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即将要去的地方,是湘西一个地图上都得放大好几倍才能找到的贫困村落。
会议结束时,周锦川像是没事人一样,笑着和导演组寒暄。经过秦玉桐身边时,他脚步顿了顿,那双总是含着三分笑意的桃花眼,视线在她身边季扬的身下不着痕迹地扫过。
季扬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像一只遇到了天敌、瞬间竖起浑身防备的幼兽。
“路上小心,”周锦川的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三个人都听见,“山路不好走,别把自己弄得太狼狈。”
这话像是在对秦玉桐说,又像是在对季扬说。
说完,他便在一众助理的簇拥下,先行离开了。
节目组的大巴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颠簸了近五个小时,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个名叫“落溪村”的小村庄。
这里的一切都带着一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粗粝感,远没有后来旅游开发后的精致。
车门一开,一股潮湿的、混合着泥土与草木腐败气味的空气便扑面而来。
秦玉桐拉着自己那个价值五位数的rimowa行李箱,站在一片泥泞的土地上,第一次感到了手足无措。
高跟鞋的细跟陷进软泥里,拔出来时沾上了一坨黄褐色的黏腻土块。
“我帮你。”季扬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她的窘境,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很自然地从她手里接过了箱子。
他一只手拎着自己的旧背包,另一只手轻而易举地拎起了她那个沉重的箱子,手臂上绷起流畅的肌肉线条。
“谢谢。”秦玉桐低声说,有些不自在地避开了他关切的目光。
摄制组分发的任务卡上,写着他们未来三天要居住的农舍地址。
那是一栋摇摇欲坠的木结构老屋,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年的霉味混杂着灰尘的味道,呛得人几欲作呕。
屋里光线昏暗,唯一的电器是一盏挂在房梁上、灯罩积满蛛网的昏黄灯泡。
秦玉桐看着那张铺着深蓝色粗布床单的木板床,床板缝隙里还卡着几根干枯的稻草,沉默了。
她这辈子也就在男人身上吃点苦,
“我去烧点热水,”季扬放下行李,卷起袖子,“你先坐会儿,我把屋子收拾一下。”
他做这些事是那么地理所当然,仿佛生来就该如此。
秦玉桐静静地站在门口,看着季扬熟练地劈柴、生火。
用抹布把桌椅和床板擦了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一早,任务分组的环节在村口的打谷场上进行。
导演拿着个大喇叭,兴致高昂地宣布:“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挖红薯!六位嘉宾,将通过抽签分为三组,挖得最少的那一组,将接受惩罚——没有晚饭!”
竹筒里插着六根系着不同颜色红绳的竹签。
秦玉桐看着那简陋的抽签道具,心里莫名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行止先抽,抽到了一根红色的。
另一个男嘉宾抽到了和她一样的。
季扬的手伸进竹筒里,抽出来,是一根蓝色的。秦玉桐的心跟着提了一下。
轮到她时,她深吸一口气,随便拿了一根。
——黄色的。
她下意识地去看季扬,他眼里的光瞬间黯淡了下去。
而最后一根竹签的主人,不言而喻。
周锦川慢条斯理地从竹筒里抽出那根孤零零的黄色竹签,对着镜头晃了晃,嘴角勾起一个营业式的微笑。
“看来,我和玉桐的运气不错。”
呵呵,运气真是不错……
分发工具的时候,季扬特意挑了一把看起来最轻便、也最锋利的小锄头,想递给秦玉桐。
可他还没走近,周锦川就先一步从工具筐里拿起了一把看起来又大又沉的锄头,塞进了秦玉桐手里。
“女主角,当然要用最特别的。”他笑着说,语气听起来极其欠揍。
那把锄头的木柄粗糙,上面甚至还有几根细小的倒刺。
秦玉桐的手那么娇嫩,怎么用得了这个?
季扬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刚想说什么,却被秦玉桐一个眼神制止了。
她接过那把锄头,对着周锦川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那就借周影帝吉言了。”
红薯地在半山腰,一行人踩着湿滑的田埂走上去。
秦玉桐穿着节目组统一发的胶鞋,深一脚浅一脚,走得异常艰难。
周锦川就跟在她身后,不远不近地缀着,也不说帮忙,只是看着。那眼神像是在欣赏一出有趣的戏剧。
到了地方,比赛的哨声一响,另外两组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秦玉桐学着别人的样子,抡起那把沉重的锄头,用力刨了下去。可她力气太小,锄头只在坚硬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白印,震得她虎口发麻。
“不急,”周锦川的声音在她身侧响起,他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身上那件崭新的迷彩服连个泥点子都没沾上,干净得一尘不染,“我们慢慢来。”
他说着“慢慢来”,就真的慢了下来。
这个人像是来郊游的,挖两下,就要直起腰歇一会儿,擦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
要么就是饶有兴致地研究起地里的蚯蚓,甚至还捏起一只,转头给她欣赏。
秦玉桐:……
汗水濡湿了鬓角的碎发,黏在细腻的皮肤上。泥土溅到了她的脸颊,她也顾不上去擦。
另外两组的竹筐渐渐被一个个饱满的红薯填满,而他们这边,还只有零星的几个,小得可怜。
她终于忍不住了。
“周锦川,”她放下锄头,声音绷得像一根弦,“你到底想干什么?”
周锦川也放下了手里的活。他倚着锄头柄,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