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李唐天下> 第一章 永安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永安宫(2 / 2)

对于李世民而言,长孙皇后无疑是一个值得信任,同样也值得述说自己心事的人选,闻言叹气道:“朕那里睡得早啊,原本请太上皇与朕一并去九龙宫,可太上皇却不愿随朕前往!皇后,你说如何是好?”

长孙皇后迈步进了殿内,她掌管**,自己夫君和父亲之间的恩恩怨怨异常的清楚,黛眉轻皱,沉思片刻,道:“太上皇不愿前往,也不能过于勉强,可如此下去也非良策,皇上比如询问一下他人,或许有办法。”

“他人?”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皇后,问道:“皇后是指?”

长孙皇后淡淡一笑,道:“监察御史马周,此人可算皇上知己,或许他有良策.”

马周此人李世民当然异常的熟悉,不过却惊讶为何皇后会选他,奇道:“朝中大臣无数,为何皇后偏偏选中他?”

长孙皇后答道:“朝中大臣虽多,可能皇上推心置腹的却是少数,现魏侍中并未在朝中,魏国公忙于朝政,暂且脱不开身,除外也就马御史为最佳人选,而且他身为御史,自知何为妥当何为不妥。”

李世民闻言也信服点头道:“皇后此言甚是!”

说罢,扭头朝外面喊道:“来人,传监察御史马周觐见!”

即便已经夜深,急于解决这个让自己烦心事情的李世民也连夜派人传召马周觐见。

马周,字宾王,从小孤贫,jīng通jīng《诗》、《书》,善《chūn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原本无出头之rì,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昨年,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五章,可常何是武将出生,不会舞文弄墨,马周秉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他代谢此文,不料此文深得李世民赏识,细细盘问之后,常何也就老实交代了是马周代写。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如此良才,顿时起了相见之心。相见之后,便和颜悦sè的和马周谈起了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马周侃侃而谈,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谈的非常细致,让李世民大为惊叹,直叹相见恨晚,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被提拔成为授监察御史。

半夜得到召见,虽然外面大雨倾盆,马周也没丝毫的延迟,连夜赶往皇宫。

在殿内,李世民已经等得有些焦急,父亲的事情不仅仅只今天才挂在心头,就如噩梦一样让他寝食难安,当太监禀告说马周抵达时他jīng神顿时一震,道:“宣!”

“宣监察御史马周觐见!”

太监高声的喊道,哗啦啦的大雨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脱下身上的雨具,马周迈步朝殿内走去,引入眼帘是空荡荡的大殿,还有李世民略微有些孤独的站在殿内。

是什么让大唐的君王如此深夜却还不就寝?

或许有很多的事情,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为帝王,一代明君,并非一般人所想的高高在上,威风八面,而是更多的cāo劳。

身为监察御史已经好些年,马周深知这点,连忙加快动作,迈步进了殿内,就要跪下。

李世民上前两步,道:“不用多礼了,坐下说话!”

两人隔着小几而坐,马周问道:“皇上,深夜宣臣,不知何故?”

李世民脸上浮现起了一丝忧sè,闻言叹气道:“朕最近甚为烦心啊!”

马周微微一沉吟,问道:“皇上,可容微臣一猜,皇上可是为了太上皇之事而烦心?”

监察御史自然不是摆设,皇宫里面的事情多多少少也有耳闻,皇上和太上皇之间父子并不和睦,朝廷之中的大臣没几个不知道的,毕竟当今圣上的皇位如何取得皇位谁都知道,即便和当初李唐揭竿起义反暴隋一样是大势所趋,同样也是群臣拥戴,而八年的时间也证明他的确是一位明君。但是李渊的心里却依旧耿耿于怀,这也是人之常情。

每年此事,他都要去避暑,唯独今年迟迟未行,宫中更有传言说太上皇不愿同行,可是否如此,马周也不能太确定,也就有一猜之说。

李世民原本就没打算拐弯抹角,闻言道:“这些时rì长安多yīn雨,太极宫又异常cháo湿,太上皇的身体rì况愈下,朕甚为担忧,可请他与朕同去九宫山,他却不愿前往,此事让朕甚为忧心。”

轻轻一叹,却是无边的苦恼。

被自己猜中,马周并没觉得高兴,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事本是他帝王家室,而他却愿意和自己商榷,就这份信任也让马周心里颇为感动。

脑子里面也开始盘算起来。

李世民也未打搅,大殿之类,君臣相对而坐,却异常的安静。

良久,马周才道:“皇上,臣倒是有一想法,却不知道是否合适?”

李世民心里一喜,忙道:“但说无妨!”

马周道:“正如皇上所言,一到夏rì,太极宫便异常的cháo湿,对于太上皇的身体而言的确不易居住,可皇上不愿意离开长安,却也着实让人为难,所以微臣就想,是不是在太极宫外给太上皇新修一座宫殿?如此一来便可以一举两得。皇上不必因此担心太上皇的身体,太上皇也可以不用离开长安。”

“新修一座宫殿!”

李世民微微沉吟了一下,心里也有些心动,自己先前倒没想到,如此的话却也是个办法。

不过心里还是有些顾忌的,道:“可朕也担心朝中大臣有所异议,另外新修宫殿却颇费钱财。”

马周道:“皇上不如上朝之时就宣布此事,看是否有人有异议,若无的话不如就昭告天下,召集能工巧匠,至于国库则无需担心,皇上登基以来,天下太平,国库也rì益丰盈,修建一座宫殿的话倒足以。”

李世民更加有些心动,微微点头,心里再次细细的盘算了一番,要是无人反对的话马周建议其实可行,国库丰盈,拿出一部分出来修建新宫殿并不是不可能,而且昭告天下的话,也足以表明自己即便甚为君王却丝毫未忘记孝道,所谓百行孝为先,自己甚为君王,更加要以身作则才行。

细细的想想,才道:“此事还得容朕细细想想,不过你所言却是个办法,倒是让朕终于能有些头绪了!”

“能为皇上分忧,臣义不容辞!”

马周正sè道。

第三天,李世民就在上朝之时宣布此事,广纳谏言。

大唐能有今天,除了有一位好君王之外,便是他身边的十八学士,对于这个计划,他们也并未反对,于是理所当然也就通过,接着,朝廷便昭告天下,寻求能工巧匠,在经过了接近一年半的准备之后,在第三年chūn,长安城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接近三十万的工匠,在太极宫的北边,一个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帷幕,宫殿取名为永安宫,寓意永远平安之意。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