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第122章 运气爆棚的张主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运气爆棚的张主任(1 / 2)

深夜,孤灯。

沈亦泽独坐电脑前,查看各部门提交上来的报告。

公司营业第一周,除了顾舒从华影带回来四个项目,业务上堪称一片空白。

招聘启事一直挂在网上,公司的邮箱已交给人力资源部管理。人资部的报告统计了各职位的应聘人数,拟将编剧、策划和经纪人的第一轮面试安排在下周进行,并给出了详细的面试规划和流程。

沈亦泽思考片刻,决定将策划和经纪人的面试延后。

第一轮面试可以由人资部主导,但第二轮面试就必须有专业人士参与。

编剧好说,毕竟有顾舒和徐凤阳镇场子,但策划和经纪人,还得再等等。

策划这块,王晓东答应帮忙。如果赵辉愿意从江南台跳槽过来,沈亦泽希望由他和师兄一起面试,因此至少要等到和赵辉谈完之后再做计较。

经纪人这块,沈亦泽想拿出期权池1股份聘请程洵担任经纪总监。

这段时间和程洵共事,这位海鸥娱乐的前金牌经纪人做事之周到之靠谱令他印象深刻。

沈亦泽查过程洵的资料,知道他是个十年的老经纪人,经验丰富,曾有过同时带五名艺人的经历,不仅带过歌手,还带过演员,音乐圈和影视圈的资源他都有。

除此之外,他和江怡宁互相信任,而江怡宁是公司创始人之一,沈亦泽自然信得过。由程洵来主管艺人的经纪业务,于情于理都再合适不过了。

沈亦泽和江、程两人聊过,江怡宁很支持,只是程洵有点犹豫。他如果出任金点的经纪总监,势必无法兼顾怡宁工作室。

工作室虽然是以江怡宁之名注册的,实际上从创办到经营都是他在一手操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创业梦的延续,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程洵需要时间考虑,沈亦泽也很耐心。

公司成立之初,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但凡遇见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争取过来。

他揉揉眉心,接着打开项目部的报告。

在李维的极力促成下,下周五将和优视主管内容的高层见面磋商。

《沉默的真相》大获成功之后,优视立即调整了战略方向,将下半年的重心转移到自制上,光是Q3季度,就有五部自制剧的投资计划,其中一部评级为S,单集投资最高可达500万(含演员)。

沈亦泽之前翻看过优视推出的这个“新光计划”,发现不仅有网剧,还有网综和网大的定价招标,便让项目部根据公司的优势起草了一份竞标书,当然,他的目标不是某一个项目,而是所有的S级项目!

正看得专注,忽然手机一阵震动。

点开一看,是余笙的微讯,只有短短三个字:“你赢了。”

沈亦泽一愣,下意识看眼日期,不知不觉中竟已到8号了,两首新歌已经下榜。

点开全娱音乐,《我们的爱》和《咎由自取》在新歌榜的销量分别定格在189万和184万。

才赢5万……

沈亦泽摸摸鼻子,暗道一声侥幸,切回聊天框特别真诚地回了一句“承让”。

余笙:下个月什么风格?

沈亦泽略一思索,回:“流行。”

他最近实在太忙,没心思跟她玩花板子,流行音乐他最熟,把握也最大,稳稳地拿下比试就好。

把手机扔一旁,继续看报告,边看边批注修改意见。

等做完这一切,已经接近凌晨三点。

现在公司的规模还是太小了,等规模大一些,他就可以聘请CEO、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和秘书来细化分工,帮他解决掉大部分管理和运营上的琐事,而不是所有事都要经过他的首肯。

冲个澡躺上床,拿起日记本看不知道第几遍。

但愿9月之前能把公司的事处理好吧……

他心里这样想着。

……

周六上午十点,赵辉如约抵达利保大厦。

沈亦泽将他接上楼。

周末嘛,至少表面上还是要双休的,有活可以带回家里干,原则上周末公司不营业。

沈亦泽带赵辉边参观边介绍:“这两个大的办公区域属于编剧部,剧本创作是我们目前最核心的业务内容,这一块由小柒负责,因为项目比较多,所以岗位也就相对多一些。”

“是华影的首席编剧小柒吗?”

赵辉吃了一惊,身为江南台的员工,小柒的大名他可谓如雷贯耳。由这位金牌编剧署名的剧集,购销中心的那帮人都是玩了命地抢,但凡抢到一个,基本KPI就完成了一半。

“华影的前首席编剧,现在是我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沈亦泽微笑着纠正。

“策划这块暂时不会招太多人,可能就一个小组五六个人的样子,如果你愿意来,我会把这个小组交给你领导。”

赵辉嗯了声,没有立即表态。

沈亦泽继续说:“我们和江南台已经说定了一个项目,你入职之后马上就可以着手做。另外,近期内我们也会和优视达成合作,以后走电视台和新媒体两个播出渠道,不用担心没有活干。”

赵辉点点头,突然问了句题外话:“我听王主任说,你们还做音乐相关的业务?”

沈亦泽知道对方想了解公司的实力,便顺水推舟道:“音乐这块由我和江怡宁负责,因为是完全不同的业务,今后不会在一起办公。”

他说的是实话。

经纪面向的客户是艺人,考虑到艺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还是单独分出去办公比较好。

“江怡宁?!”

赵辉惊得合不拢嘴。如果说小柒是创始人仍在情理之中,那江怡宁又怎么会跟这家小公司扯上关系?简直就不可思议!

沈亦泽点头道:“是。这家公司由江怡宁、小柒和我联合创办,江怡宁和我负责音乐,小柒主管影视剧本创作,我们现在还差一个能够负责节目策划的人才。”

这话无形之中拔高了赵辉的重要性,赵辉脑子一热,答应的话险些没脱口而出。

话到嘴边,他好不容易给憋了回去,还是决定先回去冷静思考一下。

沈亦泽也不逼他,表示可以给他考虑的时间,但最好在一周之内做决定。

……

周一例行会议,会议室里,众人看着手中的收视报表,气氛异常沉闷。

张成鑫额头上挂满细密的汗珠,他死死盯着《书我人生》第十期的收视数据,只觉得嗓子干哑,呼吸不畅,心里早把收视机构那群2B的祖宗十八代全给问候了一遍!

他奶奶个腿!说好的破2就行,竟他娘的一下把收视干到了2.67%,力压荔枝台的《相亲相爱》和芒果台的《HAPPY》拿下周六黄金档的收视冠军!

这下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收视不对!

裤兜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掏出一看:“张主任,看见收视率了吗?超额完成任务,按理说你应该给我们补钱,但看在张主任是新客户的份上,就当一点额外的福利了。合作愉快,欢迎再次光临!”

张成鑫顿时黑脸。

“一群傻逼,别让老子再看见你们!”

他恶狠狠回一句,随即把对方拉黑。

其实这事也不能全赖人家。

民间机构造假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窃取到样本家庭的私人信息,然后掏钱让样本家庭观看购买收视率的作品,从而达到“污染收视率”的目的。

因为国内的收视统计机构仅索福瑞一家独大,而索福瑞的样本数并不多,只有5.8万户家庭,也就是说,只要买通其中的580户,就能影响1%的收视率。

但秉持宁多勿少的原则,收视机构通常会多买20%,避免某些家庭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履行约定。

换句话说,张成鑫虽然只买了1%的收视率,运气好的话其实能涨1.2%。而他这周显然人品爆棚,《书我人生》的真实收视率本就有所回升,再加上他和他老爹买的,直接就冲到了第一。

“咳咳!”

陈斌轻轻咳嗽一声,不无揶揄地说:“《书我人生》收视第一,让我们恭喜张主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