀博士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次飞行时,空中小姐刚刚将一位40岁手提两个大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如纸的迟到者安置好,飞机就已开始滑行。这时空中小姐发现那位迟到者的座位红灯闪烁,他的心脏出了问题。在所有的急救方法都用过后,一切毫无结果。”库珀博士说:“如果他是一个有氧运动爱好者,他的心脏绝对可以承受这一切,也许至今健在……”
其实我们身边由心脏问题而猝死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日本前首相小渊、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都是因心脏问题而猝死。近年来连续发生乘飞机猝死事件,北京的一名男性乘客在海口飞往北京的飞机上猝死。有关报道称,这名乘客在登机前就已感到身体不适,虽然飞机在途中紧急降落武汉,但仍没有挽回患者的生命。来自日本的报道说,每年都有不少中老年人因乘坐经济舱出现死伤,平均年龄64岁。
库珀博士说的这句话,讲明了一个道理:运动可以改善自己的血液循环能力,能有效地改变心脏和血管承受力。因为人体有一种自我调节功能,就是说一旦心脏和血管接受刺激,就会进行对应性调节。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引入有氧运动的刺激,相信我们的心脏、脑血管会发生变化,血管的承受能力会得到提高。这就不会出现因为跑了几步而出现心脏问题。
请你做一项自测,看看自己的心脏水平:
近几年从没有从事过跑步锻炼:是(3分)、断断续续(1分)、经常(0分)②均速(每秒一阶)爬十层楼:在3~5层需要休息(3分)、气喘息息(1分)、轻松(0分)③近几年体重增加迅猛:20斤以上(3分)、10斤以下(1分)、没变(0分)④情绪:恶劣(3分)、不稳(1分)、正常(0分)⑤睡眠质量:差(3分)、不好(1分)、正常(0分)⑥中老年夜尿:多(3分)、一般(1分)、正常(0分)⑦血压:高(包含现用药者)(3分)、不稳(1分)、正常(0分)⑧血脂:超标(3分)、接近(1分)、正常(0分)⑨血黏度:超标(3分)、接近(1分)、正常(0分)⑩医诊:有心脏病(3分)、有问题(1分)、正常(0分)看看你的累计得分:
20~30分:不用说,你的心脏品质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差”!
10~19分:品质偏“差”
5~9分:品质一般0~4分:不错这10个测试项目,关键在后面4项。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诊治。
如果你有锻炼习惯,特别是进行心肺功能的锻炼,相信你的心脏功能水平绝对一流,心脏的承受力也是绝对一流!
目前,代谢性疾病可以用“流行”来形容,仅仅是糖尿病患者,2003年北京公布的数字是占人口的10%以上,患病率比上世纪80年代升高了5倍以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在单位里,领导层患病率超过普通员工,成为许多人“因病退役”的主要病种之一。
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糖尿病大会上,国际糖尿病联盟主席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制服糖尿病的方法就是6个字:“少吃点,多动点。”
为什么多“动”能帮助我们远离代谢性疾病,因为运动能帮助我们维持体内的肌肉总量和质量。“人动肌阔,肌肉有量,代谢旺;肌肉无量,代谢滞;人滞多病。”多病多为糖尿病!
肥胖是“病”,这点大家不会有什么怀疑。胖血大家很少听说,它指的是血液的脂肪含量(血脂、血糖、胆固醇)超标。不论是胖人还是瘦人,都有可能胖血。瘦人要是胖血,危险程度更高。目前胖血人群要比肥胖人群比例更大。应该说,胖人、胖血都是人体中一种正常现象,关键是不能让它们打破健康的平衡。
有人称“胖血”是人体健康中的无声“杀手”,它是降低血管功能、阻塞血管、降低血中含氧量等方面的祸首;是心梗、脑梗、各类型血栓的根源;也是许多慢性疾病(糖尿病)的帮凶……许多常见病,如肝硬化、冠心病等,都可追溯到细胞脂肪含量过高所导致的细胞带病运转。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胖人迅速增加。当时,一家研究所向政府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肥胖问题会使美国经济倒退十年。他们还警告说,美国人民因肥胖造成的慢性病,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使更多的人陷入病痛之中。
现今我国也同美国经济发展初期一样,富裕起来的人们为拥有口福而感到庆幸。他们狂吃猛喝、没有节制地起居、不良嗜好、放弃体力活动等。这种情况更值得我们警惕。
脂肪代谢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形象地说,脂肪代谢过程就像我们的“粮库”,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以便急需。当我们平时吃得过多时,多余的热量会转换成脂肪存入体内,一般是先存入血中,而胖人则是存入皮下。
脂肪不只让人肥胖,还堆积在细胞中,让细胞老化、早衰,堵塞血管、箍住心脏。比如我国的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为Ⅱ型糖尿病,很多并非因为遗传,绝大多数患者都有着超常的体重。
所以,体重管理是每一个人必须严格做的事!当体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平衡人体脂代谢的基础也开始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增强体质的方法来控制体重,因为运动除了消耗热量,对人体脂代谢能力的保持和改善更是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不愿去体检,总是用“忙”来推脱。然而,很多自认为没问题的人,体检之后却发现变成了一身多病。
“一身多病”等于健康上的“千疮百孔”。每一种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就算是单一的,但若干单一的因素相加,将使你健康风险进一步累积。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觉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每一个系统对体能要求都不会相同。所以综合体质的下降,就会导致“一身多病”。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单一的某项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某项健康指标。只有全面的体质改善,健康才会有全方位的收获。
“城市疲劳综合症”和“过劳死”与体质锻炼过少有关。目前人们所遇到的“疲劳”可以称之“假性疲劳”,这种疲劳与真正的疲劳无关,它是体质快速下降的结果。
慢性病与体质下降有关医学专家指出: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功能性退行性病变等等慢性疾病,都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及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当大家都在忙着“求医问药”时,却发现慢性疾病并没有在我们身边消失!为什么对症药物成百上千种,慢性疾病却显得如此顽强?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发现,其实慢性疾病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正常现象!
医学统计告诉我们: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在特定人群中多发。中老年阶段又是体质快速衰退高峰,特定人群往往处于不良生活、工作模式之中,这仅仅是巧合吗?事实上,医学专家早就指出:慢性疾病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生活方式疾病。
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疾病?
以5种“慢病”为代表的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疾病与不良的行为方式:如膳食不合理、静态的生活工作方式、缺乏运动、作息无规等有关。危害健康的其他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等有关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都属于生活方式疾病,所以说“慢性病是由自身的非良性行为造成的。”
“猝死”与“体质下降”有关给大家看身旁的一些例子。焦裕禄同志42岁因肝癌死亡,牛玉儒上任500天后因直肠癌死亡,科学家张保厚因肝炎死亡。企业家杨曼,54岁时是个什么样?满脸沧桑,尽是皱纹,说他70岁都有人相信,这样的脸形叫“面无形”。男士只要是下眼袋出来,上眼泡鼓起来,这个人一定会是心脑血管病。有钱不一定买到健康!看看我们身边年轻的企业家,38岁的王均瑶,2004年11月因直肠癌死亡。上海的南敏,37岁突然头晕、头疼,没有说出一句话就去世了。再来看我们身边的艺人,傅彪患的是肝癌,高秀敏心脏病,马季糖尿病,陈逸飞大口吐血而死亡。这些人不是没有钱,他们身边有保镖,他们以为最大的安全是来源于防范别人对他的攻击,但未想到危险来自于自身的健康。
来看我们身边的这些年轻人,四川外语学院山东籍某22岁大学生突然乙型脑炎死亡,25岁华为公司的年轻职员乙型脑炎死亡。很多人都在做错的一件事情是“我能熬夜”,熬夜相当于自杀,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体内会变得非常肮脏,引起的炎症,是没有药可治愈的。年轻也不是资本,我们心理健康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桑塔纳集团总裁60岁退休时自杀,现在诊断是抑郁症。25岁的某厂厂长说:“现实太残酷了,竞争、追逐永无尽头,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寻求我的幸福和安宁。”当人们无法承受压力时,便会想方设法了结自己。
这是流行在欧洲的一本非常著名的,名字叫《一个哭泣的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物在面对鲜花、掌声、金钱、荣誉时,已经腻了,腻的结果是到欧洲的原始森林生活。如果一个优秀的学生不想上学,周围的全部人会束手无策,很多领导突然不干了,很多年轻人突然放弃自己的事业,腻的时候是心理上出现一个障碍。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扇希望之门,但当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艰难创业,在走到自己的希望之门前,开启时却突然倒下,你倒下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自己的健康出现问题。不合理的饮食、不良的嗜好,缺乏运动,作息无规律,心理不健康,更关键的是疏于健康管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