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李唐天下> 第十章 猎场遇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猎场遇险(1 / 2)

两人的比试虽谈不上什么jīng彩绝伦,但是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即便秋猎开始不少人还在谈论,对于最后一箭有人惋惜也有人庆幸,可无论如何李逸之名顿时不胫而走,比起蜀王李愔而言更加惹不少的兴趣,此人为何出现在此处,又和李幽若等人相识,可又偏偏自称草民,到底是什么来历,一时间众说纷纭。

李逸不会骑马,这是个硬伤,好在李治身体不怎么样,李幽若对于打猎也没什么兴趣,于是三人结伴干脆就当游山玩水,牵着马,让护卫的侍卫远远的跟着,边走边聊。

结果对于李逸和李治而言都是不错的,可对于李幽若而言却是大大的坏,走了一段距离后,李幽若突然停了下来,一双美目瞪着李逸动也不动,有些生气的问道:“你是不是故意输的?”

即便李治宣布两人平手,可是李幽若还是异常不满意,也是因为李愔和秦公子站在了一起。

李逸丝毫没回避她的目光,笑道:“不是,我本来就是技不如人,他没追究我输了已经是万幸。”

不过话说回来,李幽若一看的确还是很漂亮,不过如此细致看的话还是第一次。

李幽若俏脸一红,反而避开了李逸的目光,伸手把一朵野花摘在手里,黛眉一皱,质疑道:“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李逸信誓旦旦道,生怕她又追问下去,转移话题道:“对了,那个姓秦的到底怎么回事?你舞跳得真好。”

李幽若顿时变了脸sè,一脸的不悦,别过脸去,不高兴道:“别提他了,提起来就气大!不过说到跳舞,比起尉迟姐姐我可差了很多,可惜她昨晚没来,不然的话你也可以见见什么叫做惊为天人。”

说罢也不理两人,对着野花撒气,一片一片把花瓣扯下来又扔掉。

李治摇摇头,笑道:“好了,不提也罢,对了,李兄……!”

李逸吓了一跳,李治算起来可是自己叔叔级别,连忙道:“太子殿下如此可折杀草民的了,要是殿下不嫌弃的,不如叫草民浮闲便好!”

也不知道以前的李逸又没有表字,可在唐朝,叫人表字可比叫什么兄亲切多了。

“浮闲?”

李治念了念,奇道:“为何叫此名?”

李逸笑道:“所谓偷得浮生半rì闲!”

李治眼睛一亮,问道:“浮闲果然出口成章,这句偷得浮生半rì闲应该还有其他几句吧?”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踏着草地,朝一个小小的山丘走去,虽说叫秋猎,可秋天的迹象并不明显,阳光下整个大地依旧一片翠绿,野花随处可见,随着山风微微摆动,阳光从树叶间穿了下来,在林间留下无数的光斑,几只大胆的鹿站在灌木丛中,好奇的打量着一行人,却不知自己其实已经大祸临头,只不过几人现在对猎杀它们并无兴趣而已。

李逸心里大大的叹口气,自己也就乱取了一个表字,随口吟了一句,表字出自诗内则显得自己文雅一点,没料到李治还真寻根究底,抬眼看看周围,吟道:“终rì错错碎梦间,忽闻chūn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rì闲。一次偶然的机会,草民去广化寺,路过一片竹林时,突闻有僧人在哪里谈经,细细听来不知不觉居然过了半rì,回去之后颇有感触,便做了此诗。”

李治却感叹道:“原来还有如此的深意,看得出来,浮闲果然是文采出众!”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登上了小坡,眼前一下变得宽阔起来,头顶是高照的艳阳,眼前是绵延无尽,翠绿的青山,整个人的心仿佛顿时就如这天一样。

山风吹得众人衣服猎猎作响,李治细细的打量了一番眼前的景sè,仿佛颇有感慨一样,又仿佛陶醉其中。

李逸站在一旁,也不去打扰,自己的人生现在也正如眼前的山林一样,生机勃勃。

过了会,李治扭过头来,突然问道:“不知道浮闲对于治国可有什么看法?父皇教导我,治国应该广纳贤言,浮闲文采出众,对于治国应该有自己想法吧?”

治国?

“他为何问自己这个?难道算是在考验自己?”

李逸不由的有些怦然心动,李治可是将来的皇帝,而一般而言,可没人会去询问治国的,或许说?

李治为了招揽自己而考验自己?要是能得到李治的信任,对于自己可是大有裨益,毕竟几年之后他可是皇帝。

沉吟了一下,李逸道:“国家大事,草民不敢妄自断言!”

李治笑道:“你大可不必在意这些,也就我们几个人在场而已,但说无妨!”

李逸的脑子里面其实已经开始思索起来,唐朝之所以强大,成了历史上在没有朝代可以超越的顶级帝国,国家的制度的完善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作用,而治国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而且很普通的理论可很难引起李治的兴趣吧,太子就是未来的君王,首先要学的就是治国。

盘算了一番,道:“草民以为,治国关键之处在于地方的官员!”

李治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何处此言?”

李逸道:“皇上坐镇皇宫,全国各地的大事要事均由各级官员上报朝中,官员就是皇上的眼睛和耳朵,看着和听着天下,要是眼睛和耳朵出现了问题,那么皇上看到的听到的也就不是当地的的民声,即便皇上在英明,被遮住了眼睛捂住了耳朵,也无济于事。而对于百姓而言,一方官吏,清官则是万民之福,要是一方贪吏则是万民之祸。而且一官贪墨,背后则有会牵连很多官员,从上到下,完全就是一条链。而最可怕的不仅仅如此,他会带坏整个风气,而贪墨的那些民脂民膏只能加重百姓的负担,最后惹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纵观历朝历代,不少朝代灭亡都是因为如此,先隋也是如此,有句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李治细细的听着,一脸的正sè的,点头道:“的确如你所说,那么以你所言应当如何?”

李逸道:“草民以为可以从以下各点入手,第一,设立严密的官员监督机制,不定期,不定人的巡查各地,一旦发现官员有不法则立即严惩不贷,而且派出去人之前一定得保密,而且和被调查官员没任何的官员。第二,地方官员要进行政绩考核,一旦政绩不达标者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为官,以免为祸一方,第三,地方官员实行异地任职,也就是说本地人不能再本地当官,以免出现勾结,第四,最好设立地方官员任职期限,比如说以五年或者六年为期,一旦时间满了,就要调往别处,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不论他是王公贵族,还是寒门子弟,只要有才能,就可以任职,而不仅仅局限某一部分人,武将同样也是如此,民间藏龙卧虎,不乏有识之士,要是就让他们遗留人间实在是可惜了!”

说完,李逸扭头看去,发现李治居然一脸的惊讶的看着自己,询问道:“太子殿下,难道草民说错了?”

李治顿时回过神来,道:“没错,一点都没错,没想到啊,你居然还懂得如此之多,不仅仅能出口成章,连治国也懂得,你要是不在朝为官,岂不是可惜了人才,回去之后,本宫便禀告父皇,让你在京任职!”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李逸怎么都没想到,可一想到自己背后的身份,却又感觉刺芒在背一样,连忙道:“太子殿下,这仅仅是草民的一点愚见,而且还有很多地方都不完善,这……!”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有完没完?”

李幽若终于忍不住了,小嘴翘起来了,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你们两个就是什么太子,草民,什么朝廷啊官的,能不能不谈这些!”

两人相视一笑,李治笑道:“好,好,不谈这些,不谈这些!”

“这就对了!”

李幽若拍手笑道,她现在也不过十七八岁,和一个小孩子没多大的区别,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接着就如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般,一指远处,喜道:“你们看,前面有条河,不如就在那里用膳如何?”

李逸抬眼望去,果然在远处,一条河流就如白sè的锦缎一般在丛林里面绕来绕去,它的出现让整个丛林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不知不觉居然已经中午。

李治当时就点头答应,对于他而言秋猎其实就是难得出来游山玩水,中午是铁定回不去的,因此也备足了吃喝的东西。

没多久,一行人便抵达了河边,找了一块很大石头,石头周围同样是密林,侍卫们四处分散开来jǐng戒,马匹则随意让它们在周围游荡。

随从把布铺上,接着便是各种点心,还有两个银壶,从里面倒出来的是猩红sè的液体,而且闻上去芳香扑鼻,酒香中带着浓浓的香甜气味,还有葡萄味,至于那些糕点光看就让人胃口大动,毕竟是皇家御用,卖相就异常的jīng美。

三人围坐在一起,边说边聊,李治虽说是太子,可丝毫没什么太子的架子,给李逸的感觉就好像是个大男孩一样,李幽若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将门之后现在可一心一意的对付着眼前的糕点,虽叫御厨把糕点也做得如此的漂亮。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