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1 / 1)

信以自家弟弟的刻苦劲,肯定能学明白。

乘法口诀会了,宝月又把算盘和账本拿出来了,打算教宝日打算盘和记账,让宝星和宝地旁听。

宝月没想到,才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学字和九九乘法口诀教给弟弟了。宝月来时曾想着,要是实在没时间了,就把算盘和账本留在家里,让弟弟妹妹们自悟。

没成想教书过程如此顺利,时间充裕,宝月自然要详细为弟弟讲解算盘的用法。毕竟家里买卖越来越多,不记账,容易出糊涂事。

宝月很是欣慰,弟弟妹妹们如此懂事。相比于枯燥的认字,踢毽子跳大绳肯定更有意思,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弟弟妹妹们这么小年纪就知道静下心来认字,真的是难能可贵啊。

宝月在娘家呆了三天,第三天一大早就乘船回了家。宝月回娘家带了两大筐东西,从娘家回来又担回去两大筐东西。

用松树脂糊的鞋底,宝月拿了十双,用这些鞋底做的鞋子,足够宝月和小木头穿两三年了。高氏又给闺女和女婿拿了三只活鸡,三只鸡的翅膀和腿被绑得严严实实的,一起塞在了筐里。

另一只筐装的是木耳、粉皮和一筐的鸡鸭鹅蛋,两个筐都被装得满满的。扁担都被压弯了。

宝月抱着儿子,小木头挑着担子,两人依依不舍地跟家人告别,安安也挥着小胳膊跟姥姥姥爷告别。

这段日子小木头跟着老丈人上山下田,到处转悠,已将老丈人当成亲爹了。此时跟大家告别,心里十分不舍,要不是还需赚钱养家,小木头恨不得直接住在老丈人家务农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老有意思了,吃饭都能多吃两碗。

“妹子你可算回来了,我等你等得腿都快麻了。”宝月和小木头刚到家门口,就被住在一条街上的李嫂子喊住了。

“李二嫂,你这火急火燎的找我啥事啊?”宝月提前告诉大家端午节不开店了,还特意在铺子窗口贴了纸张,就怕大家扑个空。照理说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己不在家了,怎么这位嫂子还来等自己呢。

小木头把东西放进院子,又从媳妇怀中把儿子抱走,留两个女人在门口说话。

“你家是不是有一个吃在嘴里冒凉气的东西啊?”李二嫂急忙问道。

“你说的是薄荷吧?”宝月家种薄荷这事,知道的人还是挺少的,没成想李二嫂竟然打听到了。

“对对对,就是叫薄荷。”

“妹子,你家这薄荷咋卖的?”李二嫂一听宝月家果然有这稀奇的东西,脸上的愁容顿时消散了不少。

“嫂子要用来干嘛?”一听李二嫂要买薄荷,宝月有点犯愁,要是几片薄荷叶还要钱的话,未免显得太小气了。但是开了这口子,以后要是总有人来要,虽然自家种了一大片的薄荷,但也容易被薅秃了,还是先问明白来意吧。

“我家老小看赛龙舟回来,就上吐下泻的,大夫给开了药,倒是止住了吐,但是一直还拉肚子,浑身冒汗。大夫说缺一味药,得过几天才能从南边运过来。缺的那个药正好是薄荷。我家老小说吃过这个冒凉气的药材,我一打听,说是你家有,我就一直等着你回来。”

李二嫂这两天为了儿子的病着急又上火,见到宝月就跟见了救星一样,把这些天的苦闷一股脑地都说出来了。

宝月这才明白,原来是要薄荷入药的。估计李二嫂家的老小是中暑再加上吃坏了肚子,两症叠加,这才这么严重。

船营县这样的地方,照理说端午节这个时节不应该有中暑的,可能是人太多了,被闷到了。薄荷解暑效果确实好,但是要绿叶入药,药房里的薄荷,一般都得从南边运。一般都是夏天的时候才能用到大量的薄荷入药。

药房大夫也是养过薄荷的,但都没躲过寒冬,所以也就放弃了,每年夏天,直接从南边运过来,种在盆里,开药方的时候用,现在还没到薄荷运过来的季节,所以药房才没药。

既然是用来入药的,宝月自然不能要钱了,薄荷全株都可拿来入药,宝月就掐了薄荷的茎叶,拿给了李二嫂。

李二嫂千恩万谢地拿了薄荷走了,宝月这才回了屋休息。刚回到家,还有一堆事情要拾掇,宝月也就不开铺子了,哄睡了安安,跟着相公忙叨起来了。

从娘家拿回来的三只鸡,两只母的,一只公的。宝月在娘家已经吃过鸡肉了,暂时也不馋嘴。打算先养一阵。家里没养鸡的地方,小木头就坐在葫芦架下做鸡笼子。

从娘家拿回来的鸡蛋可以留着做槽子糕,鸭蛋做成咸鸭蛋,鹅蛋可是好东西,必须要留着自家人吃。

鹅蛋困上一阵子,直接煮熟了蘸大酱吃,味道别提多香了,鹅蛋清呈半透明状,又嫩又有韧劲,那奇妙的口感,宝月馋得都要留口水了。

一想到有好吃的,宝月一点远途出门的疲劳都没有了,开始调制盐鸭蛋的咸水。宝月正洗着鸭蛋呢,就听见了敲门声。

小木头开了门,发现门外的是惠仁堂的坐堂大夫。小木头还挺诧异,郑大夫来自家干嘛啊。

惠仁堂是郑大夫开的,就开在船厂附近,这条街上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基本都找郑大夫,郑大夫是这附近的名人,小木头虽说很少去药铺,但还是认识郑大夫的。

“周小哥,听说你家有薄荷,还种了一大片,我这次过来是想买点回去入药,不知可否卖我几棵?”郑大夫不喜欢拐弯抹角,见了小木头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小木头见生意上门了,自然没有往出推的道理,家里这些薄荷本来也用不光,要是能换钱,那简直太好了。

小木头跟郑大夫也不算熟悉,所以卖起薄荷来,毫无心理负担。小木头不知道薄荷的行情,怕自己贸然开价,让人看了笑话,就直接问了郑大夫的出价。

郑大夫给了三株薄荷一两银子的价格,小木头对这个价格很满意,也没还价,直接应下了。

小木头带着郑大夫进了院子,让郑大夫自己挑。郑大夫看着这一院子郁郁葱葱的薄荷,整个人都傻眼了,原来薄荷可以长得这么壮实吗?

郑大夫这些年一直在南边买薄荷,运过来的薄荷都是小小的一株,单薄得可怜。郑大夫曾经也试过自己养,但实在没有种地的天赋,养的这些薄荷从来没有活过冬天的。

看着眼前的薄荷,郑大夫有些心虚,自己给的价好像有点低。不过要是让他提价,肯定是做不到的,就当自己捡到了便宜。

郑大夫觉得自己赚到了,小木头也觉得自己赚到了,谁能想到这三株小薄荷竟然这么值钱,这可是没本的买卖啊,净赚啊,真是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啊。这一单买卖做下来,两人都觉得赚了。

57. 擀面皮和炸面筋   船营县可是个大县……

船营县可是个大县, 大大小小的药铺有七八家,小木头见薄荷这么值钱,挖了一株自家的薄荷种在小木盆里, 挨家药铺去推销。

解暑的方剂各家都不一样,不过用薄荷的成本比较低,而且薄荷的解暑效果确实好,所以大部分药铺都挺需要薄荷的。

小木头家的薄荷长得壮实,价格也不贵,除了自家有货源的药铺, 剩下几家不大不小的药铺, 倒是都买了薄荷。

小木头按照四百文一株的价格,正好卖出了十株薄荷, 再加上在郑大夫那里赚的一两银子, 直接把家里建仓库的钱都赚出来了。

宝月打算把仓库建大一些, 以后家里的臭豆腐和相公做的木头制品就都可以摆在仓库里。跟铺子需要华丽显眼不一样,仓库就随便盖盖就行。

小木头在县城附近的村子里定了土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