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屠龙后记>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 2)

皇帝坐上御座之后,銮仪卫再次鸣鞭三响,鸿胪寺官员高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官员,齐头并进,小步快跑进入御道,行一拜三叩之礼。勋戚功臣自成一班,居武官班前,先行叩首。礼毕,众官起身,分班肃立。

鸿胪寺官员首先出班,唱念赴京谢恩、见辞人员名单,名单上人上前行礼。然后各衙门主官依次启奏各项事件。启奏之前,皆预先咳嗽一声,俗称“打扫”。

要奏事的官员便迈步出班,快步走到御座前跪下奏事,奏完之后便重归班列。其奏事次序,一为都督府,二为京师十二卫,三为通政司,四为刑部,五为都察院,六为监察御史,七为断事司,八为吏户礼兵工五部,九为应天府,十为兵马司,十一太常寺,十二钦天监。若太常寺官员上奏祭祀等项事务,则在各衙门之前,故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各衙门奏事完毕,御史上前参纠今日失仪之人。

大朝至此完毕,又是一通鞭响,四品以上及翰林院、给事中、监察御史等官、进入奉天殿后的华盖殿侍立,功臣勋戚赐座。五品以下及无奏事者依次退朝。

朱元璋端坐御案之后,心情沉痛道:“朕垂垂老矣,太子不幸,中道薨逝,家国江山,后继无人,遂至于此,时也命也。”

说罢,他泫然欲泣。

众官不知他何意,皆默然无语。

朱元璋定了定神,又道:“古语有云,国赖长君,朕第四子,贤明仁孝,英武过人,朕欲将其立为太子,不知众卿何意?”说罢,他环顾众臣。

众臣不明其意,皆不敢言,妄议太子,稍有不慎,那就是灭门之祸。

朱元璋看着一帮低头沉思的功臣勋戚,一眼便看到了昂首望天的蓝玉,便问道:“凉国公,立燕王为太子,你意如何?”

蓝玉急忙起身,躬身施礼道:“此乃陛下家事,自当圣断,何用问臣?”

朱元璋哼了一声,又转向傅友德道:“帝王家事便是国事,颖国公,你意如何?”

傅友德也急忙起身道:“老臣愚钝,想的和凉国公一般无二。”

朱元璋有些生气,道:“不问你们武将,朕来问一下文臣。”

他扫了一眼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徽,道:“太子少保,你意如何?”

詹徽躬身施礼道:“陛下圣明,燕王在陛下诸子中出类拔萃,立为太子,国之福也。”

他话音刚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班奏道:“大谬也。陛下治天下必先以礼,明嫡庶长幼之别,方能国泰民安,若立四子燕王为太子,则置其兄秦、晋二王于何地也?詹徽之言,祸国乱政,当斩。”

众人闻言大惊,定睛观瞧,原来此人乃是翰林学士刘三吾,年届八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与汪睿、朱善等明初文学大家并称“三老”。

朱元璋不以为忤,问道:“那以老先生之意,当立何人?”

刘三吾道:“以礼法论之,太子薨逝,当立嫡长孙,除非大宗绝嗣,才立小宗,那也是依序而立,否则何谓人伦,不就天下大乱了?况且嫡长孙已近成年,怎么不算长君,非要令庶子继承大统,这不乱了朝纲?”

他这一番话说得是义正辞严,众人皆无话可说,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朱元璋也显得无可奈何,挥了挥手道:“退朝。”

众人依次退出,有人对刘三吾暗竖大拇指。

朱元璋出得殿来,涕泪长流,仰天长叹,双手合什,向上祷告道:“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高后低,形势不佳,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衰,太子又薨,后继乏人。又恐劳民伤财,且废兴有数,只听天命。惟上天顾念朕心,福泽子孙。”

ps:作者呕心沥血在码字,望广大读者多关注,多收藏,多打赏,求红票,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