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千古历史文化名城,连接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地理位置极其特殊。.kenen.netbsp;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富饶异常,自古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美誉,虽是略有夸张,但扬州的富饶与奢华,成为无数士林学子和商人的天堂之城。
当然,这些与6炳没有一丝的关系,他也不想将安6第一公子的名头传至富甲天下江南的桥头堡――扬州。
他来扬州,只是心中一动,事不得已而已。
知道正德一如历史一样准备巡幸扬州的时候,心有急火的6炳突然灵机一动,蓦地想到了一个可以稍微减少他的麻烦的办法,甚至,6炳以为,若是操作得当,说不定可以将正欲大变的灾难消弭于无形。
离了南京,6炳就决定悄悄赶来扬州给一个人送一封信,所以他让6石头慢慢赶路,自己和柳正扬一路疾行,快马来到扬州。
拿着王守仁给的路引交了进城税,两人牵着马混在人群中进了城,6炳着实感慨了一把扬州的富饶。
大街上人头攒动比肩磨踵熙熙攘攘热闹不已,两边店铺林立,丝布、医药、绸缎、茶楼酒肆、古玩瓷器、米铺、当铺钱庄,各种铺子应有尽有,出出进进的人不在少数。就是6炳很少看到过的少数名族装扮的人也有不少。
安6算起来也不是一个小地方了,可比起扬州,6炳甚至生出一种惭愧的感觉。
他饶有兴趣的左右看了看,对柳正扬道:“找个人打听一下,咱们去知府大衙。”
当然,任何世界只要有钱什么消息都能打听得到。
柳正扬也知道事情紧急耽搁不得,摸出五两碎银便探听得到知府大衙在哪里了。
两人牵着马赶了过去,在远处看了看,绕到院子的后门,递给守门的一些银子,守门人屁颠屁颠的将管事模样的一个老头拉了出来,6炳也不跟他客套,递给十两银子,低声道:“一定将这封信亲手交给知府大人。”
当然,这次南京之行结束的时候张永送给6炳的一副东厂经略使的牌子少不得也拿了出来亮了亮。
连唬带哄的搞定那位管事,6炳两人扬长而去。
信送到了,至于那位蒋瑶蒋知府怎样做那就不是6炳所关心的了。
两人出了城门,飞身上马,马鞭一扬,马儿即可奔驰起来。
6炳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柳正扬旁边笑道:“少爷,咱们也算是领教了一下扬州富饶吧,就是乞丐也比别处有眼光。”
他原本想找个乞丐问路的,不料那乞丐虽是老眼浑浊,但精明劲儿一点也不差,跟柳正扬耍了一会横的,柳正扬无法只得丢给他一两银子,不料那乞丐更加来劲儿了,眼睛一翻,看也不看柳正扬一眼,那神情好似“你当真打叫花子哩”,柳正扬气的差点一拳砸在那厮的头上,6炳呵呵一笑,又丢了几两碎银,那乞丐这才开了尊口。
6炳听柳正扬说的有趣,哈哈一笑,点了点头,笑道:“可能那是个八袋的长老吧!”
柳正扬也是知道这个八袋长老是什么意思的。想当初,6炳学了几天功夫的时候,也曾向柳正扬打听过江湖上有没有丐帮这一说法的。
6炳原以为这个世界既然有功夫,那么作为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怎么说那是四处可见的,哪知道当初大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何等的精明,没有正当理由没有路引四处游荡做乞丐状的人那是要吃官司的,意思就是想要做乞丐那还要办个证明,没有这个证明,你就是犯法的。
这样一来,不要说成大规模的丐帮这种组织了,就是六七个乞丐一块出现的情景都比较罕见。
对柳正扬这样明显放松6炳心情的话,6炳心里一暖,这位府里的宾客自从跟上他之后,一直对自己兢兢业业,从来没有抱怨什么,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6炳笑过之后,心情舒畅了些,便想到了安6的事。
此次与扬州知府蒋瑶打交道,只不过是6炳一直以来将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而已,他一夜之间便想到了三五套脱身之策,而对于这位正史中记载的书呆子知府,6炳始终是有所期待的。
当然,若是蒋瑶犯浑不同意,他也可以安然脱身,只不过所获较小而已。
他两世为人,重生在这个文物风流的时代,怎会因为这样一件事而拖累?
只不过他心里想着一件事,有所羁绊而已,一旦不钻牛角尖,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天下之大,哪里不可去?
两人急急赶了几天路,追上磨磨蹭蹭的的6石头,这才加快度,赶去安6。
一到家门,6范氏泪眼婆娑的迎了出来,见到6炳,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
6炳便安慰了几句,扶着她进去。
两人先是见了卧床养病的老太君。
老太君其实并无大碍,只是偶感风寒而已。由于年老,多年沉疴并,一下子瘫倒在床上了。
这几日由于得到尽心服侍,便早已有些好转的迹象。再见到自家孙儿的回来,心里畅快,竟是好了大半,挣扎着起身摸了摸6炳的脸颊。
服侍老太君睡下,母子两人轻轻退了出来,竟是相顾无言。
6炳干笑一声,问道:“母亲,父亲哪里去了?”
6范氏低声道:“儿啊,千万莫在顶撞与他,毕竟他是你的父亲。”
这样没头没脑一句话,6炳心里却是思绪万千。
他点点头。道:“孩儿省的,娘亲放心就是。”
来到书房,6炳轻轻推开门,见6松沉默的端坐在桌子背后。
6炳轻轻走了过去,泡了两杯茶,放在桌上,又轻轻退下,站在下手,看着6松。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