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昭现在没别的想法,就是想赶紧将敦亲王的事情给了了,这敦亲王安括可不是一般的权贵,事实上,可以说安括是这安国的隐形一把手,是摄政王级别的王爷。
跟一般的王爷把持朝政不同,按照中的剧情来看,这敦亲王是先皇最小的儿子,不过他生性自由惯了,喜欢军营的生活,所以便将已经到手的皇位给拱手让了出去,让给了侄儿一辈儿。
如此,安括就成了这安国的摄政王,而且这摄政王也不是他愿意当的,而是当朝皇帝极其母亲央求安括当的,也就是说安国皇室几乎不存在权势斗争。
安括没心思做皇帝,也不想把持朝政,而是一心想要征战沙场,是个妥妥的战争狂人,至于当朝小皇帝,向来很是敬重安括这个王叔,几乎已经到了盲目崇拜的份儿上。
放眼看来,安国皇室的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百姓之福,有利于稳重朝纲,匡扶社稷,只是对于赵家来说,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安括曾经答应过先皇说要保护好安国的江山,再者小皇帝又是他自己一手推上去的,如此他就要对江山负责,对小皇帝负责。
如今安国的国库无法支付安括征战的费用,安括不为难小皇帝,那么就要为难他们这些商户或者重臣,也是不巧,赵家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进京发展家业。
所以赵家便在错误的时间入了安括的眼,如此赵家就成了薅羊毛的首选。
且不说安括只是想要军费,没要他们家全部的产业,单单仅是安括当初布下了那样的局,一步步地引着赵勇上钩,就挺煞费苦心的,冲这一点,就说明安括没心思对赵家赶尽杀绝,侧面来看,这无疑也给了她运作的机会。
在交出金票前,她需要提前会一会这个敦亲王安括!
想清楚后,南昭便站起身,正打算上床休息,这时候,连赵氏身边的丫鬟清儿找上门来。
“让她进来,”她前脚才跟清儿说要她帮忙注意着连赵氏,这半个时辰都还没过呢,清儿就上门了,这是连赵氏有情况?
清儿大概是慌乱之中偷偷跑来的,身上的衣服也不太整齐,南昭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行礼,并提醒说:“有话直说,可是我娘出事了?”
这都快深夜了,可真是不让人消停啊——
清儿喘了两口粗气,缓和了一小会儿后,才说:“小姐,奴婢发现有人进了夫人的房间,但是夫人好像是认识那人,并不惊讶,奴婢想着您的吩咐,这才来禀报的。”
这种事儿她还是头一次碰见,在她的印象里,夫人可是极其稳重端庄的女人,无论夫人是否认识那人,这夜半相会的闲话传出去终归是不好听的。
“有这事儿?你怎么看出来夫人认识那人的?”南昭不禁纳闷了,她跟连赵氏相处十年,可没听说过连赵氏有熟人定居在京城啊,而且白天不来,晚上才来,也是够奇怪的。
清儿见南昭不相信,立刻解释说:“夫人最近几日都会很晚才睡,总是心事重重的,所以入睡前都会读几本书,这都快要成夫人的习惯了。”
“奴婢服侍了夫人清洗完后,夫人就打发奴婢去休息,奴婢就去洗了澡,回房间前习惯于再看一眼夫人的房间,然后就恰好见到夫人的窗纸上映照了陌生人的人影。”
“夫人跟另外一个人面对面对视彼此,像是相熟的样子,奴婢就是隔着窗户也能猜到气氛一定是和谐的,请小姐明鉴,”她是一心为小姐的,怎么敢拿夫人的清誉邀功呢?她就是猪油蒙了心也是不敢的——
南昭听完清儿的解释后,便叹了口气,片刻后,吩咐说:“这事儿你要烂在肚子里,绝对不能妄议出去,一会儿让巧儿带你回去,回去后直接睡觉,就当什么事儿都没有,明白吗?”
不管连赵氏今晚夜会的是何人,她心里明白就行了,绝对不能传出去,否则任何一种留言对连赵氏都是一种伤害。
清儿郑重地点头,还发了誓要保密。
待到清儿离开后,南昭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打开门,悄悄向连赵氏的院子奔去。
刚才跟清儿问话,着实是耽误了些时间,希望她还能见到那人吧。
其实她心里对连赵氏夜会的人选已经有了初步的猜测,刚才她在心里思来想去,想了一圈儿的人,可以确定的是京城里除了连家人外,是没有连赵氏会认识的人的。
所以连赵氏夜会的人,要么是这两天在街上认识的,要么就是当初进京路上,那个救了他们的中年美大叔,除此以外,她想不出连赵氏还能认识什么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