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1 / 1)

所料,胡萝卜卖得是真快,毕竟一文钱买三根能治眼睛的“神菜”还是非常划得来的。

先不管胡萝卜到底对眼睛好不好,就单纯当菜来吃,冬天能这个价钱买到新鲜的菜,那也算是捡便宜了。

到了中午,除了地瓜糖之外,粉皮和胡萝卜全都卖光了。王有银不想为了几块糖耽误回家,就把儿子留在菜市场继续卖糖,他则带着媳妇去买棉花和布匹。

一张双人被至少得用五斤轧好的棉花,家里挣了钱,高氏打算把被子也做得厚厚的,要做六斤的大棉被。

三斤棉花才能轧出一斤棉,一个被子就得要十八斤棉花。家里要做三张被子,闺女出嫁要用两张被子,光做被子就得90斤棉花。

一套棉衣棉裤至少得3斤棉,棉鞋用的棉花少,可以忽略不计。家里六口人每人都按三斤棉算,得买54斤棉花。

被子都是新的了,褥子也不能总用旧的,正好买卖也不错,王有银两口子一口气买了200斤棉花。棉花6文钱一斤,因为买得多,店家给便宜了一百文。买这些棉花就花了一千一百文。一下子撒出去这么多钱,高氏肉疼了半天,都不想买布了。

棉花都买了,布肯定也得买啊。本来高氏还想着买点软乎的棉布做被面,一看棉布的价格,实在是舍不得钱,只买了给闺女陪嫁被面的布料,自家的被面打算先用土布做。

高氏挑了好几种布料,要给自家两个闺女好好打扮打扮。农家闺女出嫁没有凤冠霞帔,也没有大红的嫁衣,殷实点的家庭,闺女会穿件好料子的衣服,盖上红盖头出嫁。穷点的人家,闺女出嫁穿的衣服都可能带补丁。

高氏有心思把闺女好好打扮一番,但毕竟家底有限,就算给闺女置办一身好嫁衣,那也就能穿一回。

嫁了人,嫁衣就只能压箱底,谁也不能平常日子里穿着通红的嫁衣到处晃,那不得被人当成傻子了。与其为了面子瞎讲究,还不如用置办嫁衣的钱多给闺女做几身衣服呢,新衣服啥时候都能穿。

各种布料又花了两千多文钱,三千多文钱撒出去,高氏都麻木了。两口子买完了棉花和布,就去菜市场把儿子接上了车,三口人赶着驴车,悠哉悠哉地往家回。

28. 商量婚事   买了棉花和布,高氏跟宝……

买了棉花和布, 高氏跟宝月开始忙着给家人做衣服。两人最爱的叶子牌也没时间玩了。三缺一,老王家女人们的牌局暂时解散了。

宝月从小就喜欢看大人做衣服。王有粮在家当姑娘的时候,是最爱美的, 经常自己改旧衣服,王有粮衣服上的补丁都跟别人不一样,被她剪成各种花的形状。

每次姑姑做衣服的时候,宝月总是坐在边上安静地看着。宝月虽然没动过手做过衣服,但对做衣服的流程还是挺熟悉的。

这些年家里忙着还饥荒,宝月姐弟四人也没穿过啥新衣服, 都是缝缝补补, 大孩穿完给小孩,小孩穿完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 只能用来糊鞋底了。

宝月的好多衣服都是姑姑给的, 虽然不是新的, 但起码没有补丁,已经是宝月衣柜里最好的衣服了。

这回高氏买了不少的布匹和棉花,宝月终于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了。好多年不做衣服了,高氏也有点找不到感觉,为了不糟蹋布料, 两人打算先做被子, 找找手感。

等跟着娘亲把五张被子和三张褥子做完后, 宝月缝补的技巧已经练得差不多了, 针脚细密,有点熟手的感觉了。

高氏负责裁衣服样子, 宝月负责往里面絮棉花。两人先拿宝地的棉衣做实验,宝地身量小,他的衣服就算做坏了, 也能少浪费点布料。

宝地不知道自家娘亲也姐姐的小心思,只知道自己的衣服最先做,开心坏了,在家也听话了不少,时不时还给娘亲和姐姐捏捏肩,揉揉腿,十分狗腿。

宝月在给棉衣絮棉花的时候,先絮了一层薄棉花,在薄棉花上面又铺了一层软软的鸡、鸭、鹅混合的绒毛。这些绒毛都是这些年攒下来的,高氏本来打算做一条鹅毛褥子,但是一直没攒够毛。

做棉衣里子的都是家里自己织的土布,要是直接把家禽的绒毛缝进这个布里,非常容易钻毛。所以宝月把这些绒毛夹在了两层棉花中间。

等絮好了棉花,宝月又用平针把棉衣横竖缝了好几趟儿,这样棉衣就不会鼓起来了,不仅衣服显得齐整,而且还能避免里面的棉花和绒毛乱窜。

棉衣里子做好了,只要再用好布把棉衣里子缝里面,棉衣就算初步成型了。为了显得衣服好看,宝月特意把自己学来的纽扣结用在了棉衣上。

也有人管纽扣结叫旋布扣子,布店里的成衣都是用得这种结。这种结不但实用,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看的装饰。不过村里没人会打这种结子。

其实纽扣结很好学,只要用三根线就能打出非常漂亮的结子,碰见个手巧的,看几遍就会了,但若是没人教,自己寻摸,那可就难参透了。

宝月从小就喜欢这些漂亮的东西,在新世界的时候也没少观摩。回来的时候,宝月常拿绳子练习,这回直接打出了六瓣长纽扣结,高氏也没有怀疑,只当自家闺女聪明,自己琢磨出来的。

给大人做棉裤的时候,女人们都会在裤腰外留着扎腰带的裤鼻,然后把腰带从几个裤鼻中穿过,在前面打个结,以免棉裤掉下来。

给孩子做棉裤的时候常做背带裤。但上厕所的时候不方便,有时候小孩子着急尿尿,来不及解扣子,就容易尿裤子。

宝月打算把大人和小孩的裤腰都做成中空的,让腰带直接从裤腰里穿过,新世界的运动裤基本都是用这种法子防止裤子掉下来,宝月也把这种方式借鉴了过来。

高氏对自家闺女的想法是无条件支持的。俩人有商有量的,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把家里所有人的棉衣都做出来了。

做完了棉衣和棉鞋,还剩下一些棉花。宝月用这些棉花给家里人做了几顶厚实的“雷锋帽”。

“雷锋帽”两边带帽耳朵,可以护住耳朵,嫌帽耳朵碍事的时候,还可以用两个帽耳朵边上的扣子将帽耳朵扣在帽子顶上,方便又好看。

日子就这么忙忙叨叨的过去了,大河也终于冻严实了,王有银带着一家老小,把十斤猪肉、一筐粉皮和一筐胡萝卜送到了老丈人家。虽然冰面上有雪可以防滑,但王有银还是用棉布把驴儿的四个蹄子包上了。

稻花村和杂木村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只不过划船要比走车来得慢,所以在冬天,不到一个时辰就能从稻花村到杂木村。

因为送了重礼,王有银一家送到了热烈的欢迎。宝月的大舅妈杜氏脸上的笑就一直没下来过。王有银把一家子都带来了,自然不能在杂木村住下,吃完午饭就得往家回了。

“小年那几天,要是不下大雪,河面上能走,老赵老俩口想带着小木头上你家送年礼,估计到时候得商量亲事,你们准备准备。”前几天老高头去县里赶集,正好去老赵头家看一眼,老赵头就跟老高头说了自家的打算。

“小木头常年都得在船厂里上工,小年到正月十五才能在家过冬,这小子是着急娶媳妇呢,刚不用上工,就惦记着去你家,看来这小子对咱家月儿挺上心的。”支走了孩子们,老高头跟闺女女婿唠起了正事。

“这江都结冰了,这船厂咋还能开工呢,结冰了也能造船啊?不冻手嘛。”王有银还挺好奇船厂的。

“不造船了,结冰了还咋造船了。整个船厂就没几个人上工,小木头就是能上工的那几个,要不咋说小木头能耐呢,人家会做雕刻,冬天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