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中华万年历全书> 第四章 阴阳五行学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阴阳五行学说(1 / 2)

阴阳八卦

阴阳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八卦”解析

卦,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所谓八卦,应该是在地之八方测量结果的记录。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等。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青龙居东,春之气,少阳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气,太阳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气,少阴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气,太阴主之。四季养生液分别对应为:生、长、收、藏。八卦,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分别代表天地等诸意,下有详解。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认识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鱼表示万物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表示法。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即现代哲学中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表示法。

以圆心可分为四份定为四象。四象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表述空间的东西南北,时间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组矛盾加中心,就构成为三才。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为三才,又在四象的学说基础上,更进一层,又增加了阳明、厥阴两面项,它与四象组成六合之说。

四象若加圆心就构成五行之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东方为木,西方为金,中间为土。六合加圆心称为七星。四象通过“一分为二”的切分,又构成八卦图,先天八卦方位表示为:乾西北、坤西南、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八卦加轴心称之为九宫。配九宫数为乾九,坤一,巽二,兑四,艮六,震八,离三,坎七,中央为五。

相传太极八卦图,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在《周易》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

六十四卦象对照表

横排上卦

直排下卦

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乾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

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

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明夷

无妄隨噬嗑震益屯颐复

姤大过鼎恒巽井蠱升

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

遯咸旅小过渐蹇艮谦

否萃晋豫观比剥坤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常识

五行中的“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素问》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更贵更贱,以知生死,以决成败。”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的五种元素有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五行的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克,好比战争,彼此敌对。据《白虎通义》载:“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五行之间,除了正常的生克关系,还常会发生相乘、相侮的异常现象。所谓“相乘”,即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有乘虚侵袭的意思;所谓“相侮”,指与相克次序相反的克制异常,有恃强凌弱的意思。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天干、地支与五行属性

十天干与五行属性:

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十二地支与五行属性: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五行与四时、方位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天干地支及五行在四时之中各有盛衰之不同表现。星命理论中以旺、相、休、囚、死分别代表五行在四季中盛衰表现。旺是旺盛之意;相是次旺,有辅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之意;囚是衰落、被阻止之意;死就是克制而无生气之意。一般来说,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

春季里万木复苏,所以以木为当令者,木为“旺”,所属干支为甲、乙、寅、卯、辰等。与木相生的是火、所以火在春季里属“相”。而生木的是水,所以水在春季属“休”。克木的是金,金在春季属“囚”。而木克的是土,所以土在春季属“死”。

夏季为流火之季,以火为“旺”。所属干支为丙、丁、巳、午、未等。火生土,所以土在夏季里属“相”。生火者木,木在夏季属“休”。克火的是水,水在夏季里属“囚”。火克的是金,金在夏季属“死”。

秋季为金黄收获之季,以金为“旺”。所属干支为庚、辛、申、酉、戌等。金生水,所以水在秋季属“相”。生金者为土,土在秋季属“休”。克金的是火,火在秋季属“囚”。木在秋季属“死”。

冬季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为“旺”。所属于支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属“相”。生水者为金,金在冬季属“休”。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属“囚”。水克火,火在冬季属“死”。

土在星命术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为旺季。

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及其代表的天干地支各有所主的方向。即东方主甲、乙、寅、卯之木;南方主丙、丁、巳、午之火;西方主庚、辛、申、酉之金;北方主壬、癸、亥、子之水;中方主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五行的方位对于星命术十分重要。通过一个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阴阳五行所属就可知到其所属方向,通过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凶。例如八字属木命的人往东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为往西则木被金克。火命的人最好向南,往北则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则受火制。水命的人应该往北,往中央之地则不吉。

五行属性对应总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颜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方位东南中西北

五官目舌口鼻耳

情志怒喜思悲恐

体液泪汗涎涕唾

四季春夏长秋冬

经络筋脉肉皮骨

脏器肝心脾肺肾

体表爪面唇毛发

脉象弦洪缓浮沉

气候风暑湿燥寒

器官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音角徵宫商羽

生命生长化收藏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歌诀

甲子乙丑海中金白属相是白鼠和白牛

丙寅丁卯炉中火红属相是红虎和红兔

戊辰已巳大林木青属相是青龙和青蛇

庚午辛未路旁土黄属相是黄马和黄羊

壬申癸酉剑锋金白属相是白猴和白鸡

甲戌乙亥山头火红属相是红狗和红猪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