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八步官途> 【第049章 学院派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9章 学院派系】(1 / 2)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五日,早上九点。

南诏大学政法学院,九六届法律系教室位于教学四楼,胡骄今天主讲党史,课程进度已经讲到社会主义基本改造阶段。

胡骄站在讲台上,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左手按在教材上,正在讲述建国初期党的路线调整。

全班学员到齐,宋杰一直看着胡骄,她是仝县一中毕业生,讲台上的老师,曾经是仝县人民政府县长。

两年前,临近高考毕业时,胡骄曾到县一中调研,与学校老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座谈。

宋杰当时是仝县一中学生会成员,毕业班学生代表。

在私下里,她听过县长在学业上梦幻般的成绩,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她是唯一一个向县长提问的学生。

“胡县长,我是毕业班学生,马上将面临高考,我知道您当年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能请教您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发挥好吗?”

宋杰一直记得胡骄的回答。

“高考,决定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它是一座独木桥,冲过去的,只是为将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冲不过去,或许将经历更多的挫折。如何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呢?我的个人经验,考试的时候,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抛开所有关于成败的想法,按照老师平时教导的,小心应答,大胆求证,做到有计划,有轻重难易的层次答题。”

让宋杰没有想到的是,考入南诏大学后仅仅一个月,她再次见到了胡骄。

而这次,胡骄已经成为南诏大学的讲师。

看着讲台上清瘦、挺拔的身材,两条浓墨般的眉毛分开洁白的额头,浓眉下的眼睛透出自信的目光,嘴角不时上勾,含着淡淡的微笑,一举一动,无不牵扯着少女的心思。

胡骄讲课很有吸引力,不呆板,不刻板,不照搬。

他习惯于上课时始终按住教材,另一只手伴着内容的展而比划,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党史这门功课,只是作为选修,却比很多必修功课更受学生喜爱,因为胡老师总会讲一些逸闻趣事,或者针对当时的各种事件,发表使人热血沸腾的评论。

而宋杰,则是深深着迷于这种评论。

听得懂,不费力,生动有趣,不知不觉的已经对党在各时期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

胡骄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当初那位仝县一中的学生。

这两年从凤凰考入南诏大学政法学院的学生,共有五十四人,如今正式党员有二十四人,是九六届学生,九七届的三十人全部成为预备党员。

随着胡骄惯性的提出本次讲学的问题,早上的课到此结束。

下午他将飞往燕京,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两年前,经王教授介绍,胡骄成为新华法学界泰斗李梦生教授的学生,他与另一位名叫燕容容的同学,被李导师笑称是关门弟子。

李教授已经七十四岁,两年前再次担任燕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要不是这两名学生天资聪颖,而且是老朋友出面,李教授已经打算彻底辞掉教学工作,专心从事人大立法研究。

刚刚结束的新华中央十五次*,选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而李教授受邀前往中南海给七大常委讲课,在法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说明第一届国家领导人,把法律相关工作当成了当前的重要内容。

胡骄的论文题目《论依法治国》,正是今天需要答辩的主要内容。

离开教室,宋杰本来想请教几个问题,没料到胡骄已经匆匆而去,脚步大异从前。

以前下课,胡骄向来是步伐从容。

下午四点,燕京大学小会议室,五名教授排列而坐,手里拿着胡骄的论文,不时向胡骄展开提问。

从11点起飞,14点到达燕京,15点答辩开始。

胡骄没能好好休息一下,面对五名国内法学专家,国际著名学者的提问。

表面上沉稳的胡骄,此时已经汗流浃背。

李梦生老师没有主持答辩,用他的话说,该教的都教了,能不能过,那得看各人的本事。

燕容容躲在监控室里,她也替这位学弟紧张,而且比胡骄还紧张,两年的同学生涯,她当然清楚这位学弟的本事。

汉语言文学学士、哲学砚士。

中途改攻法学,相当于从头再来。两年时间,要从法学基础理论开始,这在燕容容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但胡骄做到了。

想起胡骄自信的调侃,学问这东西,一门通,门门通。

燕容容这位从大学开始一直专攻法学的骄女,也不得不佩服。

如果胡骄今天过不了,那她明天直接申请延期。

燕容今天32岁,从十九岁考入燕京大学法学系,整整十三年。大学毕业后,她紧跟着读了研究生,期间考到律师证。

之后参加工作,新华最高人民检察院。

工作两年后,报考博士,第一年失败,第二年才考上,此时她已经三十岁。

想起自己的恩师,燕容容一阵苦笑,如果老师不知道她是总理的女儿,那还罢了。偏偏李老跟父亲相识。

第一年硬是没给面子。

燕容容一气之下,发奋苦读,终于成为李老最后的学生,她以为自己已经相当优秀,没想到跨专业考来的胡骄更厉害。

胡骄的额头隐隐出现汗迹,燕容容在监控室看得手心出汗,时间已经到五点,答辩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

简直是度秒如年!

胡骄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舔舔发干的嘴唇,期待地看着评审们,终于,主持本次答辩的教授征求几位意见后宣布答辩结束。

胡骄一下瘫倒在椅子上。

总算完了。

走出大数,胡骄回头看看燕大的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长长地松口气,燕容容抱着手,站在阶梯下。

见胡骄走下来,忍不住拍掌,“精彩!祝贺学弟有惊无险,顺利完成答辩!”

胡骄笑着摇头叹息,“这两年比过去十几年还累!结果没出来,能不能过,还得看专家们的评审。唉……总算完了。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不通过,我也认了。”

燕容容也是满脸忧色,“你说老师咋就那么狠呢?这五位可是出了名的铁面,你算是解放了,我明天怎么办?”

胡骄轻松地笑着,“师姐,别泄气,跟你分享下我刚刚得到的经验!”

燕容容两眼发亮,急得直拽胡骄胳膊,“快说说!”

胡骄抿抿嘴,燕容容马上把手里的水瓶递过去,“别嫌师姐不卫生,先应应急,快跟我说说什么经验?”

胡骄顾不上卫不卫生,灌了几大口,边走边说,“把他们当成小朋友!”

回头看看停下脚步的燕容容,胡骄自得地说,“小朋友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在大人们看来是相当幼稚可笑的,但偏偏直指本质。明白吗?走吧师姐,你可早答应过犒劳我的。”

拉着燕容容边走边说,师姐听得连连点头,终于积累了不少信心。

燕容容驾车,载着胡骄直奔燕京城帽子胡同,这儿有家老字号餐馆玉德成,祖上是清宫御厨,每天只做八桌菜,最迟也得提前一周预定。

路上燕容容已经通知她的男友。

陈国立,新华经济政策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正厅级主任,35岁,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放教授。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