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寒门之士[科举]> 寒门之士[科举] 第1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寒门之士[科举] 第116节(2 / 2)

“我等明日便可知晓,今岁扬州府中会出几位少年才子。”

“府台为文教事殚精竭虑,士子们必定理解府台的不易。”

扬州府科举最辉煌的年头自然是李春芳考中状元时,不过那时距今已有三十年,具体情形已经难以考证。

府试之日,柳贺也起了个大早,沐浴焚香后再拜过孔子后,柳贺先向众考生道明考场纪律,再命搜检兵丁谨慎搜检,之后便端坐于考堂之上。

府中众官员及府学教授等此时内心格外复杂——前任几位知府主持府试时他们还未觉察,柳贺往堂上一坐他们才发现,柳贺的年纪竟比场上许多考生还要年轻。

不过众官员一想到他们也得受柳贺驱使,柳贺的年纪与他们的晚辈相当,内心便渐渐释然了。

府试开始后,柳贺在堂上坐了一会,便去各个考场巡视,考场中未坐满,想来是有部分考生搜检时被兵丁搜出夹带了。

柳贺一个考场巡过一个考场,考生们俱都是埋头苦思,也有考生抬头看向柳贺的,方才离得远,考生们皆知柳三元之名,皆未见过他真人,此时机会难得,偷瞧也必须得瞧上一眼。

第154章 盐事

第一场过后,考生们陆续将考卷交了上来,柳贺拿起一卷随手一读,以他如今的水准,批阅几份府试文章可谓相当轻松。

写得入他眼的文章,柳贺当场画上圈,之后几场虽还未考,但仅看头一场考生的发挥,柳贺便知该取谁不该取谁。

府试之中,考生的文章大多还停留在模仿古人的阶段,不少考生以文辞华美为专,句子看似骈四俪六对仗工整,但内容却空洞无物,细读之下并无太多可取之处。

这也和考生的阅历不足有关,书读得少了,写文章时就缺少支撑,正如建房子,基础不扎实,房子就很难牢固。

但可取之文还是有数篇的。

柳贺也能看出,不少考生在刻意模仿他的文风写文章,府试之前,柳贺也曾听下属官吏说,近日书肆中隆庆元年应天乡试和隆庆五年会试的程文集大热,府考的考生纷纷抢购。

事实上,柳贺任扬州知府后,府中士子的骄纵之气都减了许多。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人心态,读书人自持有才,便爱点评万物,爱议论政事,而大明朝读书人最大的追求便是考中科举为官。

而在科举一事上,柳贺的成绩足以令天下读书人服气,便是再骄傲的读书人,也不敢在柳贺面前夸耀才华。

柳贺要主持这一年的府试,扬州府的士子们都卯足了劲刻苦读书,不愿叫这位名满天下的柳三元看轻了去。

柳贺与府学、各州县学的教授们忙碌了几日,才将一府数千份考卷忙完,府试出卷、阅卷、监督皆知府一人之责,考生取与不取也只看柳贺一人,定名次时,柳贺难免会产生一种大权在握的自满感。

官员一旦任过主官,就很难再适应副手的位置了。

“将这长案张贴,好叫满府士子知晓,今岁府试究竟取中了何人。”

其余官员皆是听令,刘同知看向那已填好的长案,不由道:“府台,这……”

柳贺伸手拦住了他:“司马想说什么,本官都已知晓,只是有些士子文章,本府就算想取也下不了手。”

刘同知的意思是,柳贺眼下与府中士绅相处还算融洽,府考一事上他不如高抬贵手,让本府士绅子弟多考中几个。

士绅子弟中文章出众的也有,对于有真才实学之人,柳贺自然毫不吝啬地取中了,但有些士子的文章……柳贺只能用不堪入目四个字来形容。

见柳贺已有决定,刘同知也不再劝,事实上,他手中也有士绅富商们孝敬来的银子,为的是让他在柳贺面前替士绅子弟们说说好话。

刘同知钱虽收了,为人却很有分寸,他已上了年纪,就等着回乡颐养天年了,着实没必要为了一点银两得罪风头正劲的柳贺。

何况刘同知也清楚,柳贺是一甲头名出身,眼光哪里是他这等三甲进士可比得的?何况刘同知并非不知有些士子的文章有多差,他当年也是任过知县的,在读县试考卷时,刘同知气到直接把笔丢出去过!

“文教一事,为国求贤是重中之重,本官虽为府官,也当摒弃自身喜好,选出有实学、有真知的一等文章,那等浮词险峻的文章切不可取。”柳贺叮嘱手下官员,“各位如今虽为佐贰官,却未必没有任一府主官之时,求贤当谨之又谨。”

“府台高见,我等自当遵循。”

在这知府任上,柳贺时不时地就会被手下官员疯狂拍马屁,若非他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还真可能被这些马屁给熏晕了。

总而言之,在下属们口中,柳贺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不英明的,他本人更是完美无缺的,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州、县主官给柳贺汇报时也是如此,千字文的书,有五百字吹捧

柳贺本人如何完美,剩下四百字才是重点。

就算柳贺强令官员们择重点说,他们所做的也只是将五百字删成一百字而已,夸还是继续夸。

对此柳贺表示,这说明他的英明水分有点高,一下子删了百分之八十。

不过即便柳贺在府试中录的士绅子弟不多,士绅们倒也未说什么,柳贺在知府任上已有了些时日,他们也逐渐熟悉了这位知府大人的行事风格。

柳贺为人虽严厉些,行事却很有章程,如钱家、贾家等府中士绅虽得罪过他,可只要他们规规矩矩做事,他们的盐船在路上遇了事,或是他们家人遇上匪徒劫掠,柳贺都能及时予以解决,不似其他官员般一拖再拖。

这样的官员,可以得罪,却不能往死里得罪,柳贺轻易不动手,可一旦动手了却也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

……

府试过后,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大运河及扬州钞关进入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刻,水上船来船往,漕兵们向京城运粮,盐船也将两淮之盐运往各处,水上波涛滚滚,两岸郁郁葱葱,整个扬州府仿佛都更有生机了一般。

“船运及时,钞关又无人肆意阻拦,都是府台大人的恩典。”

柳贺与一众官员至码头时,见得水上一片繁忙景象,官员们下意识地就开始夸赞柳贺。

柳贺一摆手:“诸位大人,究竟是不是本官的恩典,本官心中还是有数的,漕事与盐运皆是我扬州府要务,本官在此提醒各位大人,若今夏再有水患,这堤若是修得不够结实,水若是淹了一户百姓,各位大人倒时可不要怪我柳某人无情。”

官员们自然都是应声。

看过码头后,柳贺又去钞关附近转了一圈,自上回钞关与盐运司衙门闹过之后,户部大约是觉得面上无光,将负责钞关的那位员外郎撤换了,王焕倒是仍在都转运使的位子上一动不动,柳贺因而意识到,盐运上的水果真有些深。

“府台大人,茱萸湾处又有人在贩卖私盐,本月已查实了数起。”

柳贺阖上文书:“再细细去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