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议政。
大昭京城四品及以上文臣武将哄哄闹闹坐了一堂,你看我我看你,手里倒弄着折子,谁也不提正事,反倒是将各院的家长里短倒腾个遍。
西暖炉旁的官员摸着下颌小胡子,点着毛笔忍不住撞了撞身边一年轻人。
“卫大人,前几日提起怀康山修筑行宫一事,如何?”他问话很轻,显然不想引起注意,“颖太妃年年祭祀,工部、户部也该为圣上分忧啊。”
马屁拍的好,升官发财有门道。
“半个子儿没有。”对面的年轻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正是户部侍郎卫棕,还轻轻呷了口茶。
小胡子就恼了:“那是圣上的意思。”他搬出九五之尊,“去年国库封底收入至少有八千万贯,十二州平乱,压根没动大营的兵马,没吃库中的粮饷。”
卫棕斜睨他:“中丞大人,那是谁的功劳?”
范中丞一时没转过神来:“当然,是圣上的。”
卫侍郎前俯后仰,仿佛听了笑话。
范中丞面色一僵:“怎,你有高见?”
卫棕一叩茶盏:“飞星小将军,不,镇军侯。”
若不是燕小侯爷与观水营众人先平武佞城,后斩徐康柏,若几位都统合纵连横,瞧着,西北立马一锅粥。
范中丞嗤道:“圣上真龙天子,慧眼识人!”
燕岐,不过一介武夫,又恰好是颖太妃的外甥,占尽了天时地利罢了。
“圣上的确识人,国库收纳八千万贯,中丞大人一年也享了四千贯,如此这般比比皆是,光是官员俸禄就占尽三分之一,本官倒更希望圣上慧眼识策。”
好好的缩减开支。
诸人听到争执只得宽言相慰,卫棕小小年纪处六部侍郎,父亲又是前任尚书,底子硬气不可限量,就是这张嘴不饶人。
范中丞愠怒。
“本官还没问过卫大人,镇军侯归京前上了一道折子说要予十二州造西长城以固边防,你怎么想也不想就给拨了款?黎勒蛮族三年小闹五年大闹,你见过他们何时有胆与我大昭抗衡?”
“国防民生,义不容辞。”
“卫大人这话说的妙,有人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便有人歌舞生平纸醉金迷。”清凛的声音自门口传来,黑靴紫袍,玉冠金带。
燕小侯爷踏入尚书省,锦衣狐裘,矜贵非凡,眉目潋滟着难近的凉薄倨傲,扫过文臣武将,似覆下一片歃血霜冷。
年轻人清俊,可手里血债遍布,若有若无萦着从尸山骨海里爬过的腥味儿。
心有余悸。
范中丞瑟缩,吞了口唾沫。
燕岐大咧咧坐于金丝楠木椅上。
“镇军侯好大的派头,六部议政,咱们这些老臣候了几个时辰,您日上三竿方才起榻呢。”中丞大人阴阳怪气。
如今经午后三刻,小侯爷是太妃外甥自然金贵,连时间都和别人不一般。
“您可真是日理万机啊。”
他多加了句,比九五之尊还辛劳哟。
燕岐拨着婢女奉上的清茶,唇角一勾,没有半分笑意,沉黑双眸令人不寒而栗。
“哪比得诸位大人,暖炉生香,促膝座谈,”他话音未落,边角几个摊着坐没坐相的官员立马摆正了姿态,“本侯今早去了城外威虎营,昨日飞信传至,观水已调三万兵卒归入茂潭道,兵部商议,依本侯之见,整营收编直上北地杳泽关,另,拨十二州兵力,防着乌贪。”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