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阴阳两极剑> 第一卷 对簿公堂(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对簿公堂(二)(2 / 2)

李长安不言,对着刘松点了点头,又看向岳文定:“若是岳大人不认这本账簿,那没事,我带了几个人来,劳烦岳大人看看,是否认识他们?”

“带上来!”李长安对着后堂说了一声。

“你!?”

“韩叔叔?!”

二人看向来人,震惊不已,门口将士亦是一片哗然。

来得不是别人,正是岳文定的百夫长,刘松的叔叔,刘天德的挚友,韩栗。

韩栗面色坚定,领着四个人便是上了堂。

“你们?!”岳文定方才注意力全在韩栗身上,此刻望向后方,已是震惊不已,神色剧变!

四人见了岳文定,面含愠色,走入堂中便是跪下。

“李大人!”韩栗走到堂中,对着李县令一个抱拳道:“此四人,分别是岳文定盐场的场主,账房,采购以及运史,此四人受命于岳文定麾下,负责制作,外贸,运送,记帐,整个盐场的要务皆在此四人手中,此四人的家人日前皆被岳文定所控制,如今已然尽皆获救,如今四人可为人证。”韩栗说完,转过头看向跪着的刘松,眼中有些湿润,点了点头。

“账簿上一五一十记录了盐场今年的所有收支以及对外贸易,皆是由我及采购所载,白纸黑字,句句属实”账房率先开口道。

“盐场位于曲阳北郊二十里,内有制盐设备,库中还有粗盐一万三千斤,以及留作周转的黄金一百七十六两”场主接着道。

“盐场有岳文定的印绶以及他亲笔写给那些商人,帮派的信件,皆是保存完好,大人可派人查阅之……”运史也补充了一句,以往四人受制于岳文定,如今家人获救自然是不再害怕,李长安只身一人将盐场护卫尽数打倒的场景也是让得他们四人吃了定心丸。

“岳大人?可还有话说?”李长安笑眯眯道,自己前日从韩栗口中得知盐场位置后,便是马不停蹄赶了去,捉来了四人方知岳文定将四人家眷尽数软禁于曲阳郊外,遂火速救人,四人一家团聚后皆是愿意出面作证。

岳文定没想到李长安竟是如此精心准备,当下人证物证确凿,盐场一事已是无法抵赖,丐帮迟迟不见踪影,只能先拖一会儿了。

岳文定心下一转,开口道:“盐场一事,本官认了,但刘松状告本官诬赖其父,谋财害命,本官可不认,刘松之父刘天德,蒙受皇恩贵为曲阳县令,却暗中与大辽书信往来,通敌叛国,书信俱在,证据确凿,曲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非本官发现及时,我大宋将因为刘天德陷于危难!”

“无耻!”韩栗气得浑身发抖,从嘴里蹦出来两个字。

“李大人,草民有话说!”刘松再次开口道。

李县令当下已是一言不发,只想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

见李县令不言,刘松道:“家父叛国通敌一案,蹊跷甚多,当时岳文定仅以一纸模糊的书信便是断定家父叛国通敌,试问家父刘天德一个小小的县令如何通敌叛国?如此说辞,岂不可笑?况且当时所谓通敌叛国之书信,出自岳文定之手,岳文定从何得来,未尝可知!”

“笑话!若不是因为本官手下在外扫荡流寇时碰巧截获了这信,还不知道我曲阳乃至定州的军队部署已经尽数为契丹人所掌握!至于书信,上面清清楚楚有着刘天德的印绶,还能假了不成?”岳文定讥讽道,拖一刻是一刻,刘天德一案关键在于书信,虽是伪造但书信已被销毁无法追寻,这案子断然翻不了。

“敢问岳大人,可看清了那书信上的印绶?”刘松问道。

“一清二楚!信的右下角,红色印章上刻着“曲阳天德”四个大字,还能假了不成!?”

“岳大人可确定是这四个字?可别记错了!”刘松再问道。

“可笑,老夫审的案子,怎会记错,的的确确是“曲阳天德”四字”岳文定笃定道,刘天德身为曲阳县令,印绶之上断然会是这四个字,此乃大宋几百年不成文的规矩。

刘松却是从怀中掏出一物,四四方方,正是那印绶。

““曲阳天德”,是啊,岳大人,正常的话断然是这四个字,可岳大人不知道的是,家父的印绶是我刻的,为此家父还曾责备我目无法纪,因而家父很少用绶印,因为一个小小县令为何胆敢刻这四个字”

刘松说着,便将印绶抬起来,底部对着岳文定。

岳文定定神看去,红色的印绶分明写着四个字。

“定州天德”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