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谈古论今话天下>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1 / 2)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

【作者何永旗】

嗯,感谢您的解答!

我也想对你的解答,做个点评!总体而言,答的还算可以,属于中等水平。基本上还是靠谱!

你对古希腊哲学的剖析,“点”到了;你说他们重视“理”,这是对的。只是你在“理”上,没有往下“扎”(感性占主导,理性其次)。

古希腊哲学,感性大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只在苏格拉底这里出现。苏格拉底越往后,感性的东西,就一步一步的被剥离了。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是感性被剥离的过程。此时理性逐步占了主导。感性的东西,在一步步的消失,最终:理性思维、成为根基。

希腊哲学凸显在“理”(理性的逻辑思维),它是逐步建立的过程。

中国古代哲学呢?大部分以感性思维居多。“悟道”,是感性思维在探索“理”。悟道、就是探寻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这是在探索“理”。中国古代哲学,我认为:建树比较高的,就这么几位;

老子当然是占主导的,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者。

不过、老子对哲学理性的探索,只停在了“悟道”这里。重点是“老子在理性思维这里,没有进一步的积累”。就是说:老子对“理”的探索,没有进一步扎根。此时感性思维占主导,理性思维其次,理性越来越“弱”。

从老子而言,哲学就停止在了感性思维这里(悟道),而“理性思维呢?没有积累”。

墨家的墨翟,是比较重“理”的。墨家是以“理”为根基,墨家“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积累了很多技术和经验。但是墨家衰落了!理性思维、从此淡出于世。

儒家是不讲“理”的,儒家讲“礼”。此礼非彼“理”;注意!儒家又是效命于皇权,“礼”的建树也不高。——此礼非彼“理”。

儒家毁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根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中国古代哲学的探索氛围,从此消失……

这个“消失”,不是指完全消失,是指“淡出于世”。就是说:成了边缘人物。中国古代、哲学的探索,就此覆灭!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他的思想呢?——慢慢的,被后人弄成了道教,注意!这跟越来越跟“理”不沾边了。

老子的道,是哲学的启蒙!但他只停留在了“悟道”这个层面。悟道、是感性的思维在探索“理”,“理”就是规律,万物生长的规律。但是老子,就只停留在了感性思维的“悟道”,这个层面;在理性思维上,没有继续往下扎。

这也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老子的“道”,被老子的后世(学生),给弄成了“道教”??——重要原因是:“老子是哲学的启蒙!”他停留在了、感性思维探寻“理”的这个状态。理性思维、老子没有继续往下扎根,停留在了感性思维的状态中……

总结:老子的哲学地位,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地位,基本同等。只是,苏格拉底“理性”思维占了主导,老子停留在了感性思维中。

注意!老子与苏格拉底,两人都在探寻真理。他们的“起点”,都是感性思维这条线!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理性”占了主导。老子呢?老子停留在了,感性思维这个层面。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之处(分界线)。

这会产生一个现象:古希腊哲学重在“理”,理性的逻辑思维“探索”。当理性的逻辑思维,占了主导?那么它就有了积累。而且这些积累,还是在理性思维之下,得出的“成果”。

来个幽默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哲学,还在做梦!古希腊哲学呢?在理想当中。做梦VS理想,哪个更趋于“理性”??——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差距、分界线。

理性逻辑思维,占了主导的古希腊,他的技术,工艺,经验,等等在不断积累当中;因为理性思维,它的脉络更清晰!有迹可循。可以被反复验算,也可以被记录。就像数学题一样,乘法可以被除法来验算,验算什么?它的正确性。因为它是理性的,有迹可循!

中国古代哲学呢?感性思维占主导;它只停留在了、探寻真理这个状态中。导致:它只是一棵树,没果子的“树”。

假如哲学是一棵树;在古希腊的树上,结出了零星的果子(启蒙阶段);中国古代哲学这棵树呢?只是一棵树而已,没结果子(启蒙阶段)。

老子,好像找到了真理的答案,假如他没找到?——那他肯定会一直找下去,一直往下继续扎根。

可是…没有,老子停留在了悟道这里(状态中)。

老子在解释“道”,道是什么呢?

是不是“天”?——天地运行的法则?

“道”是什么呢??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观以为道。

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说的。你说得清的,就不是道。

道可道=道中有道,非常道=不是一般的道。名可名=很难给“道”命名。非常

名=这个“名”不一般,观以为道=勉强称它为“道”。看见没??——老子的道,很难界定。哈哈哈哈!

老子的道,确实存在,只是没有办法给它定性。

何永旗弟兄语: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你可以感受“道”的作为,道无所不在,它就在你的身边,你可以感受“道”。它是真实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基本就是这样展开的:观察……启发……悟道……得道。

呀!从这里看,老子好像找到了真理的答案。否则他不会停止。

老子停留在了“悟”的状态中。注意!老子得道了,他“悟道”的后面紧跟着的是“得道”,只有老子找到了答案,他才会“停止”。否则,不符合老子对“道”的追求。

我现在又得到一个答案,老子“得道”。

现在可以概括一下了!在哲学体系当中:老子的“感性思维”,与苏格拉底的“理性逻辑思维”,但是在探寻真理,注意!感性思维找到了真理的答案,而理性逻辑思维呢?不断的向上“寻找”。

以理性逻辑思维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他们心中,有一个理念:我们寻找真理,最高真理。在他们的哲学精神中,有一个脉络,不断的向上追求,永无止境。

“我们探寻真理,最高真理”这句话的含义,是:在理性的逻辑思维探索上,一直向上探寻,目的是达到真理(高度)。

标注:在古希腊哲学的思想体系中,没有满足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向上探寻真理。从思想精神上来讲,不断的向上…向上…向上探寻真理。再加上古希腊哲学的“理性逻辑思维”为根基,这简直就是“无敌”的状态!

注意: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提起古希腊哲学,所指的就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体系(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启蒙,苏格拉底在为哲学献身,被处死{灌毒药})。

总结:老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

老子找到了“真理”的答案,“得道”。

重点标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四个部分;

观察……启发……悟道……得道。

注意看!老子思想的最后一步,是“得道”,此处表明:老子找到了真理的答案。他“得道”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老子是“感性思维”的代表,他找到了真理(得道);那为什么,古代的社会发展没有推动呢???

好像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成果,对社会发展没有起到“作用”。这很奇怪!

你看西方哲学,注意!西方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都以“理性逻辑思维”作为根基。西方哲学思想体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包括:理论,注意!社会生产力,是以理论为前提的,首先这个构想要有。再一个就是,这个“理论”是否有效,这个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来说明。

西方的哲学体系包含了两个部分;

第一,理性逻辑思维作为先驱,它构建理论。第二部分,实验检验,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最终:理论成立!被推广到社会应用。如此,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快速有效的,向前发展。

看见了没??——古希腊哲学推动了社会生产率,也增强了国力(效率增大,国力增强)。

标注:最后,古希腊哲学体系中的检验实验(科学),从哲学体系中脱离出来。就是现代的“科学”。科学原本属于哲学体系中的一项,十七到十八世纪从哲学体系中脱离出来了。

重点:科学的使命是“实验检验”,它的目的是检验理论的可行性。记住,理论是先驱,理论没出来以前,实验检验是没有验证对象的。

这么看来,“科学”不具备构建“理论”的能力!术有专攻,你什么都能干,就没特长了。那么你的技术含量,就很难达到顶尖!什么都兼备就没有强项了。

这里始终有一个疑问,哲学体系中的两大体系:

“【感性思维】”(老子思想);与【理性逻辑思维】(苏格拉底思想);同样是哲学,反应在社会推动力上,为何相差这么多???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