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严阁老,真是给我们大明商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是啊没想到能成。我本以为以朝廷和那些清流的顽固死脑筋,没有20年,根本别想”
“严阁老,真是开明,更加睿智,让人钦佩啊。”
在杭州的万松书院中,读书声依旧郎朗。
沈炼已经被严嵩推举为锦衣卫典史,这可是一个比锦衣卫千户还厉害的职位,更有实权在手。历史上,沈炼就是以读书人的身份,进入锦衣卫任典史,还做的十分出色,堪称一个异类。
但他还没有去北京赴任,而是在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课。
看到王锡爵的座位空缺,沈炼皱起眉头。
“王锡爵没来”
有同窗答道“王锡爵刚才还在。”
此时,满头大汗的王锡爵,挥舞着一份报纸,冲了进来。
沈炼满脸不悦,要喝令他出去。
谁知,王锡爵却大声道“恩师朝廷大朝议同意开海啦”
沈炼惊呆了“你说什么”
王锡爵大哭道“恩师,我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朝廷听到了民间的急切呼声,终于同意开海啦”
“老天开眼了”沈炼也激动不已,颤抖起来。
作为大明的有识之士,他久居东南,深知开海对于东南,乃至大明的重要性。开海不仅能带来巨额的财富,极大丰富大明百姓的钱袋子,更能带来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好处,堪称有百利无一害。
沈炼不遗余力,与王锡爵等学生们呼吁大明开海,还参与了著名的万松书院大辩论,辩驳地张居正带领的状元军团哑口无言。
“想不到,在我离开杭州,赴京上任之前,能听到这等好消息”沈炼激动万分“各位,勉之尽快考上科举,我们一起为大明明天奋斗。”
王锡爵也激动不已,连连点头。他如今是举人,明年就要参加朝廷三年一次的科举,考上进士之后,便可做官了。
王锡爵迫不及待,想要得到了一个官位,哪怕是东南的一个县令也好,如此一来便可施展才能,为国为民。
在苏州旁的教堂中。
立马逗等20个传教士,正在五座教堂34中,对着信徒布道传教,同时宣讲严嵩的海权论,还有地球天文学、航海学的一些课程。这些都是他们与严嵩的协议,要帮助大明开民智、转民风,让民风开化,开眼看世界。
这五座教堂中,信徒虽然还不多,加起来才一万人,但却成为了散布科学常识、海外知识的窗口,出去的大明子民,或多或少对外国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也不是两眼一抹黑。他们也通常都是大有身份之人,对整个东南民风民智的开启,具有散播火种的重要作用。
此时,教堂的大门猛然被人推开。
传教士尼玛德满脸激动,挥舞着一份报纸大公报,冲了进来。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