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匡明> 第零一四章 卫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零一四章 卫城(1 / 1)

“余同知的长子余耀辉?”听闻秦臻之言,梁县令大感头疼,心说你们永宁卫内部矛盾自己解决就是了,何必摆在台面上来为难本官呢?梁县令头疼不已,可是转念一想:“这莫不是那传说中的‘投名状’,秦家是不是想借由此事来试探自己?若是自己不答应,秦家还会帮扶自己吗?”

思及此处,梁县令便压下了怕惹麻烦地念头,他脸色严肃起来,沉声问道:“不知三公子状告余耀辉所犯何事?若是其触犯王法,本县自会秉公办理。还请三公子慎言,若是所言不实,本县却也容不得你诬告他人,明白吗?”

“小子明白。”秦臻点头,而后他低沉着声音把那周吉昌告诉他的事情对梁县令和盘托出。

听了秦臻的话,梁县令脸色大变,一旁黄汝良更是拍案而起,大声怒骂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竟敢杀人放火,草菅人命,藐视王法,逍遥法外,当真是无法无天的畜生!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

梁县令的脸色阴沉似水,他也让秦臻的话给震动了,想不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发生这样事情,他这个知县的难逃干系。若是让人捅了出去,值此知府变更之际,他首当其冲,新任知府的头把火定然要烧到他的头上。

“可恶可恶,这帮该死的酷吏,竟敢隐瞒人命大案,陷本县于昏聩无能之境地,当真是目无法纪,胆大包天!”梁县令心中那可是气疯了,这帮胥吏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他,当真是没把知县放在眼里。若不是秦臻告知他此事,可想而知等新任知府到任,有人翻出此事,他会是什么下场。

胥吏们纵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陷害知县,此事根本不是梁县令所想的那样,不过梁县令却不知道,他心中已经把此事算上县衙那帮胥吏的头上。

“三公子,此话当真?”压下心中喷薄的怒气,梁县令满脸严厉地盯着秦臻,沉声问道。

秦臻无所畏惧地与梁县令对视,一字一顿地道:“小子若是有半句假话,任凭县尊大人处置。”

“好,此事本县自会派人去调查,若是真如你所言,本县自会秉公办理,不会让逝者枉死,更不会让杀人者逍遥法外!”梁县令掷地有声地扔下这几句话,便起身迈步走出正厅。

秦臻立即起身跟着送别……

送走梁县令后,秦臻带着黄汝良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那王氏见秦臻送走了知县,她的头疼便好了,趾高气昂地来到秦臻的院子,冷着脸质问秦臻:“三弟,我听下人说梁县令走时怒气冲冲,我千叮咛万嘱咐,要你好好招待县尊大人,可谁知你不知分寸,竟然冲撞了县尊大人,爹爹回来我看你如何跟他交代?”

秦臻对着王氏说不出的嫌恶,心道这么讨人嫌的性子怎么嫁进秦家来了?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秦家一家宽厚温和,待人仁义。就属这王氏尖酸刻薄,寡廉鲜耻,对秦家的仆人肆意打骂,败坏家风。

“大嫂,我可没冲撞县尊大人,这个就不劳你费神了,爹爹要是怪罪下来,我自会去跟他解释,保证与你没有半分干系,行了吗?”秦臻正眼也不瞧她,望着天道,不等王氏说话,秦臻又道:“对了大嫂,我明天要去水澳城去看望大伯,顺道回祖宅一趟,看看我那好久未见的大侄子怎样了,不知大嫂有什么东西要我捎去给大侄子的吗?”

闻言,本来气势汹汹来兴师问罪的王氏顿时胆寒了,望着目中凶光闪烁的秦臻,王氏害怕起来,她结结巴巴道:“不…不用了…思儿好着呢,劳烦三弟挂心了。”

“既然如此,那便算了……大嫂,我这还有客人呢,你忙你的去吧。”秦臻挥了挥手,也懒得瞧她,径直地赶人,那神情不耐地很。

若是平时,秦臻敢甩王氏脸子,王氏早就撒泼叫闹起来,可如今被秦臻拿自己宝贝儿子威胁,王氏吓得落荒而逃,哪还敢再与秦臻纠缠不休?

赶走了王氏,秦臻与黄汝良在庭院中的石桌旁坐了下来,经过刚才的事情,两人都静不下心来。黄汝良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秦臻也不挽留,他并非真要黄汝良来教自己读书,只是找这个借口接济黄汝良罢了,好顾全黄汝良的颜面。

当然,黄汝良多年科考,其丰富的应考经验是秦臻欠缺的。不过今天他是没有心情向黄汝良讨教,只有等来日在与其长谈一番,相信有黄汝良的指点,他这只小菜鸟的科考之路不会再拐不必要的弯路。

送走黄汝良后,秦臻回到院子中,拿出笔墨纸砚开始临帖练字,翻腾的心绪也渐渐的平复了下来。练了一个多时辰,秦臻又取出四书五经,拿着书负着手在庭院里摇头晃脑,来回走动,如同许多书呆一样读起书来。

秦臻以前看电视剧时,对其中那摆尾摇头,自道是圣门高第,不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不知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的书呆子们很是鄙夷。而今他却也效仿起曾经鄙夷过的书呆子们,世事无常,未临其境,难知其中辛酸。见了黄汝良,看到了如今读书人的真实写照,方才知知道活着不易,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如此别无他法。

温习完四书五经,秦臻便开始翻吩咐秦禄去书店买来的“高考满分作文选”,每天读一篇本朝历科状元、榜眼、探花们的锦绣文章,让星宿们的文气熏陶熏陶自己个儿,这是秦臻给自己定下来的日常任务。他不求能鼎甲及第,只要能混个进士出身就心满意足了。不是秦臻胸无大志,他倒是想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通通抱回家,可是他知道自己个儿的水平,荒废了六年学业,就算再下苦功也难弥补失去的光阴。再者,明年便是丙戌开科之年,区区一年时间不到,秦臻如何去跟全国考生比争?乡试中举都尚未可知?哪还敢梦想着金榜题名?

读着书,时间眨眼就过去了……第二天清晨,秦禄顶着熊猫眼给少爷的坐骑套着马鞍,这两天他可谓是劳心劳力,昨日个儿还揣着专门找人给香菱画的画像跑去元妙观找那庙祝的表叔玉璇子道长,两人“密谋”了一番“降妖除魔”的计划。

“你婶娘快不行了吧?”秦臻见秦禄心不在焉,神情忐忑,便问道。

秦禄尴尬地讪笑:“不是,不是,我婶娘身子还行,我就是这两天没睡好,不碍事的,少爷。”说完,秦禄打了长长的哈欠。

秦臻奇道,心说你这没心没肺的小子还会失眠?真是奇哉怪也,便说道:“好了好了,懒驴上磨屎尿多,你回去睡吧,不用陪我去了。”

“诶诶。”秦禄巴不得呢,听少爷这么说,马上跑回去睡回笼觉了。

秦臻翻身上马,独自一人策马而去……

永宁卫指挥使司不像泉州卫指挥使司那样设在县城之中,而是在县城之外单独建设卫城,卫城的位置在晋江县城外东南二十都。

“都”是一种行政区划分的名称,与“甲”一起合称“都甲”。都甲制是明、清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在中国通行了六百年。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一般以序数命名,例如一都、二都……以及一都一甲、三都二甲……都甲之分利于绘制地图、辨析方位,但其主要任务是征收田赋。

永宁卫卫城“水澳城”位于晋江县东南二十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此兴建卫城,如今此城已有将近二百年的沧桑,当年倭寇肆虐之时,此城还曾被倭寇攻破过,倭寇退出城时一把大火火烧卫城,使得城墙倒塌大半,城中八百多间营房付之一炬,秦臻眼前此时的卫城乃是后来翻修而成。

秦臻策马从晋江县赶到此城用了半个时辰,打马来到城门下,就听见那城墙上放哨的士兵高声喝道:“此地乃是永宁卫城,军器重地,闲杂人等速速离去。”

秦臻抬头向那高喝的士兵看去,笑了,这士兵他倒是认得,不过却叫不出名字,他便大声道:“这位大哥,我是你们指挥使大人的小侄儿,还请你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是秦臻来看他来了,见是不见全由他高兴。他要是不见,我调头就走,这辈子再也不进他家门,说到做到。”

“原来是三少爷啊,呵呵,您稍等,我这就让人去给大人传话。”那士兵也认识秦臻,不过永宁卫军法森严,他可不敢私自放秦臻进城,便笑着让秦臻稍等,他立马命人去传话去了。

不一会儿,那士兵得到了命令,对着秦臻笑道:“三少爷,大人请您进去。”说着,士兵对着下面喊道:“打开城门。”

厚重的城门轰隆隆地缓缓开启,两排手持长枪的士兵跑步出来,站在城门两侧。士兵们神色森冷,动作齐整,冷眼盯着秦臻,显然不是专门跑出来列队欢迎秦臻的。

“三少爷,例行公事,您委屈一下。”刚才那在城墙上放哨的兵头也跑了下来,笑容可掬地对着打马过来的秦臻道。

秦臻点头,翻身下马让他搜身,经过一番仔细的搜查,确认无误后那兵头便叫了一个小兵给秦臻领路,带着秦臻往指挥使司的驻地走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