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寒门之士[科举]> 寒门之士[科举] 第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寒门之士[科举] 第22节(2 / 2)

纪娘子于是给它的名字前也加了个滚,盼望它像滚地锦一般神气。

可柳贺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滚地锦即玳瑁猫,说的是它的花纹就像铺在地上的锦缎一样,所谓“玳瑁斑,百兽见之皆伏”,邻村那只着实神气过了头,他家这只就怂怂的,叫起来声音也小,就跟只小羊似的。

柳贺和猫玩了一会儿,他家猫在草丛里冲来冲去,又去招惹在河边喝水的大白鹅,鹅一生气连柳贺也遭了殃,可罪魁祸首的脚程却比他快多了,它溜进草丛没了影,连累柳贺跑了一脚的泥。

柳贺:“……”

还不能多说,纪娘子嘱咐过他,猫有灵性,常说滚团的坏话滚团也会生气。

县试前的二十日,柳贺在家温书可谓舒畅,村中虽不似城里那般烟火气十足,但静谧的风光却是别处所没有的。

县试前一日,柳贺动身前往县城,纪父已提前几日为他订下客栈,按纪父的想法,柳贺就该住

到他家去,这样还能省下住客栈的银两,城里的客栈就等着考试这几日坐地起价,且丹徒县试虽只是县试,可丹徒是首县,应考士子自然远胜金坛丹阳二县,客栈人声喧哗甚是吵闹。

柳贺想想还是拒绝了,毕竟出门太早,他起了,纪家人恐怕也睡不着。

到了之后,柳贺先将笔墨纸砚等检查了一遍,每样都多准备了一份,唯恐有失。

柳贺到得不早不晚,他到时,客栈里已住满了士子,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也有一人独行的,多数人与柳贺年龄相当,也有参加去年县试而未通过的士子在侃侃而谈,讲授考试前后的心得。

这些丁显都在课上叮嘱过,柳贺都已经记下。

天黑之前,柳贺去考场踩点,纪父客栈订得早,位置也很不错,走上几步路就能到,回客栈后,柳贺早早灭了灯睡觉,这一觉虽然睡得不太安稳,但养精蓄锐却足够了。

第二日天还未亮,客栈的伙计便将投宿的士子们喊醒,另外备了些干粮糕饼,柳贺带了些馓子,饿的时候可以嚼一嚼,他将东西收好,又穿了件厚衣服,这才不慌不忙地下楼出去。

客栈楼下烛火依然亮着,叫人觉得此刻仍是晚上,柳贺与同客栈的士子虽然不熟,众人却有默契地沿着巷道而行,一人跟着一人,直到考场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镇江府人口不及苏松之地,应考的士子数目也略少一些,但此刻县试考场前,诸士子三五成群地站着,视野之中是黑压压的一片,根本望不到头。

这里恐怕聚集了数千士子。

柳贺于人群中找了许久,才找到了同窗们的所在。

“柳兄来了。”

“我们五人齐了。”

柳贺与施允、于遥及马仲茂几人一起保结,待衙役喊名,几人方才结伴入内。

丹徒县的县试考场是专门建的考棚,考棚就在县学西侧,虽然简陋,但好歹能有一处遮风避雨之处,且无需自带板凳。

若是穷些的地方,连考棚也不建,考生们需自备板凳,还需受风吹日晒,尘土一扬,灰尘直接飞进嘴里的滋味可相当不好受。

待众人过了龙门,兵丁们便上前搜检,县试虽然最低一级的考试,搜检却是最严格的,柳贺从头发到脚趾都被检查了一遍,虽然脱衣落袜之事有辱斯文,但到了考场上,这一遭却是非走不可。

还未到柳贺时,搜检的队伍却忽然慢了下来,原来是他前面有一位士子被搜检出了夹带,兵丁将他叉了出去,还将他名字记下。

“县尊老爷,学生只是一时糊涂!”

可兵丁却哪容他辩解,他便喊了一路,披头散发不说,嚎哭声更是震慑了整个考场。

这人被丢出去之后,后面还在排队的考生们若有夹带的便也歇了心思,将自己夹带之物丢了出去。

柳贺觉得最离谱的当属一位在长衫上做手脚的,他在长衫里衬处贴满了诗文,若是不仔细搜检真发现不了,可一旦被搜出,他长衫也一并被没收了。

孔乙己所言果然是至理,读书人最爱批判让人有辱斯文,可自己一旦不斯文起来,那不要脸的程度着实令人震惊。

柳贺领了考卷,考卷上已将他姓名籍贯等写上,洪武朝时,考卷及笔墨等都由考生自备,稿纸也是一样,到了后来,由于科场舞弊屡禁不止,就由官府发放考卷,发放试卷时写明号舍,考生对号入座即可。

考棚一如他想象的那般破旧,考桌也上了年头,柳贺先将桌案擦了一遍,在将考卷用镇纸压上,待知县发表了一番宣讲过后,考试这才正式开始。

县试通常考五场,一日一场,第一场为正场,通过的士子便无需参加此后的复试,当然,第一场便能通过的士子毕竟是少数,因县试一过士子就自动获

得参加府诗的资格。

对这第一场,士子们自是谨慎又谨慎。

考棚之内针落可闻,今日日光极好,天亮之后就无需点烛了。

第一道题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这句话出自《孟子》,看到题目的一瞬,柳贺稍稍安下心来,幸亏不是截搭题。

丹徒知县姓黎,是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那一年会试由李本主考,李本算是严党的骨干成员之一,青词同样写得漂亮,柳贺便忧心这位县尊喜奇险文章。

所幸他担忧的事情并未发生。

第一道四书题的意思是,学习别人的优点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就是在帮助别人提升品德,因而君子最好品质的便是帮助他人提升品德。

柳贺将题目抄下,之后便静静闭眼沉思。

考场之中,诸生头脑灵活的已在稿纸上作答,也有如柳贺一般闭目思索的,公堂之上,黎县令目光环视一周,见众人俱是一片严肃神情,便轻轻抿了一口茶。

眼下正是会试举行的时日,镇江一府不知有几人得中,上一科黄榜无名,府尊大人再三严令,县试须取有真才实学之人,若县试中榜者通过府诗的几率太低,府尊大人严惩不贷。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既然知府下了令,黎知县也不敢轻忽,不由打起十分精神来。

他之所以出了四平八稳的一道题,就是抱着测试考生真才实学的念头。

若是这数千学子中能有一位名登黄榜,自也是他在文教一事的功绩。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