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起陇西> 第十三章戒严与追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戒严与追击(2 / 2)

荀诩不太自信地想,毕竟他们已经落后将近半日的路程,走大路绝对无法追上了;抄近路固然可行,但那是一条山路,沿途没有可更换马匹的驿馆,他们必须确保自己可怜的坐骑连续奔驰十几个时辰并且不出问题。

总之,若想赶到李平前头,荀诩必须得非常非常幸运才行。

不过想归想,他胯下的坐骑速度丝毫不减。

到了傍晚,荀诩和杨义抵达了西乡某处的小驿站,他们在那里更换了自己疲惫不堪的马匹,并得知在下午有两名持有丞相府文书的人也在这里换过马,向南而去。

两个人片刻都没有停留,揣上几块粗馍后立刻又上了路。

他们沿着大道跑了两个时辰,然后荀诩作了一个决定,他们将离开大道冒险进入东部山区,这是唯一可能成功的方式。

“荀从事,我们必须要这么作吗?”

杨义胆怯地望了望远处漆黑的山形,畏缩地问道。

截至到今天早上他还只是个南郑城的小小信使,现在他却跟靖安司从事站在汉中东部险峻的大山边缘。

“我们必须这么作。”

荀诩平静地回答。

山区的夜里相当地寒冷,荀诩和杨义不得不披上毡袍,并用羊皮绑在腿上以抵御无处不在的潮湿寒气。

周围漆黑一片,茂密枝叶朝四面八方伸展开来,有如遮蔽了月色与星光的阴暗蜘蛛网,浓墨般的气息让绝望在人的内心缓缓滋生,彷佛他们永远走不出这片黑暗林子。

两个人只能靠马脖子上的缨铃和呼喊来确认彼此的位置。

马匹行进的速度很慢,在夜里这样的路面异常艰险难行,有时候根本无法分辨哪边是悬崖,哪边是山脊。

到了一些可怕的路段,他们甚至得下马牵着缰绳一步一步谨慎地向前且探且行,经常可以听到脚下石子滚落山崖的隆隆声。

荀诩对这样的艰苦行进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他只是闷头朝前走着。

现在不知道南郑城的局势变的如何,整个军政系统是否已经发觉最高首脑逃亡的事实?

杜弼他们是否平安无事?

这些念头只在荀诩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下,随即被更重要的事情取代。

“荀从事,我们到底要去追谁?”

杨义小心翼翼地问道。

两个人这时拽着马匹正通过一片长满了高大松树的陡峭斜坡,这里没有路,他们只能利用树林的间隙穿过去,还得小心不要滚到坡底去,天晓得那有多深。

荀诩皱皱眉头,他不喜欢这问题,不过总得给这个跟随自己跑了大半天的年轻人一点鼓励,于是他将整件事简略地说给杨义听。

杨义听完以后张大了嘴巴,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舞动右手,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

“您是说,李都护他真的……”

“小心!”

荀诩突然大叫道。

杨义的挥舞动作一下子让脚下失去平衡,整个人拽着坐骑的缰绳朝坡下摔去。

荀诩松开自己的马匹,飞扑过去。

“松开缰绳!”

荀诩大吼,杨义立刻松开了手,他的后襟被荀诩一把揪住,而那头畜生却因为那一拽的力道而朝着坡底滚下去,发出一阵哀鸣。

很块坡底传来树枝被压断的“噼啪”声,随即回复了死寂。

荀诩把惊魂未定的杨义拉起来,让他抱住一棵松树,以免悲剧再度发生;这个年轻人两股战栗,惊恐地朝着马匹跌落的黑暗望去喘息不已。

荀诩冷冷地对他说:“回去记得提醒我,以后你别想从我这里听到任何故事。”

当他们翻过这片陡坡后,山势明显缓和起来,山麓阴影间可以看到一条痕迹不很明显的崎岖小路。

不幸的是,荀诩发现自己的坐骑也在刚才的突发事故中扭上了前腿,虽然还可以勉强行进,但已不能奔跑。

这对荀诩不啻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说实在的,他宁可刚才掉下去的是杨义。

没有了坐骑,他们根本不可能追上李平,这里距离最近的驿站起码也有四十多里路。

荀诩蹒跚着走到路中间,面向东方一言不发地蹲下,脊背弯的很厉害。

杨义从背后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又不敢过去说话,只能忐忑不安地搓着双手远远站开,面色惨白--他清楚自己犯的错误有多么大。

就在这时,突然从路的另外一侧传来马蹄声,错落而不纷乱。

荀诩和杨义都是一惊,同时抬起头循声音去看,很快他们看到一队人数在十五到二十名的骑马者从远处的阴影里出现,朝着这个方向缓缓而来。

骑士们也注意到了这两个人,为首的骑士在距离他们二十步的地方停住,举起右手作了一个手势。

其他骑兵立刻分成两队熟练地绕到荀诩两翼,形成一个完美的包围圈把他围在中间。

荀诩通过他们的装束和马具类型认出他们是蜀汉军方,但具体隶属哪一部分就不知道了。

“你们是谁,这么晚了跑来这里作什么?”

骑兵首领在马上严厉地问道,他的声音低沉有力。

“我是南郑司闻曹靖安司的从事荀诩,现在执行公务中。

你是哪个单位的?”

荀诩反问,他注意到骑兵首领脖子右侧上有三条明显的虎纹。

骑兵首领没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居然是名丞相府的中层官员,不禁耸动一下眉毛,口气稍微缓和了一点:“在下名叫钟泽,隶属高翔将军麾下巡粮军都伯,目前也正在执行任务。”

“巡粮军?

巡粮军为什么会跑来汉中南部?”

“执行任务。”

钟泽简短地说了四个字,他没必要多说什么。

荀诩理解地点了点头,然后从怀里亮出靖安司的铜制令牌:“钟都伯,我不清楚你的任务是什么,但现在请你中止。

我需要你协助我来完成另外一项紧急任务,这是最优先的。”

“很抱歉,荀从事,但我们接到的命令也是最优先的。”

就着微弱的月光,荀诩看到眼前这位都伯的下巴结实而尖削,这应该是一个倔强顽固的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他抬起头看看天色,每一分流逝的时间都是异常珍贵的。

荀诩走近一步,决定把整件事和盘托出:“好吧,钟都伯,是这样的……”

……听完荀诩的陈述以后,钟泽仍旧不为所动,他的表情似乎没什么改变,好象在听一件完全无关的事情。

“很抱歉,荀从事,我不能因为一个无法验证的事件而随便中止任务。”

“即使这有可能对大汉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荀诩咄咄逼人地质问道。

面对这个问题,钟泽沉吟了一下,徐徐答道:“这样吧,荀从事,我可以借给你两匹马,然后你我就都可以继续彼此的任务,这样如何?”

“这是不够的!”

荀诩不甘心地叫道,他的声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焦灼。

钟泽对他的贪得无厌显得很不满,他松了松自己的领口,不耐烦地说道:“那么你想要什么?

荀从事。”

“你们全部。”

荀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必须尽快赶到云雾山的东谷道口,在那里截住烛龙和李平。”

说完以后他踏前一步,几乎顶着钟泽的马头,双臂伸开挡在前面。

“要么跟我去东谷道口,要么就直接在这里把我踏死然后去继续执行你们的任务。”

荀诩这种近乎无赖的举动把钟泽吓了一跳,他不由自主地拉动缰绳让马匹退后了一点,仿佛无法承受对方的气势。

杨义和钟泽麾下的骑兵目瞪口呆地注视着他们两个人,一句话也不敢说,整个场合异常安静。

“请快做决定吧!”

荀诩催促道。

钟泽犹豫了片刻,双肩微耸,终于长长呼出一口气,似是接受了荀诩的提议:“好吧,荀从事,就依你的意思,我们去东谷道口。

毕竟那里距离我的目的地也不算远。”

最后一句听起来象是他在说服自己。

于是荀诩和杨义加入到钟泽的队伍里来,钟泽让两名部下把马匹让给他们,一行人继续上路。

荀诩应该为自己碰到钟泽而感到幸运:这支队伍是相当出色的山地骑兵,马匹显然经受过专业的训练,骑手们的控制也很精准,他们在险峻的山中如履平地,而且速度不慢。

如果荀诩能够了解钟泽等人当年属于黄忠将军麾下的推锋营,并且在定军山上大显神威的话,就不会对此感觉到奇怪了。

到了五月七日正午,荀诩终于到达了东谷道口,这样的行进速度堪称杰作。

东谷道口是一条山谷中天然形成的狭长甬道,只能勉强容纳三、四匹马并行,两侧全都是灰黄色的嶙峋岩石,稀疏的浅绿植被覆盖其上,却遮掩不住被雨水冲刷过的道道沟渠。

这条甬道的出口东连魏国石泉,另外一侧出口却要南折到云雾山南麓连接汉中的米仓山,几乎没有什么军事价值,所以魏汉双方不曾派人在此把守,形如荒废。

荀诩不知道李平和烛龙是否已经通过这里,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计算无误。

他让钟泽的部下分别埋伏在谷口两侧,自己则与钟泽选了半山腰一块凸起的盾状大石后面,这里既可以隐藏身形,又能观察到谷口的情形。

“太阳落山之后如果还没有动静的话,我就必须要撤出人手,继续去执行我们的任务。”

钟泽提醒荀诩,后者紧盯着下面山谷的动静,头也不回,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如果太阳落山前两名逃亡者还没出现,那么他们肯定早在设伏之前就通过谷口,那样的话也就不再需要什么人手。

“靖安司的霉运到底会持续到几时呢……”荀诩蹲在岩石后面喃喃自语道,同时用双手拼命摩挲了几下脸,从昨天早上到现在他根本没有合过眼。

钟泽这时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靖安司的从事。

连夜的奔波让这个人看起来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头上还有几根不知何时出现的白发;不过他的神情却丝毫没有委顿,好象被什么动力鞭策着一样,全身洋溢着一种奇妙的活力。

以前钟泽只有在背水一战的士兵眼中见到过如此的光泽,那是纯粹精神力量的推动。

钟泽看看天色,太阳挂在中天气势十足地散射着热量,周围为数不多的植物被晒的蔫垂下去,连岩石都微微发烫。

他把行囊垫在脑袋下躺倒,随手抓起一根青草,叼在嘴里细细咀嚼,混杂着苦涩与甘甜的味道袭上舌尖,看来距离落日还有一段时间呢。

两个时辰以后,也就是未申相交的时候,在谷道口出现了两个人影,这个消息让所有的人都精神一振。

荀诩双手抠住岩石边缘,谨慎地探头去看,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是你要找的那两个人吗?”

钟泽凑过去悄声问。

荀诩保持着原有的姿势,过了半天才慢慢回答:“是的。”

钟泽之前从来没听人把“是的”这两个字咬的如此清晰,如此有力。

决定性的时刻终于到了。

那两个人完全没觉察到自己的处境,仍旧保持着普通速度朝谷口跑去。

他们都身穿军方特有的灰褐行军锦袍,一侧袍角被挑起来挡住脸部以抵御沿途的沙尘。

胯下的坐骑是两匹栗色马,两个半空的牛皮水囊悬在鞍子后晃动,为首骑士的马上还插着一面玄色号旗。

这是丞相府特有的标志,只要有这面旗任何人都可以在蜀汉境内畅通无阻。

“动手吧。”

钟泽见他们已经进入到包围圈,提议道,荀诩点了点头。

他们的包围圈是无懈可击的,各有五个人截住目标前后;另外还有六名弩兵埋伏在几个制高点,一旦目标企图逃脱,他们就会立刻射杀马匹;在更外围是四名骑兵,他们速度足以阻截住任何漏网之鱼。

两名骑士又朝前移动了十几步,钟泽霍地站起身来,用力挥舞右手,同时大叫到:“动手!”

包围圈内的士兵一起发出大吼,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让两名骑士一下子不知所措,僵直在原地。

十名负责截击的士兵随即从两侧的山上扑出来,挥舞着短刀冲向他们。

其中一名骑士“唰”地拔出刀来,拼命踢着马肚子朝前跑去;另外一名则惊惶地勒紧缰绳,让马匹在原地如无头苍蝇一样地打转,几名士兵冲上去一个人拉住马嚼子,其他两个人把他从马上拽下来,“扑通”一声按倒在地。

冲到前面的骑士凭借马匹的冲击力几乎要突破拦截者的包围,就在这时,一枚弩蔟破空而至,准确地钉在了马脖子上。

坐骑发出一声哀鸣,朝着一侧倒去;骑士猝然不及调整姿态,也跌落在地,被轰然倒下的马匹重重地压住,动弹不得。

在大约五十步开外,荀诩将弩机垂下,冷冷地注视着自己的杰作。

他也是一名射击好手,这是谁都没留意过的。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