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回明起义> 第3章 养猪生意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养猪生意经(1 / 2)

姜大邺也不恼,招呼牛管家过来解疑。

“少爷,这块田之前应该是属于中田,具体等级还是得看地契。”

“嗯,那就从府里拿过来,大伙要是瞧明白了,心中有了底,才会有动力想上进,想革新。”

姜大邺有权利让下面的分支跟着一起干,但他不想强人所难,那样彼此都不开心。

没等多久,也就一刻钟,牛管家骑着马回来了。

“果然,此地在洪武十年,由谷城县衙,判定为【利】田。”

“应该是没错了,洪武年间无人敢作假,尤其事关国家根基。”

此言一出,许多人点头纷纷附和认可。

“不过,观其稻长势如此旺盛,还真以为是【天】字级良田呢!”

“此农田奇也,按理,百多年去了,肥力应耗尽,此田应降级,怎反升?”有人对此疑惑不解。

“是啊是啊!此奇葩也!”

“俺也是头次听说如此奇闻,请族长大人为吾等解惑。”

围过来的众人纷纷惊讶不已,他们很难相信会有神迹出现。

古代的土地根据土壤的肥力以及农作物产出量和能量,被划分为“天、时、地、利、人、和”六种等级。

“天”字地为最优质的水地,土壤极为肥沃,“和”字地最为贫瘠。

官府对土地进行甄别评级后,按照地契承认土地所有,并按照土地质量等级制定赋税标准。

面对大家的疑问,姜大邺心中毫无慌乱,老神在在的说道。

“诸位,劣田变肥田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关键就是沤肥、施肥、保养,想解惑就请随我来……”

姜大邺把众人领到靠近山坡处的一座大宅舍。

“诸位,此乃养猪场,都随我入内瞧瞧……”

进入猪舍后,众人发现这猪舍竟如此广阔,而异味却并不强烈。

“此猪舍养殖300余头猪,分大中小三批,均由本村200余农户集体出资饲养……”

“当然,本家也用土地、猪舍和技术入股,占三成股份。”

“此猪,肉不仅可食,且粪尿对农田亦有巨大好处。”

“如此多的猪,每日排泄出的屎尿就很可观,可集中存入池中沤上些时日,挑个好日子施肥。”

“农田只要管理得当,不旱、不荒,年年如此,日复一日,肥力自然充足……”

说到这里,众人都恍然大悟,纷纷大声点赞,好评如潮。

另外,姜大邺还把自家的田产拿出来,面向所有佃户并全面施行生产承包制。

姜家提供田产,并帮忙建设水利设施,而佃户每年只需上缴30%的收成,如果是劣田上缴的额度会更少。

看似姜家有些吃亏,但佃户们的劳作积极性更高,单亩粮食产量也会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真心算下来,双方都有好处。

众人一路看过来,发现这里的猪个个膘肥体壮,十几、二十头放入一栏却非常和谐共处。

有人提出疑问,姜大邺便耐心解释,毕竟要以德服人嘛。

“怪哉怪哉!竟有如此养殖方法,厉害厉害。”

也就20几人,养300多头猪,这让大家感觉不可思议。

“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公猪竟也可阉割,难怪如此安分。”

“是啊是啊!听族长言,阉割后的公猪居然无骚味,真是奇也。”

古人对猪肉的印象一向不好,人工和粮食耗费巨大,肉质腥骚味浓,不如牛羊肉实在。

姜大邺一边耐心的解释,一边带领众人参观整片猪舍的规划。

“诸位,此乃一村的规划,必须上下同心协力方可成事,切莫急于求成、亦切莫贪得无厌。”

“就比如,此猪食就耗费惊人,要想压低成本,就必须依靠众多农户种植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

接下来,姜大邺又带领众人来到另外一处山坡。

他下意识摸摸长了寸许的头发,然后指着脚下的这片梯田,意气风发的说道。

“此地种植的乃是番薯,一般亩产6000斤左右,高产品种甚至能达到万斤,虽口味不佳,但养猪却绰绰有余。”

“番薯根茎叶浑身是宝,鸡鸭猪牛都可食之,农户养殖成本大大降低,可谓一举多得。”

这话一说出,众人个个都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置信。

这数量实在太恐怖了,比平常亩产量要高出一两倍,甚至四倍。

姜大邺也没有隐瞒,直接道出了缘由。

“归根结底,若要如此高产量,还得需要肥料和精心打理。”

“尔等瞧瞧,那里有两座鸡舍,大概有百余只鸡,可食虫,可食番薯叶,鸡粪又可施肥,多好!”

“农户们其实也不太辛苦,只要趁闲时来此地灌溉,拔草即可。”

姜大邺的解释通俗易懂,且合理合规,众人无不拍案叫绝。

“妙,妙哉!果真妙不可言!”

“想不到,竟有如此大学问,吾等半辈子读书,竟未弄明白如此道理,唉……都活到狗身上了。”

“族长大人高,实在是高!”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