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从咸鱼开始无敌> 135雪盐大卖酿闷倒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5雪盐大卖酿闷倒驴(2 / 2)

其余诸人皆一脸震惊的看着李治,这个九皇子啊,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啊。

都五百文了,你还乐善好施、不牟取暴利?

众人都在心里默默吐槽之际,却听这陈胜惊喜道,“小王爷,真是大善人哪!”

所有人,又鸦雀无声了。

却听陈胜精神抖擞、口气坚决道,“好,这五百文一斤,我便拿十斤!”

十斤?

众人,皆匪夷所思的看着陈胜。

这个人,一定疯了!

陈胜没有疯,他是个货郎,走南闯北,是见过大场面的。

这盐的滋味,实在是太好了,不但是卖相好,而且是口感更好,比之最上等的青盐,不知强了多少倍。

要知道,寻常的盐,都有苦涩味,偏偏这盐,咸之醇厚无涩味,且带点甜。

这样的好盐,即便一般普通人家吃不起,可如果自己先买十斤八斤,卖给那些达官贵人或者富户,六百文一斤,算是开价少的。

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时候,陈胜不带迟疑,直接用荷叶称了十斤盐,付了钱,像捧着宝贝似的,一溜烟走了。

他得赶紧出发,去关东试一试这白盐的销路,不知价格翻上一番,能不能卖出去。

若是这买卖做的好了,少不得还要多来晋王盐铺进货。

众人这才有所反应,许多人好奇了,一拥而上,纷纷品尝这盐水。

有人吃了,嘴里发出吧唧的声音,惊叹一声,“太特么的好吃了!”

“真香!”

于是,一些过路的商人,也如陈胜一般打起了主意,要把这盐贩卖到外地去,……。

于是乎,不消片刻,整整一车,六百多斤的盐,一扫而空。

刘小三格外的激动,心都要跳到嗓子眼里了!

才一晌午功夫,从他手里卖出的盐,足足有一百多斤。

一百斤便是五十贯的经营所得,而小王爷不是下了新规矩吗?

伙计们按劳分酬,卖了一千文的货物,就能得十文钱的奖励。

也就是说,他一转眼功夫,就挣了五百文钱。

五百文啊,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一个月。

虽然日子终究还是要清苦一些,可这才是一个晌午啊!

这雪盐格外畅销,因为有许多商贾和货郎闻声而至,都是五斤十斤的买。

刘小三心如明镜,这些人是赶着时间买下这新货,去别的地方兜售。

毕竟,这样上好的雪盐,前所未见。

要发财了!

若是每日都能卖出这么多,岂不是一个月下来,便能得十五贯钱?

十五贯啊,这收入是自己从前在这店铺干一个月活的三十倍。

于是乎,整个铺子,疯了,伙计疯了,掌柜也疯了。

“小王爷,断货了,卖断货了,快,赶紧的再拉雪盐来啊!”

整个铺子,所有人都疯了。

掌柜李晓鹏,脚不沾地,焦头烂额,因为到处都是商贾和货郎找他批量订货。

当然,最激动的还是刘小三这些伙计们。

就在一个时辰前,他们还在为自己生计发愁,而现在,他们却怕供货不稳定而发愁。

“小王爷果真大善啊,这不是带着大家伙儿发财吗?

李掌柜,幸亏你拦住了我,否则若是我辞了工,只怕肠子要悔青了。”

刘小三极为感激的注视着掌柜李晓鹏,满含热泪。

心口萦绕着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我娘的药钱有了!

李晓鹏低头拨打着算盘,笑了笑,突然手悬半空,顿一顿若有所思道,“不对呀,真正仁厚的是小王爷!”

刘小三稍稍一想,才猛地后知后觉,眼前一亮,“不错,不错,小王爷先让大家伙儿多劳多得。

再拿这样的好盐来卖,这不正是带咱们发财吗,小王爷宅心仁厚,仗义。”

刘小三说着,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何止是店里焦头烂额,便是李治,现在心思也在增产上头。

只是制盐的方法必须保密,所需人手,全是从晋王府子弟和他从程大魔王、牛鼻子李绩等人要来的退役老兵子弟中挑选,要成为熟练工,却还需要一些时间。

雪盐大卖,接下来就应该造纸、酿酒了。

造纸也不一定非要用竹子,象落叶松、马尾松、杨木、桦木、芦苇、芒秆、麦草、稻草、高粱秆、黄麻、树皮、桑皮、棉秆皮,等等材料都可以造纸。

而酿酒,李盛唐教导李治酿两种新酒出来。

一种是苹果酒。

唐代时是有苹果的,叫绵苹果又被称为频婆果,味道很好闻,但是不好吃,现在中国人吃的苹果是舶来品。

但是也正是因为绵苹果不好吃,所以,就卖不上价,但是其味道很好闻,所以,酿出的酒品质很好,并且成本极低。

另一种是闷倒驴,以红薯为原料,可以拿到草原上换回来大量马匹、羊毛和金钱。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