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40)(1 / 2)

一千禁军,十几个人作为一队, 每队有一名队长, 队长除了配刀,还手持棍棒高声喝道:是与不是?

此之前士兵皆cao练过, 于是纷纷提着嗓子回答,是。

队长从他们挺拔的身躯前走过, 继续而问, 是谁?

而这时候,士兵们的回答本该是现任的殿前都指挥使,但如今此位空悬,便直接跳过了此喝喊。

除了守卫的禁军, 期间还有行宫巡检部率领的玄甲骑兵队来回巡逻。

三更时,皇帝的圣驾从青城出去前往郊坛进行祭祀,青城往南再向西折去一里多路就是祭坛所在, 祭坛四周有三重矮土墙,皇帝率众从外围墙的东门进入第二道墙。

子时到。礼官报时。

第二道内墙坐北朝南之地设置了一个大帷幕,称之为大次。

周怀政掀开大次的帐帘,提醒道:陛下,该更衣了。

宫人将祭祀穿的祭服准备好,皇帝入内更换祭服。

祭服又与朝服不同,戴二十四旒的平天冠,内着青色衮龙朝服,外罩中衣,玉带,足底红鞋。

穿戴完毕后,皇帝由两名内侍太监搀扶着,表情庄重严肃,缓慢行至祭坛前。

祭坛下面有一个小次,设有御座,祭祀一共要登坛三次,祭服宽大,平天冠厚重,穿久了容易劳累,故而设御座以供皇帝休息。

祭坛有三层,共有七十二级台阶,第三层四条台阶之间设有十二座神龛,用以祭祀十二宫神。祭坛最顶端是三丈多宽的方形平台,祭坛设置的十分严谨,规整,有四面台阶可登坛顶,分别以时间命名,正北的叫做子阶,正南午阶,正东卯街,正西酉阶。

祭坛上置有两方黄褥,也是两尊灵位,北偏南的是昊天上帝的灵位,朝东南的灵位是,太.祖皇帝,灵位前各设一张较矮的桌案,上面摆放着祭祀贡品。

登歌的道士有十几个,旁边还摆列着两架钟磬,以及琴,瑟等其他乐器,守护的侍卫只有四人。

祭坛下面还设有宫廷乐架。编钟,玉磬都用架子悬挂着,架子的两角辍着黄色的流苏。编钟旁边还排列着几架大鼓,三面为一组。大钟叫做景钟,大鼓叫做节鼓,琴,筝,笙,管等,都由乐工所持。

登坛前,祭坛前的宫廷乐队开始演奏,先出来两名头戴紫色冠,黑衣红裙的文舞者。乐工领头敲击了一下柷,音乐响起。

这时候几名武舞者上场,其舞蹈动作如同刀剑比试,跳舞的同时不断敲击着铜烧与响环。

乐曲终止时,舞者退下,领头的乐工用破开的竹片刮了一下敔。

礼仪使太常寺少卿刘师道闻此声,手持笏牌,庄重上前,高呼,登坛!奏请皇帝登坛。

礼部与太常寺的几位前导官便随上前微躬下腰站到皇帝一旁,引导他走到祭坛跟前停下。登坛则只能由大礼使一人陪同皇帝。

左右皆退下,王旦跟在皇帝身侧开始登坛。

七十二阶梯,穿着庄重的祭服,皇帝平端着手,提着稳重的步子,冠上的二十四旒随之微微晃动。

漆黑的夜伴随着呼啸的寒风,越往高处走风越大,祭坛周围的火把与高架盆火被风吹的狂乱摇摆熊熊燃烧着。

至祭坛顶时,祭坛底下宫廷架乐的音乐声停止,皇帝先向正北的昊天上帝的灵位祭拜,跪下敬酒。殿中监官则面朝东下拜,给皇帝递送酒杯,皇帝再拜一次后起身,再往东边太.祖皇帝的灵位重复祭拜。

祭拜完皇帝走下祭坛,宫廷架乐又开始奏响,武舞者再次上场表演,皇帝下来回到小次内休息。

宗室进行亚献与终献。

祭台上,大礼官见皇帝入了小次,于是高喊,亚献,徐王赵元偓。

由于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有过,未能参与祭祀,所以亚献由徐王赵元偓代替,徐王乃太宗第六子。

能够登台祭祀,是莫大的荣耀,能够进行与天子一般的祭拜,则说明了其宗室身份的尊贵。

亚献毕,再次高呼,终献,广陵郡王赵元俨。

因为皇六子赵受益太过年幼,经王旦推荐,由广陵郡王赵元俨进行终献。赵元俨乃太宗第八子,因其样貌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为天下崇惮,名闻外夷,大宋无人不知其名,故而被世人称为,八大王。

亚献与终完毕后退下,由皇帝再次登坛,音乐复起。

第二次登坛,祭坛上有两小官捧举祭文,由中书舍人跪着诵读,中书舍人为皇帝近臣,权利太大所以不常设,如今此职空缺,由知制诰王钦若代替。

王钦若读毕祭文,皇帝起身下祭坛再回到小次,亚献与终献亦同此。

虽重复如此,但是每次都不能懈怠,反而要更加庄重,尊敬。

第三次登坛,也是最后一次,最为重要,皇帝到坛顶,祭祀官员进奉玉杯,杯中的酒称为福酒,皇帝饮下杯中的酒,下祭坛走到小次前站立。

亚献与终献完毕退下来站在皇帝身侧也面朝小次,接着由祭祀官将祭坛顶上的冥币,纸帛,玉册从西边的酉阶送下来。

离祭坛一百多步的南边矮墙门外有一座燎炉,祭祀用品皆被送往炉上的高台。

焚烧的侍从拿起祭品,高声报告,看到盆火照耀下的大礼使王旦点头后,将祭品依次放到燎炉内焚烧。

祭祀主管官员和陪同祭祀的官员都庄重的站在自己本位上,祭坛下面的架乐奏停时,祭坛里里外外参与祭祀大典的数十万人都肃然静立。

静的可让人听见冬风吹响长幡之声,铜盆内的火燃烧旺盛,木柴被烧的滋裂响。

掌礼官伸长脖子提亮嗓音,高声呼,赞一拜!

数万人连同皇帝在内齐刷刷的跪下,衣服蹭皱的声音响了片刻有余,到此,这祭祀大典就算圆满完成了。

近侍们手二百多根持橡烛排列城仪仗队跟随皇帝从小次回到大次,将祭服换回皇袍皇冠再登上大安辇。

辇是由人抬的,而大安辇与玉辂很像,但是比玉辂还要大,四边垂挂着大带,辇上有陪辇官立候。

见皇帝登上大安辇,传令官呼唤道:起乐!

矮土墙外围东门等候的教坊乐队便开始奏乐,先由军乐队奏乐。军乐队,顾名思义。

一名身穿盔甲的武士上场,手持短刀剑舞着一段名为曲破的舞,此曲乃太宗亲制。

舞毕后,一名着绿衣的教坊司官员上前进献颂词,随着音乐的奏响,禁军队伍内的乐队也跟着一起吹奏,顿时整个郊坛都被声乐所震动。

曲罢,仪仗队整装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郊坛回了青城,这时候天还没亮,远远的看去,青城西南方向如一条火红的长龙在滚动。

回到青城,百官们换上常服进入殿中,大宋官员之多,能够入殿参加朝议的五品以上的官员也多,如今站了满满一殿,手持笏牌齐刷刷的跪下,恭贺道:恭贺陛下顺利完成此次祭祀大典,天佑我朝,万岁!

赵恒理了理皇袍的大袖子,对今日的这些安排部署,禁军保卫工作的缜密甚是满意,威严道:赐茶!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