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浪子宰相> 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一回 杨若冰自立派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一回 杨若冰自立派系(2 / 2)

这是一封急奏,而内容与上一本正好相反,江西发生百年不遇的虫灾,奏请朝廷拨下赈灾银,并说明附有万民书。

李彦故意把阅读速度放慢,脑子里快速旋转,两本截然不同的奏书,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官家?很明显其中有人在说谎。”李彦如实道。

赵佶吧唧吧唧嘴,沉吟片刻,道:“这本说隆兴府没有饥荒的是政事堂杨参政所呈,说隆兴府闹饥荒的是讲仪司所呈。朕对此很疑惑,所以才召李卿过来参详一下其中的缘由。”

听完赵佶的话,李彦瞬间明朗,因为他知道江西是蔡京的藏兵之地,所以,蔡京此时谎报饥荒索要赈灾银,想来应该是给他的军队发军饷,甚至有可能想用这笔钱出兵造反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李彦不由得用眼角瞟一眼杨若冰。

这么大的事被他瞒的死死的,李彦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这小子应该不会与自己同心了。

可同时又将蔡京一军,难道他想自立派系不成?

野心不小啊……

正如李彦所猜,那日杨若冰又羞又怒的回到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三日,终于让他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要想不再受此侮辱,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

他很聪明,立即就分析出眼下阻挡他强大的人不是李彦,而是蔡京。

他的政事堂与蔡京的讲仪司职权一样,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现在各地送来的奏折还是先进讲仪司,然后再由赵佶转给政事堂,待政事堂给出意见后,最后才是赵佶御笔亲批。

也就是说,政事堂的存在无非是起牵制蔡京的作用,如果能把蔡京搬倒,那朝堂上就是政事堂一家独大。

所以,他亲手写一封书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杭州一个姓吴的衙差班头手里,此人是杨若冰在杭州任职时的得力助手,也可以说是心腹。

他命吴班头暗访江西隆兴府的饥荒情况,杭州与隆兴府相距不是很远,骑快马三日便到。

吴班头在城内城外走上一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隆兴府非但没有饥荒,反而收成比前几年更好。

吴班头也算机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敢发公文书信,而是骑马直奔汴梁城。

十天后,吴班头与杨若冰见面,并把在隆兴府看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讲述出来。

杨若冰是一个思维发散的人,想当初在赶考的路上看到农户铡马料、却能联想到即将有战事发生,所以当知道蔡京无缘无故要赈灾银后,立即想到蔡京养兵造反。

他只思虑一宿,便毅然决然的选择赌一次,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筹码,那就是李彦。

就算他的猜想是错的,李彦也不会袖手旁观,因为政事堂的失败也就是李彦的失败。

这才瞒着李彦给赵佶呈上蔡京造反的奏折,逼迫李彦与他站到一起。

杨若冰这一招很高明,可谓是阴损毒坏占全了。

也正如他所料,李彦思考片刻觉得此事没有别的办法,明知道是杨若冰的圈套也得往里钻。

最主要的是,搬倒蔡京也是李彦想做的,如果能用此事把蔡京搬倒,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蔡京倒后杨若冰敢滋屁,那就把“浪花朵朵开”送给他,只要最终挟天子统治大宋的目的能达到,对李彦来说,给谁看都是一样的。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