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廉(2 / 2)

汉武帝也是要面子的,总不能说道家人都滚蛋,老子有新情人了!

于是孝廉应运而生!

为了达成朝廷内部大换血的目的,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孝廉!

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

这就是赤果果的表明态度,老子爱死了儒家,想当官先披上儒家的皮。

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是具体的考试科目,很像考驾照时的科一、科二、科三、科四。秀智商和操作就完了!

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这个不用多说,就是考试的制度。

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而诏举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的特科。说白了就是朝廷急需用人的时候,加急考一次。

怎么说呢,因为这么一搞,大汉儒家官员满天下。所以没啥特别情况,皇帝是不会下诏察举人才。

一旦下诏察举人才,那就是遇到了儒家解决不了的专业问题,比如说神神鬼鬼的东西。

要不然全是儒家官员的大汉里,怎么可能会突然蹦出一个神神叨叨的家伙,把黄巾军里神之上使之一的张曼成给打死呐。

所以说,留后手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岁举又分两种情况,分别是孝廉和秀才。

是不是很惊奇?原来大汉是有秀才的。嘿嘿嘿!

但别高兴太早,因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叫刘秀,所以大汉的秀才逼迫改名了,改秀才为茂才。

因为举茂才的对象为现任官吏。所以茂才由州推举,人数也比孝廉少得多。属于孝廉的高级版。

所以曹操在步入仕途的时候,举茂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不够资格。

曹操走的是举孝廉!

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来连称为一科。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

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其出路是到中央任郎官。

但是!

圈重点!

这是有名额限度的!

东汉和帝时制,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两年举一人,不满10万人的三年举一人。边境地区郡国人少,10万人以上则可以岁举一人。

也就是说,每年从二十万人里挑选一个!

以大汉的人口来说,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

七一……

反正综上所述,在大汉举孝廉做官,比后世考清华北大、公务员难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吕伯奢推举曹操为孝廉,可以摸着良心对曹操的老爹说一句,好基友一生走!你儿子就是俄的儿子!

而然,世事无常,曹操把吕伯奢给灭门了!

如果大家还是觉得吕伯奢给曹操举个孝廉没啥,为国举才吗?应有之义。

那可以简单参考刘备推举袁绍的儿子——袁谭为孝廉,引得袁绍出迎二百里的事例。

要知道,在刘备推举袁谭的时候,天下大乱,朝廷的官职已经没以前那么金贵了。

就算是这个样子,袁绍都能出迎二百里,当众赞刘备为世间英雄。

那么吕伯奢对曹操的恩情有多大呐?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