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明纸钞从繁荣经济的大好事,迅速沦为掠夺民财的工具
民间的金银,都被收到了国库,而大明政府换出去的,都是一大堆零的纸票子
大明宝钞,从洪武年间开始发行,就根本没有国家保证金,进行价值保证。发行量也是看皇帝心情和需要,价格当然也是一路走低,疯狂跳水。
一开始,一贯宝钞,官方规定能兑换一两银子或者一千铜钱。
没几年,就开始狂跌,从兑换900文、800、700、到100,最后到了永乐年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数字。
20文。
也就是说,如果您耿直地听了朱重八的忽悠,在洪武年间,以家中的真金白银,购买了大明朝廷的理财产品大明宝钞,到了永乐年间,您的财富能增值多少捏
恭喜您贬值50倍
尼玛这还必须是新钞啊。很多旧钞,市面上根本不要
就算是新钞,那么大面值的一贯,也就买两个鸡蛋灌饼吧。
坑不坑
更坑爹的还有呢
就是大明朝廷,尼玛自己不要大明宝钞
你没听错。
朝廷发行的钞票,他自己不要
大明朝规定,要完税纳粮,皇粮国税,只要白银和粮食宝钞的不要的干活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只负责发行,不负责回收。老百姓纳粮交税,还必须到制定的票号,用严重贬值的纸钞,缴纳很高的折扣税,兑换成白银,忍受贪婪的周扒皮们再一次地剥皮。
那这些宝钞有个鸟用
答案就是没用,民间用它擦屁股都嫌硬。
这也是为何永乐大帝明明刚刚建国,却有那么大的财力物力,满世界折腾,又是迁都,又是新建北京城,又是远征大漠,又是七下西洋。知道他的钱从哪来了吧
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明百姓555,我们好气啊。
在这种坑爹制度下,大明百姓们也不傻。
他王好的们非常有默契的不用大明宝钞,打死也不用。
有了金银都存起来
什么你说买东西怎么办
以物易物啊
到了永乐年间,经常能看到一副令人崩溃的场面。
百姓家。
“二虎,去打个酱油”
“钱呢”
“拿两个鸡蛋去”
书店。
“这本书怎么卖”
“这位老爷,这本书值一匹布。或者您要是有三本旧书,也能换。”
粮店。
“我家自产的南瓜,一大车,换你一袋子米,行不行”
“我去,这玩意我们怎么吃的完要不你先去对面换点香油,我们再换米”
整个经济系统,一片崩溃。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