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亭内的谢叔君则长叹了一口气,走出凉亭,身影也慢慢湮没在雪夜里。
…………
武人乱国三百年,文人士子的尊严被践踏如泥。
钱思雨白白胖胖的俨然像个富家翁,不同于师弟谢叔君的多才多艺,诸子百家,专注儒术。杨坚称帝,力排众议拜其为相。上位以来施仁政,布教化,开科取士就是在钱思雨的建议下施行的,开历史之先河,结束世家豪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如今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钱思雨担任大隋宰相以后,一直在提高士子的地位,消除军阀藩镇的影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掌握梁州、荆州两州军政大权的镇南王杨毅。
当年先帝杨坚不顾钱思雨的劝告,坚持册封其弟为镇南王,让这位温尔儒雅的大儒破口大骂,唾沫星子喷了杨坚一脸,差点撂挑子走人。
杨坚只是抹了抹脸上的吐沫星子,劝解这位当朝宰相,有功不赏,岂不令满朝文武寒心?
终于还是钱思雨让步,不过这么多年一直在打压镇南王杨毅,幽州之战结束后,更是把他压在南疆八年不得北上。
镇南王杨毅心里不敢对皇兄杨坚抱有怨恨,但对那钱思雨却是恨之入骨。
隋炀帝杨桓是钱思雨手把手交出来的,雄才大略,堪称明君,明白藩镇割据始终是悬在大隋头上的一把利剑,不把各军阀诸侯收拾掉,始终寝食不安。况且隋炀帝杨桓对那位功勋卓著的皇叔忌惮无比,先皇驾崩,杨欢即位,遣使下诏镇南王杨毅不得返京奔丧,杨毅无奈,只得在王府内设灵堂祭拜先皇。
…………
连续的两场大雪,大兴城的温度降到了极点。天子下令户部,工部统计受灾的灾民、被大雪压垮的房屋,打开国库,赈济灾民,修葺受损的房屋。由于政令得当,所以大兴城甚少有因这两次大雪而无家可归冻死饿死的百姓。
腊月二十三,小年,宜祈福祭祀、纳采修造。
民间家家户户都在这天祭灶,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大隋大业三年冬,大兴城百姓翘首以盼的封后大典在小年这天举行。好像天随人愿,这天的天气非常不错,隐藏在铅云后多日的太阳终于现身了。
如今皇室奉行勤俭节约,自三十年前先皇杨坚登基称帝,甚少举行过规模宏大的庆典,如今天下安康,国库充实,朝廷和百姓也需要一场宏大的庆典来渲染现在的太平盛世。
辰时三刻,炀帝杨桓携皇后独孤田玉,八岁的长皇子杨度以及皇族宗室,文武大臣祭拜太庙,焚烧祈文,然后驾车回来中朝殿,命内侍王进贤宣读诏书,正式册封独孤氏为大隋皇后,长皇子杨度为大隋太子,另外大赏于功德社稷有功者白人,百官朝拜。
而后,天子在观德殿大宴群臣和诸国使者。
天子杨桓位居上首,左座依次乃是宰相钱思雨,国师张青岩以及六部尚书等;由于独孤昭要坐镇幽州,没有出席这次的观礼,而是派了麾下云麾将军寇卫入京观礼。所以右首第一人乃是因军功而被恩许跨刀上殿的镇南王杨毅,寇卫位居二首。而镇南王对殿内的热闹的景象毫不关心,只是一个人在喝闷酒。
这时,有内侍进殿禀告,“北辽遣使求见。”
气氛一时有些寂静,而杨毅则是眼中精光乍现。
杨桓眉头一皱,不过随即就舒展开了,作为大隋天子的气度还是有的。
“宣”
辽使上殿不卑不亢,也不跪拜,只是躬身施礼,说道:“耶律斗海奉我朝陛下之命,来给隋主送一份贺礼……”
耶律斗海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厉喝,声如洪钟,历久不衰……
“大周穆介仁入朝观礼!”
张青岩随即站起身来,对天子躬身行了下礼,就退出了观德殿。
<em><em>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最新资讯随时掌握</em></em>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