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嘉靖和内阁也在商议。
“严爱卿那边,怎么还没消息”嘉靖这几天都没睡好,还在焦虑。
虽然王虎丫拿出祖训,给他挺直腰杆的自信,但光有信心不管用,还是要实力说话。
平心而论,大明虽然比过去国力中兴,但与蒙古人此时发生全面战争,还是要吃亏。
原因是,国力转化成军力,需要时间,何况大明还未开海,还没有外界财富滚滚流入,只是原本集中在大富商大地主的财富,有一小部分流入了朝廷而已。
杨博也是两眼通红。作为主管军事的阁老,他几天几夜没睡,重新布置军队防线,特别是加强了京津的拱卫,绝对不能再出现嘉靖二十年的尴尬惨败,那样他这个阁老只好引咎辞职了。
几个内阁阁员,也是各个熊猫眼,一脑门的疲惫。
没办法,蒙古大兵压境,大明此时事务太多了,可不能懈怠。
只有太子和徐阶,优哉游哉,作壁上观。
他们此时处于顺风顺水,进可攻退可守,反正此事与他们无关,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整治严嵩。
这次,绝对是严嵩的一大劫数,过不去就要一头栽倒,永世不得翻身。
“严首辅,昨日传来消息,说破案有了进展,正在追踪凶手的痕迹。他们往大明北方边境走了。”张璧禀告嘉靖。
“什么”嘉靖、太子和阁老们,都十分震惊。
“北方边境那里只有我国边军,还有蒙古人,到底是谁做的”许赞吃惊道。
“蒙古人,自己杀自己人不太可能吧”徐阶发言道“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大明边军,有人擅自行动,或者被人指使,做下了这等巨案〃v”
一石激起千层浪。
嘉靖终于色变。
他最怕的,就是此案确实是是大明内部人做的。毕竟大明与蒙古征战200年,太多人不希望看到大明与蒙古关系缓和。特别是军队内部,无论于公于私,处于军队本身利益,都绝不希望大明与蒙古和解。
嘉靖深知,军队内部很多少壮派军官,都对允许蒙古进入天津互市,深表不满,甚至有部分边军有哗变的可能。
没办法,帝国太大了,什么想法都有。
但,事情貌似正在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一旦证明是大明边军,私自做下的此案,事情就难办了。
大明怎么办
将这些边军交出去由蒙古人发落
且不说军队会不会因此士气低落,给蒙古人发难的机会,就算是出于嘉靖大明皇帝的骄傲,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如此一来,民众、读书人、朝野怎么看他
可如果不给,就要战争。
大明之前的励精图治,成果就要毁于一旦。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啊。”嘉靖对太子感慨“我大明真是命运多舛。”
太子不失时机,又一次给严嵩下蛆“父皇,儿臣愿意一力承担骂名,请求让严嵩下台,为此事负责。就算严嵩与此事无关,以读书人舍生取义、天下为先的精神,他也该做出牺牲。之后,哪怕几年以后,再起复严嵩,不就好了么”
嘉靖烦躁地摇头不语。
太子不说话了,但与徐阶对视一眼,颇为得意。
他知道,父皇是个没耐心的人,只要自己坚持不懈,他迟早会因为这些烦心事太耽误修炼,而放弃严嵩。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