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李唐天下> 第三十五章 朝廷交锋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朝廷交锋2(1 / 2)

不仅仅是李世民,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李逸的目光开始移动。

李逸首先指着四周的城墙,道:“这便是城墙,底部的宽度为两张,高三丈,上部宽约一丈,四角设有鼓楼,现在贤德坊的四周的城墙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拆除重新修建!”

“坊内,在单独修建的时候,南北向一共修建两条主道路,将来东西向同样也修建两台哦主道路,四条主道路将整个西市划分为九个区域,每个区域共有商铺六排,每排之间同样有南北向的道路,其中主道路宽约五丈,次道路宽约两丈。采用青石板铺成,或者用其他的材料来代替!”

“商铺的大小都一致,每个商铺的前面统一设置店招,然后编上序号方便管理。”

……

李逸一遍详细的的说着,一边手也随着自己说的内容缓缓的移动,如此一来在场的人也能通过他所指了解他的意图。

霍原初也在人群人看着,现在他的脸可就没先前那种得意了,他怎么也没料到李逸居然没有图,而是干脆弄出了一个模型来,比起自己的图纸来更加的直观,更加让周围的那些大臣看得懂。

心里也直后悔,可能自己等人的真的小看了他,而且怎么当初自己没想到,可他家不是被烧了,为何一天的时间能完成如此大的东西来。

疑惑的同时,霍原初也仅仅的盯着模型,寻找其中的漏洞。

还有人吃惊的便是阎立德,听李逸所言以及这个模型的构思,也可以看得出他有相当的水准,为料到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的造诣,难怪自己那个平时眼高于顶的弟弟和他能相处得如此融洽,估计也如自己一样更多的是惊讶。

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李逸才大概把自己的构思说清楚,朝李世民一行礼,问道:“皇上,这便是微臣的设想,不知其中是否有疑问,若需要微臣解释的,还请皇上明示。”

李世民朝周围的大臣看去,询问道:“诸位爱卿,心里若有什么疑问,不如现在就提出来,也让李市令给诸位解释一番!”

先前霍原初可没有如此待遇,这让他的脸更加的黑了。

其他人未问,倒是长孙无忌朝朝里面挤了挤,伸手在西市的北边,也就是清渠的附近,道:“嗯,李市令,不知道为何你将清渠保留,而且周围还有很大的地方都未修建商铺,岂不是太浪费了?先前霍郎中可都把清渠填满了,如此一来便可就修建更多的商铺,另外,大路中间你打算种植一些槐树?为何有如此的想法?”

长孙无忌的疑惑或许便是其他人心里的疑惑,也没等其他人问,他自己率先提了出来。

他询问,李逸突然感觉好像没那么紧张,道:“这当然和下官的理念多少有些关系,在下官看来,买东西,并非仅仅为了生机,对于广大百姓而言,去市场即便不买,慢慢的看也是乐趣所在,其实在场的诸位是否也有这种感受,所以在下官看来,作为长安的西市,打造的目标应该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即便不购物,而是仅仅在里面随意走走,看看两边商铺里面,来自各地的货物。所以下官的计划便是将清渠的两边重新修葺,然后再道路的中间也修建花池,种上槐树,在下面修建石凳,即便夏日,百姓们走累了也可以再树下休息,也可以再清渠的两边步行。其实下官以为,在长安城的各大主道两边均可种上槐树。”

李世民奇道:“都种上槐树?”

李逸点点头,道:“对,皇上,长安可是京城,现在来京城的各国商人,使臣也越来越多,微臣以为除了让他们感受到大唐的国威、繁荣之外,还应该让他们感受领略大唐和他们不一样的风情,要是整个长安各大主道都种上槐树,等待春暖花开之时,整个长安便是如花都一般,那些异国来的人何曾见过如此场景?定还以为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从另外一方面,也宣扬我朝国威。”

此话李世民倒是听了进去,要知道他的皇位可是杀了自己亲兄弟抢来的,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他除了想当一个好的皇帝之外,也想当个孝子,可惜老天没给他机会,当他给李渊修建永安宫,才刚刚开工两年李渊便与世长辞。所以他现在的目的也就是当个好皇帝,致力于提升大唐的国威,可除了让人害怕之外,要让人臣服最好的还是敬仰,就如神仙一样。

李逸的话不知不觉触动了李世民的心思,而游牧民族又尊称他为天可汗,而且另外种植槐树之类又并非什么很花钱的事情,简直就是小事一桩。

心里思索了一番,点点头,道:“嗯,不错,如此想法甚妙,阎尚书,此事由你做主,商议一番,看如何实施便好!”

“是,微臣遵旨!”

阎立德回答道。

长安在隋朝的时候就经过了重新的规划,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短暂,但是对于长安的规划确实井井有条,同时也注重绿化,而唐朝长安则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完善,李逸的一番话提醒了李世民,即便看上去是一个不起眼的皇令,却早就了以后每到春季,长安城就槐树飘香的场景,正如有诗所言: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而这一切却并非李逸所想到的,说这些也仅仅为了让自己计划看上去更加完美而已。

待阎立德答应后,李世民又道:“阎卿,你是否还有其他人疑问?”

阎立德可是工部尚书,询问他的意见也是理所当然。

阎立德已经细细的看了许久眼前的模型,闻言道:“李市令,本官尚有疑问,你的构想中并未有水沟,若遇大雨,如何排水,最后岂不是街上如河沟一般?”

李逸早就知道这定时有人要询问的,伸手一指模型上街道边那些黑色的地方,道:“阎尚书请看,这便是用来排水的排水口!”

接着亲自打开打开了模型的侧边,又道:“阎尚书请看!”

阎立本犹豫了下,带着疑惑的俯身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之色,在模型的下面还有如蜘蛛网一样的圆形东西,有大有小,小的接通道了大的,而大的最后就接入了清渠之中,而大的上面正是几条主要的街道。

其他大臣见此,也纷纷俯下身去,霍原初同样也是如此,他同样也没料到模型的下面尚有乾坤。

李逸见时机已到,解释道:“在每条街道的下面,都埋设了这样的管道,一旦遇到了雨水,路上的积水便可以通过排水口进入地下的管道,最终排入清渠,如此一来在地面上便看不到任何水沟之类,而且为了方便,每隔一段距离便修建一口井,用铁制的井盖盖实,井的目的也是为了积聚泥沙,每隔一段时间便可以派人清理,防止泥沙过多堵塞管道。”

地下管道、沟渠排水是以后司空见惯的方式,可是在唐朝,主要的排水方式都是沟渠,比如说在长安主要的街道两边都有很深的沟渠。

阎立德闻言不由的点点头,先朝李世民看去,道:“此法甚妙啊,即便下官都没想到!”

接着又朝李逸看去,询问道:“不知道李市令如何想到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