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预感,有很大的可能会被先生提问,到时候她得好好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为自己日后造出来纸张做铺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一会儿先生便带着大家的作业纸进门来。
先生表情上跟平时一样,不苟言笑的,南昭也看不出什么来,随后在先生看过来前,赶紧低下了头,这次的铺垫对她很重要,必须进行严谨的措辞,说法最好既不会让人感到她不自量力,也不能让大家太过信任她,这个度实在是不好把握。
这样想着,先生便开始了“批斗”,他的习惯便是将文章写得不好的学生先“批斗”了,越是留到最后的文章,那便是先生觉得好的文章。
南昭紧张得不行,她身边的姜然就更加紧张了,腿在桌子底下抖个不停,还撕嘴皮,完全没了刚才放松耍宝的状态。
其实大家都很紧张,不过这种话说出来肯定会丢面子,所以没人会承认的,南昭本是想悄悄地观察一圈其他人的状态,一遍自我缓解情绪,也是没成想她被先生叫了名字。
南昭闻言,表情一僵,因为她是第六个被叫到的,根据先生的习惯,也就是说她的文章排名是倒数第六……
这个认知简直是将她的自信心都给击溃了,怎么可能呢?她写得很好啊,各方面都解释得很清楚了,最重要的是她还结合了现代的很多知识。
知识还能水土不服吗?
带着疑问和满眼的震惊,南昭站了起来,原本学生回答问题是不用站的,结果她因为太吃惊了,就站了起来。
南昭丝毫没有注意到其他人诧异的目光,她直接看着先生反问道:“先生,我的文章是写得不好吗?怎么会——”她说不下去了,双目直视先生的眼睛,等待着答案。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声音不小,无非是嘲笑她不自量力,竟然敢质问先生之类的话,挺难听,不过南昭不是很在意就是了。
先生闻言,微微垂下的眸子带着一丝笑意,随后抬起头,立刻恢复了正常的面色,他咳嗦了一声,示意大家不要说话,没有回答南昭的提问,而是分析着:“你的文章跟我上次提出来的观点很相似,当然你也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去试图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难题。”
话音刚落,教室内瞬间爆发出巨大的讨论声,还不待先生继续说话,石天惊就站了起来,对南昭嘲讽道:“我说宋文华,你为了巴结先生,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上一节课已经讨论得很明白了,读书普及论短时间内是行不通的,你是没有耳朵还是没有脑子?”
另一个人站起身讽刺道:“对啊,子祺说得没错,宋文华你为什么要拾人牙慧?专门捡别人讨论过的观点来说?你知不知道羞耻啊?”
紧接着又有另一个人想要继续讽刺南昭,然而先生制止了,并且厉声说道:“好啦,大家静一静,听完文华的解释也不迟。”说着就朝南昭看了过来,像是确认她有没有情绪激动似的。
南昭立刻朝先生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其实她根本就没在意石天惊等人的挖苦,毕竟她写的选题角度确实是容易引起他人的怀疑,况且她之前能够得到先生的特殊“照顾”,本就引人嫉妒,她这不讨人喜欢的人,会被落井下石是必然的,没什么好生气的。
课堂上经过先生的调解,已然恢复了平静,他继续说:“我比较想知道你文章里面提及的发明创造是怎么回事。”
普及百姓读书确实是好事情,上次的课堂上太子确实是提出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难题,比如说大批量造竹简花销大,耗费的人力多,国库难以承担得起,并且对于皇家统治也存在不利的方面,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难题,他为此也是想了很多年,却毫无办法去解决。
然而昨天夜里批改作业的时候,竟然就看到了宋文华提出来的那个“竹简创新”,从根源上降低竹简制作的难度,寻找替代品以此来降低成本。
他一看到这个观点,当下就想否决,他也想过这个办法,可是寻找替代品或者降低竹简的制作难度实在太难了,比之普及百姓读书的难度不相上下。
宋文华的这个想法确实是从根源上解决了,然而他要是能解决,也不至于如此苦恼,若是能解决,不说读书普及,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会跟着很便利,解决这个问题可比普及百姓读书的贡献更大!
想到这里,他觉得宋文华有些冒进和异想天开了,宋文华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不想打击他的自信心,于是就缓步走到他面前,声音平和地说:“你是好孩子,我明白你想要惠及百姓的心,而且你的文字也很赤城,我相信你,不过做人做事有想法是好的,不过还得要脚踏实地一些。”说着就拍了拍南昭的肩膀。
南昭听了先生的话瞬间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心里冷静了不少,也是心里有了底了,在先生转身之前,她朝先生拱了拱手,笑着说:“先生听学生一言。”
“哦?”难道说真的有自己的想法?先生重新在南昭的面前站定,作洗耳恭听状。
南昭见状,心里对先生的印象更加好了,这是个真正的老师,老学究!
“先生,学生一样一样的回答,”南昭顿了顿,又说,“学生在文章里提到的竹简改良或者寻找文字记录的替代品,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据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