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1 / 1)

来买吃食的人少,但要是舍得吃苦,一中午至少能卖出二三十个素包子,要是素包子味道好,攒点老客户,那一中午卖出个四五十个包子也是有可能的。

吴嫂子实在信不着自己的手艺,再加上吴嫂子认为素包子是宝月教的,她不能抛下宝月,自己去做买卖,所以打算继续跟宝月合伙。

不过宝月一直想自己做买卖,就不太想继续跟吴嫂子一起卖素包子了。不过吴嫂子能想到自己,宝月还是挺感激的,毕竟素包子其实也不是啥难做的东西,宝月做的时候也没背着吴嫂子,就算吴嫂子再不精通厨艺,也能学个七八成了。

宝月感激吴嫂子这份情谊,也知道吴嫂子对厨艺不自信,所以吴嫂子刚开始卖素包子的时候,宝月还去吴嫂子家帮着发面和拌馅。吴嫂子想给宝月钱,宝月也没要,只是开玩笑让她上自家买菜。

没成想吴嫂子还真来买菜了,反正家里的菜也多得吃不了,宝月也没法拿到菜市场去卖,所以就无论啥菜,都一文钱一斤卖给吴嫂子了。

吴嫂子买到新鲜的便宜菜了,宝月也把自家吃不光的菜变成钱了,两家都受益了,所以合作一直很愉快。

安安可以从护栏镂空处看到外面的景象,有新鲜东西可以看了,安安也就不闹着让娘亲抱了,就一个人老老实实地在小床里吃脚脚玩。

没了孩子的牵绊,宝月就一边哼着歌,一边慢悠悠地磨着豆浆。难得的闲暇时光,宝月可不想累出一身汗。

宝月做出来的大豆腐都是要用来做毛豆腐的,所以也不着急弄,啥时候大豆腐做出来,就啥时候做毛豆腐。所以只要天气好了,宝月就磨豆腐做豆浆。

因为要大批量做毛豆腐,为了有足够的空间摆放毛豆腐,宝月家闲置的东屋就被改造成毛豆腐发酵屋了。

宝月在自家炕上摆了两个木架子,每个木架子能放五板毛豆腐,宝月一次就可以做十板的毛豆腐。这些毛豆腐要是全都做成臭豆腐,能做五六坛子臭豆腐。够卖好一阵了。

不过臭豆腐至少得用毛豆腐发酵半年,所以宝月得冬天才能卖上臭豆腐,不过好饭不怕晚,东西做得好吃,也不怕没人买。

等青砖青瓦送到家后,小木头就开始自己砌墙。因为宝月以后要在铺子里卖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柜台要砌得高一些,这样宝月在柜台里面站得高一些,给人些压迫感,这样就能减少被人当软柿子捏的情况。

铺子跟住的屋子不一样,也不需要什么格局,只要能摆上货架就行。铺子的门开在院内,光线暗的时候,可以开门卖货,也就不需要开窗了,小木头除了留个门,院内剩下的两面就都砌成墙了,临街的一面留了个大窗户。开业时就打开窗户,关门时把窗户一关就完事了。

墙砌好了,再上个房梁,这铺子就算初步建成了。小木头跟工头请了一天假,找了几个人,把房梁架上了,然后安上青瓦,铺子就算彻底建成了。

宝月再次感慨家里有技术工人的好处,除了买木头花了点钱,剩下的房梁和房门都是自家相公做的,可真省了不少钱呢。宝月越看自家这个省钱小能手越喜欢,晚上也就遂了自家相公的意,好久没亲热了,两人弄得太晚,早上差点没起来。

在这条街上,虽然有不少人家像宝月家这样,在后院开个小铺子。不过毕竟是居民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宝月没给铺子做牌匾,只是模仿卖酒的铺子,也做了个酒旗。旗上绣了个“安”字,当招牌,让大家知道这是个铺子。

本来旗上应该写个“周”的,但小木头挺反感自己的姓氏的,不想让自家铺子沾上不靠谱爹的姓,就打算让媳妇用娘家的姓氏起铺子名。

虽然宝月挺感激自家相公对自己的尊重,但考虑到周围的邻居和亲戚们,宝月不想做得太出格,惹别人说闲话。

后来俩口子商量了一下,打算用儿子的名字给铺子起名,所以宝月就在酒旗上绣了安字。

虽然宝月绣工不咋地,但基本的针法还是会的,尤其是绣字这种简单的活计,宝月还是弄得挺像样的。

宝月在白纸上写了泡泡水三个大字,然后把纸粘在小板子上,立在了柜台边上。

把一切都准备妥当,都已经要入秋了。宝月选了个适宜开张的日子,一大早小木头就放了挂鞭炮,低调地宣告自家铺子开业了。

50. 铃铛和枣树   开张的日子早就定下了……

开张的日子早就定下了。宝月也老早就跟那些常来家里买泡泡水的老客户们打了招呼。所以宝月家的铺子第一天开张, 有不少人都来捧场了。

宝月准备了三坛子的泡泡水,还没到中午就都卖光了,卖出去一百多提子, 到账四百多文钱。

宝月在柜台上放了一张纸用来画正字,每卖出一提子的泡泡水,就用自制的鹅毛笔沾上墨水,在纸上添一笔。等铺子关门的时候,再拢一天的账。这样自家一天的营收是多少,也就有数了。

宝月拢账的时候, 看着密密麻麻的正字, 兴奋得手都抖了。

以前小打小闹的时候,每天到账一百多文钱, 就已经够让人满足了, 现在不到一上午就得了这么多钱, 宝月心里都乐开了花。

果然还是开铺子赚钱啊,怪不得大家都想开铺子,这可比种菜赚的钱多多了。早知道铺子这么赚钱,就应该早点在后院建个铺子,宝月心里暗暗可惜, 自己咋就这么没有商业头脑呢。

不过宝月没被这一天的营收冲昏了头脑, 心里也知道, 自家这是刚开业, 大家都过来捧场,等过了一阵子可能就没那么多人。

等秋老虎彻底散了, 冬天的时候,大家肯定还是更爱喝能暖身子的酒。

走一步看一步吧,宝月向来也不是个爱难为自己的人, 反正铺子建在了居民区,暂时也不用缴税,就随便开开吧,赚点零花钱,够日常开销就行。

这片街开铺子的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帮人家代卖东西的,别人把货物放在铺子里,标个价格,铺子主人按照这个价格卖出去,直接拿抽成。

因为代卖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家做的,跟正经铺子里卖的东西,品相上肯定会有些差距,不过胜在价格便宜。一些不太看重货品颜值的人,常来这片街捡漏,也经常能买到便宜的好货。

一等院子住的人家,不差这点钱,而且左邻右舍都是认识的管事,谁也抹不开赚这点小钱。三等院子太小了,住人都挤,更别提建铺子了。

只有宝月家这条街上最适合建铺子。一来是地方大,挤挤还是能挤出来点地方的,二来是大家没啥心理负担,都是不穷不富的人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开铺子对于这条街上的人来说,也不是啥丢人的事。有个铺子反而显示自家的面子了,毕竟这也侧面显露自家宽敞嘛。

最重要的是,宝月家的这条街是离船厂早市最近的一条街,来往的人也多。开铺子就得开在人多的地方,要是没有人,铺子里的东西卖谁啊。

为了显得自家铺子合群,宝月家的铺子也陆续上架了老赵太太的布鞋、大舅妈家的鞋垫子、二舅妈家的木簪子、三舅妈家的头花等小玩意。

都是亲戚,小时候小木头也没少吃姥姥家的饭,所以这些家寄卖货物的抽成,宝月就直接不要了。

倒不是宝月假大方,实在是不太看好这些东西,一天一份都卖不出去,宝月就是想赚也赚不到啥钱啊,还不如卖个人情呢。

因为自家货品种类太少,宝月把拿来寄卖的东西放在挺显眼的地方,不过因为都是寻常物件,所以卖得很不好,不过老赵太太对此一点都不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