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错花落> 第九十七章 信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信口(1 / 2)

再有一件事就是章文怡炸死了四大世家的族长,这件事的影响恐怕章文怡自己都料想不到。由于这些族长的意外死亡,造成了家族中的争权夺利。一轮内耗下来这些家族的人才消耗非常大,甚至影响了整个家族的布局。

这也形成了关陇势力在朝中依旧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各方势力不得不抱团取暖,并倾向于依赖皇室。

寒门军功层依旧受到关陇势力的压制,毕竟在军事方面两个势力有交集,特别是寒门在军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就使得关陇势力不得不警惕。

章文怡与寒门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她甚至得不到寒门的任何支持。然而皇后南下闽南五年,拳打脚踢出了一片新天地。

这引起了长孙无忌的注意,他找来了关于章文怡的所有信息,感觉到这个女人和自己的处境很像。

章文怡是皇后,也是寒门军功阶层刻意培养的旗帜性人物。然而寒门却对这个旗帜性人物似乎提防大于支持,虽然这和皇室对章文怡的控制与对寒门的压制有关,但是问题的根子出在寒门的身上。

他们个个明哲保身,对章文怡仅仅是利用她的身份凝聚住部属。这就使得章文怡本身出于一种缺少支持的脆弱当中,同样的寒门也很难通过她得到发展。

双方之间这样的状态,令章文怡在实际上更偏向于皇室。

长孙无忌的情况与之类似。

他是关陇势力的代表,在很多时候他不得不考虑到关陇势力的利益。然而他又是先皇的小舅子、当今皇帝的亲舅舅。这又使得他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皇家的利益。

关陇贵族通过战争维持了与西域的联系,通过商贸获得利益,但是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随着西域部族的不断征伐,部族军队的日益强盛,实际上对大唐形成了隐形的威胁。

因为在这些年的征战当中从属于大唐汉族的军队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程度又或是作战意志都已经极大的衰败,内地府兵的作战能力已经与边境的番兵拉开了距离。

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可是长孙无忌也无能为力。汉族固有的势力范围内大多已经被门阀世家所占据,他们侵占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大幅度的压缩了朝廷赋税的空间,也迫使关陇势力只能向西发展。

虽然朝廷和关陇势力尝试着越过中原原有的势力版图向南发展,但是效果非常差。西南地形山林茂密、气候湿热,使得游牧骑兵极为不适应,也用不上。汉人的府兵作战能力极差,竟然打不过武器、人数屈于绝对劣势的蛮獠。

很多地方打下来之后非但不能提供赋税反而需要朝廷不断的赈济,倒是一些门阀世家趁机进入哪里倒卖岩盐等货物有些甚至通过贩卖人口牟取暴利。

因此现在朝廷只能将注意力放在西域,这样朝廷和关陇贵族之间因利益上的矛盾就十分的突出。长孙无忌为了协调双方的利益算是绞尽了脑汁,总算是暂时将双方的利益平衡。

前一世寒门得不到其他外力的支持,一部分人不得不铤而走险,企图趁着关陇势力与皇室的矛盾,通过谋划联合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

结果此举被长孙无忌利用,通过房遗爱一案成功的打击了寒门在朝廷中的势力,彻底消除了寒门这股势力的影响,同时顺便消除了吴王李恪这个对李治有威胁的隐患。

在这一世寒门的凝聚力仍在,远没有达到令人铤而走险的地步,因此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现在还好好的活在世上。

章文怡在闽南的举动让长孙无忌的眼前一亮,如此巨大的赋税一定会引诱门阀世家的注意力,但是经过仔细的了解长孙无忌才发觉章文怡所设立的构架非常奇特:任何人都可以来闽南掘金,只要你挖到金子势必都会有朝廷的一份。

进入到闽南的势力逐渐增多,但是任何人都很难在闽南形成真正的势力,这使得朝廷的势力在其间成为了主导。

闽南沿用的并不是另起的构架,它完全是朝廷的构架。但是朝廷在闽南的影响力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这与朝廷在其它地方上受当地门阀势力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从这里长孙无忌也看得出皇后不属于寒门,她属于皇家和她自己。因此这两千万现银入库之后,虽然成了各大势力眼中的肥肉,但是分配的主导权在皇家。

这也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笔完全由皇家支配的利益。因为章文怡并没有将这笔现银转进户部的国库,而是放进了内府,这就意味着皇后并没有丧失对这笔现银的支配权。

此举引起了户部的极大不满,但是章文怡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长孙无忌知道文官们正酝酿通过御史台弹劾皇后。

长孙无忌不知道皇后是否能应付得了,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皇后很难应付得了这种局面。不过长孙无忌并不打算现在就帮助皇后,他打算等皇后和文官们的矛盾成了一地鸡毛以后再来收拾。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