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之子,徐阳。乃是丙辰科二甲24名进士”嘉靖冷冷道“以其为人卑鄙,鲸吞财物一事,剥夺其功名,贬为白丁,禁止其再参加科举,流放三千里”
徐阶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徐阳再不成器,也是他亲儿子。
如今,被皇帝革去功名,流放三千里
对于大明来说,流放三千里只有两个去处。
要么是关外,要么是西南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时时刻刻面临蒙古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作为炮灰牺牲掉,另一个则面临瘴气毒气,还有土司的威胁,同样是九死一生
简单说,这种流放很有可能是天人永隔,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徐阶,哭得泪人一般,像个60岁的孩子。
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嘉靖都这么说了,徐阶还能如何
他只能一次次磕头,叩谢君恩,其实就在叩谢嘉靖的不杀之恩。
嘉靖阴冷的目光,看着徐阶和太子。
皇帝看来,你徐阶和太子,确实应该谢朕,不杀之恩。
以皇帝的尿性,听说了他丙辰科的会试,很有可能被礼部尚书徐阶注水,变成了他徇私舞弊、打击政敌的手段,嘉靖气得想杀人
对于每一个皇帝,科举被操纵都是不可容忍的
就连最昏庸的皇帝,都知道科举取士,是为国选才,乃是一等一的国家大事
一旦科举沦为某些人攫取好处、打击政敌的手段,那国家也将失去士人阶级、也就是“士农工商”最高一级、国家领导阶级的支持
比如罗万化这种人才,一旦看不到希望,就有可能变成下一个韩涵
韩涵不就是科举无望,绝望之下,才铤而走险,变成了蒙古大军师,为祸大明的么
就从这一点说,嘉靖恨透了徐阶,甚至比徐阶家侵吞16万顷农田,更可恶一万倍
但嘉靖之所以不杀徐阶,是因为朝局。
嘉靖作为皇帝,屁股底下不能一家独大。太子党与严嵩的势力,互相牵制,确保朝局稳定,是他的基本国策。
别说嘉靖跟严嵩关系多好,只要嘉靖还有一口气,这个国策就不会动摇。
嘉靖,根本上是个多疑的帝王,他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人性上。即使对严嵩,他也要防一手。
嘉靖本以为,以太子的名分、大义、根基,他需要经常帮助严嵩对抗太子,才能维持朝局平衡。
可惜,太子尼玛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烂泥糊不上墙的废物
他身为太子,结党营私,与严嵩斗来斗去,结果却每次都被严嵩怼得一塌糊涂,满地找牙。
嘉靖我也很绝望啊
他不得不一次次捏着鼻子,恶心地看着太子徇私枉法,只是为了能让他获得与严嵩一战的机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