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九个哥哥团宠小甜包> 第165章 不相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不相信(2 / 2)

苏老三摸摸鼻子,怎么啥都没做就错了呢?

算了,错了就错了吧!

沈自珍两口子也过来和他们一起吃的早餐,苏桃花还心疼地说:“怎么还买早饭了?我们带着馒头饼子嘞。”

这么多要花多少钱多少票啊。

“等上了火车,想吃热饭热菜就难了,早上先吃点儿热的。”苏满秀笑着将筷子和包子递给苏桃花。

苏桃花一想也是,听说火车上的饭菜可贵了,而且味道还不好。

“姑父,这些碗筷是哪儿的?”苏首温问道。

“借的,押了两块钱,等吃完了,我再给送回去就行。”陈子安大口咬了一口肉包子:“娘,这个包子味道还没您做的好呢。”

苏奶奶听陈子安这么说,当下就乐了,笑着说:“你爱吃我做的包子,我回头再给你做。”

苏老三心酸了,怎么爹娘都喜欢妹夫?分明他才是亲儿子。

苏小甜也觉得这个包子味道不如家里做的,因此,拿了一根油条吃。

大家伙儿吃过早饭,陈子安还了碗筷,一行人便张罗着去火车站。

这边还没出门,董元忠两口子却已经到招待所的门口了。

陈子安忙就将众人都给董元忠介绍了一下。

知道沈自珍的身份之后,董元忠还好一番感慨。

随后,又主动问起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

“这两年我听人说,红心大队的庄稼比别的地方产量都高,却原来有你这个农业大学的专家在。”董元忠爽朗地笑着。

他虽然人没有去红心大队,但对红心大队确实一直都在关注。

沈自珍不好意思了,红心大队的庄稼收成好,并不是他的功劳,最起码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首长,您的赞许,我受之有愧啊!”

“不愧,不愧。你是有功之人啊!”

“红心大队的粮食产量,在我到红心大队之前就已经明显增产了。”

这话说出来,倒是让董元忠一愣,怎么可能?

“小甜这孩子,是农业方面的天才。”沈自珍目光慈爱地看看苏小甜,然后又抬眼看向董元忠。

他的问题已经落实了,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了,可是杜老还生活在红心大队不能回家。

要不要顺便说一下,董元忠是省里的大领导,或许有办法呢?

“还有,还有如今还在红心大队的杜同和,也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只是,杜家早年是资本家,老人现在也只能留在大队里。”

简单几句话,董元忠明白了,沈自珍这是给杜同和说情呢。

杜同和说起来也是对国家有过功劳的人。

“这个事我回头想想办法,不过,到底不是我们省里的人,未必能解决。”

董元忠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但沈自珍已经十分开心了,忙就连声道谢。

“首长,您不知道,这一老一小在我之前,就已经着手培育良种了,红心大队的粮食产量节节高,主要是他们培育出的种子好。”

这件事,除了红心大队的个别人之外,就连大队里的许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只知道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沈自珍不是贪恋功劳的人,不会做出将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这样没品的事。

索性就趁着这个机会对董元忠交代清楚了。

但董元忠却很难以置信,怎么可能?

苏小甜才多大年龄?怎么可能会种地?就别说还要培育种子了。

莫非,沈自珍的苏家人的照顾,所以要将这份功劳给苏家?

董元忠觉得,自己猜测到了真相。

瞬间,他对沈自珍的高风亮节又有了新的认识。

沈自珍叹了一口气,猜到董元忠可能想岔了,遂又解释。

“首长,小甜这孩子,在农业知识方面的造诣很高,甚至比我还高,这两年,我从小甜的嘴里听到了不少的新知识。”

沈自珍的名声董元忠曾经听说过,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农业科学家。

现在他却极力推荐一个小姑娘。

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一个小娃娃罢了,就算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番作为吧?

董元忠本人对农业知识了解并不多,但不妨碍他提出几个问题考一考苏小甜。

苏小甜知道董元忠是在考察她,不慌不忙的一一回答了。

答案十分准确。

不要说董元忠,就是沈自珍也暗暗点头表示赞许。

“看起来,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董元忠感慨的说:“苏老哥,我只当你培养出几个出色的孙子,谁知,孙女儿更出色。”

说起孙女儿出色的话,苏爷爷那表情,别提多骄傲了。

“小甜这娃,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

“喜欢读书好,喜欢读书的孩子,未来都差不了。”董元忠对苏小甜也夺了几分欣赏。

甚至有一种,这为什么不是自己家娃的想法。

“说句实话,要是没有小甜督促,我这几个孙子,未必能考出这样的成绩。”苏爷爷又感慨的说道。

家里几个小子,当初的成绩可是差得不得了,这一次能考上大学,确实都是小甜这娃的功劳。

说话的时间,时间差不多了,苏首温几兄弟依依不舍的告别家人。

他们各自背着行李,跟着沈自珍,随着熙熙嚷嚷的人潮,上了火车,走向一段新人生。

苏奶奶看着火车启动一点的走远,最终连影子都看不到的时候,终于落泪。

孙子这就去京城了,虽然好,可要见一面却不容易了。

咋想都觉得眼睛酸酸的。

范淑芳安慰苏奶奶说:“嫂子,您就别难过了,孩子们有出息,咱们应该高兴才对,可不能让孩子们走的不安心。”

早年,她送两个孩子去当兵的时候,也是一样难受,但几年下来,竟也就习惯了。

苏小甜也劝着:“等放假了,哥哥们就回来了,奶,您别伤心,等过几年,咱们在京城买房子搬到哥哥们跟前去。”

苏奶奶听小孙女这童言无忌的话,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这小丫头,就会哄人开心。

在京城买房子,有那样容易啊?

“你这孩子,就会瞎说。”

“奶,这可不是瞎说,我说真的,等我长大了,挣很多钱,让您和我爷都过好日子!”

董元忠听到了,忍不住也笑出声说:“老哥哥,你这孙女儿,是个有抱负的娃,好好培养,将来肯定有前途。”

苏爷爷摇头说:“女娃儿,我就想着他一辈子能平平顺顺的过日子,不要受苦就行!”

这话是真心话,也是客气话。

苏爷爷等人要回去,董元忠两口子苦苦挽留。

“老哥哥,你来了,我都还没尽地主之谊,你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你们好不容易来这一趟,不管怎么样,都要在城里住两天。”范淑芳也忙着劝苏奶奶。

苏奶奶坚决不肯,昨天晚上去了一趟董家,如坐针毡,各种不舒服,要是再留一天,还不要了老命了?

“家里放不下,老大老二他们现在都忙着大队里的养鸡场、养猪场,走不开。还有几个孙子在县城里没人管。小甜这孩子,马上也要开学了,得回去准备一下!”

苏爷爷也尽心尽力的找了很多理由。

苏小甜在省城看到有很多人做小生意,能明显感觉到现在的风气和之前已经大不一样,便开始盘算,是不是自家也能做点儿生意赚点钱。

她学习,哥哥们学习,虽然都能获得一定的钱和票,但这点钱和票,充其量就是能保证吃饱,并不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要过好日子,还是要做生意,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得到第一桶金。

苏小甜的小脑瓜飞快的转着,想着怎么才能尽快赚钱,但总是没想到一个好方法。

回到县城,苏小甜等很快就开学了。

年前来读书的时候,十几个孩子,转眼之间,走了五六个,苏奶奶都感叹,院子里空落落的了。

“也不知道首温他们到京城了没。小甜你说他们到京城要几天来着?”苏奶奶每天掰着指头算时间。

“奶,您放心吧,要是到了,沈伯伯说会给姑父打电话,到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苏小甜安慰苏奶奶:“奶,我想吃您做的饺子了,要不,咱晚上包饺子吃?”

苏小甜很聪明的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让苏奶奶分心。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只有这一章哦,宝宝们,晚安!一个周末两天都加班了,昨天晚上加班到凌晨四点多,这会眼睛都睁不开了。明天尽量加更一章,么么,爱你们哦!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