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9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94节(1 / 2)

……

乔楠几人想的没错,自家的丑事在府城传的沸沸扬扬,被大型社死的孙知府,脸再次绿了。

虽然他极力控制自己的理智,但只要一出房门,就会面对周围若有若无看冤大头的眼神和嘲笑,实在难以控制暴怒的情绪。

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蓬莱茶楼表演的话剧,是在提醒他,讨好他了,他觉得罗玉莹那个女人说的没错,这茶楼就是在针对他们家!

如果真心想讨好,提醒他被算计了,就应该悄悄告诉他,而不是让他堂堂知府大人,现在成为整个府城茶余饭后的谈资笑话。

孙知府觉得自己有点忍不了了,他必须给这个胆大包天的茶楼一点教训先泄愤才行,否则心头实在抑郁得很。

既然在书院两位皇子的眼皮子底下,不能来明的,那就来暗的,若连一个小小茶楼都收拾不了,以后人人都要骑到他头上来了。

孙知府气愤的开始想阴招。

不过乔楠敢做这件事,就早已料到会惹怒他,当然不会给他反击的机会。

所以很快,《美人攻心记》的后续故事,也上演了出来。

话剧后续故事的发展,也和现实情节非常相似,十几年后,商户老爷发现了自己被算计的真相,非常愤怒。

于是商户姥爷和孙知府的选择一样,直接把妻子休了,还有胆大包天的管家,以及参与事件的妻子娘家,都给狠狠收拾了泄愤。

如此恶有恶报的情节,看得观众们激动拍手叫好,大快人心。

可就在大家以为话剧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时,故事却又反转了!

被休掉的女主角因为下场凄惨,日子不好过,于是就对商户老爷生出了怨恨之心。

然后抱着要死,大家就一起死的念头,女主角开始揭露商户老爷的各种隐秘恶行,往弄死商户老爷的道路上狂奔。

因为女主角在商户老爷家当了多年女主人,商户老爷私底下做的龌龊事,没有人比她这个枕边人更清楚。

于是,这商户老爷表面和气,实则欺男霸女,强买他人田地,杀人灭口……等等恶行全部公诸于世。

让商户老爷被抓到了大牢中,家业充公,妻妾子女四散奔逃,诺大繁华的宅门,就此败落。

而女主角脸上依旧带着美丽的笑容,轻轻吟唱,

“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不知郎君心何故……郎君难破美人骨……”

话剧终,台上落幕。

观众们听着那凄凉的吟唱之声,心中真是感慨不已,唏嘘不已。

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孙知府!

孙知府突然想到,他平日里虽然一直防着自己的妻子,但妻子到底在他身边呆了十几年。

若是罗玉莹那个女人真知道他什么秘密,也像这话剧中的女主角那般,往弄死他的道路上狂奔,他岂不是也要完蛋?

而刚被休正在愤恨的罗玉莹,听到话剧的新情节后。

罗玉莹:很好,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

罗玉莹的性格就和话剧故事中的罗玉樱那般,并不是什么善茬。

当年她能算计嫁给孙知府,自然不是因为爱上了这个男人,她当初喜欢的就是孙知府带给她的身份地位。

若是成亲之后,孙知府好好对她,她说不定还会对孙知府有几分情意,为自己那么多的算计而愧疚,做人留一线。

但可惜成亲后,孙知府和她的感情并不好,她能做出换子之事,固然有她自私的缘故,可更大部分还是当时情况所逼,否则她如此自私,怎会愿意给别人养儿子呢。

所以现在被休掉后,罗玉莹便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是将全部过错都推到了孙知府身上,觉得都是孙知府逼她,她才会走到这一步!

若不是孙知府过于宠爱妾氏,不把她这个正妻放在眼里,她岂会为了稳固正妻之位,出那么多昏招。

孙知府把她休掉后,还把她娘家也给收拾了,她现在不仅无家可归,还有以前得罪过的敌人虎视眈眈,她以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罗玉莹恨蓬莱茶楼演什么话剧,毁掉了她的生活,也恨孙知府的无情无义。

她现在不知用什么办法去报复蓬莱茶楼,但从话剧故事的提醒中,她却可以先把孙知府弄死再说。

这个混账男人敢如此对她,那对方也别想逍遥自在好过!

就像孙知府想的那样,他虽然防着罗玉莹,但罗玉莹到底在孙家生活了那么多年,不可能对孙家私下干里干的龌龊事情,一点都毫无所知。

所以很快,关于孙知府和孙家的各种不利留言,就在府城中再次传遍了,孙家什么欺男霸女,强占别人良田,孙知府收受贿赂,和下属妻子通奸……等等消息,简直又让大家吃了一波大瓜。

并且,由于这些留言是罗玉莹这个前知府夫人亲口传出来的,即便暂时没有证据,可信度也十分高,因此,听到留言的百姓,对孙知府和孙家的恶行都深信不疑。

给孙知府和孙家带去了巨大的名声危机,气的孙知府立刻派人去抓罗玉莹想泄愤,结果这一去找人才发现罗玉莹不见了!

孙知府真是气的要死,还有深深的恐慌,意识到罗玉莹恐怕还有更狠的后招,一时间急得不行,自然再没有心思去找蓬莱茶楼的麻烦了。

贺元柏等人见此不由大松一口气。

而罗玉莹的确也还有后招,她并没有失踪,而是跑到青山书院,找到了三皇子,把孙知府给二皇子私挖银矿的事情,向三皇子告了密……

孙知府并非出自名门,他当年也是小户人家考出来的寒门进士,本身虽有些才能,却也并不是最出挑的那种。

因此,他当初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从七品县令,爬到四品知府的官位,可想而知,其中必然有猫腻存在。

而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孙知府在当县令的时候,在当地发现了一座银矿,却并没有上报朝廷,而是拿着这个秘密,去投靠了二皇子的势力,想博从龙之功。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