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1 / 1)

、木质小动物、汉诺塔 、小动物造型的口哨、陀螺、手摇鼓、小风车……

玩具的样式渐渐多了,宝月就在仓库边上放了个木架子,专门摆放这些小玩具,等到了晚上再把木架子拿回家里。街上人来人往的,宝月也担心玩具会被偷。

街上的小孩子们可以随意试玩宝月家的小玩具,玩得高兴了,也可能就嚷着让父母帮着买一份了,就算舍不得钱买,这么多孩子在铺子附近玩,也能给这些小玩具打个广告。

而且最重要的是,安安可以在眼皮底下玩耍,确实让宝月放心了不少。

虽说县里近几年都挺太平的,但那年的人贩子事件还是给宝月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就算安安大了,而且小脑瓜还很聪明,但宝月依旧不敢让儿子离自家太远。

夏天到了,怕小孩子们被晒到,宝月又做了个简易的小棚子,在地上铺了张小席子,让孩子们在席子上继续玩耍。

本来小孩子就喜欢宝月,这回又直接给他们建了个乐园,他们简直把宝月当亲婶子了,连带着对安安也多有照顾。

木制玩具这种赚钱的买卖,宝月自然不能忘了娘家,手推车占地大,放得少了不值得来一趟车,放得多了,磕磕碰碰还容易碰坏了。

不过滑板车和其他小玩具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特别方便运输。吉昌县的铺子大,王有银在大儿子的建议下,开了个屋子,专门卖玩具。

跟船营县不同,吉昌县可没有这么多的木匠,木质玩具本就少,小孩子们玩来玩去就那几样。这回宝日带回家的几车玩具,可把县里的小孩子乐坏了,全都吵嚷着要玩。这些玩具卖得飞快。

在宝日的强烈建议下,宝地被送到吉昌县的学堂读书了,家里倒也不是盼着小儿子能靠读书出人头地,就是想着让他多读些书,以后可以多点选择,不用再土里刨食了。

宝地开始去县里读书时还有些畏畏缩缩,不过后来渐渐地发现县城的孩子还没有他见识多呢,这点自卑心态就彻底消退了。

家里的买卖越做越好,宝地也渐渐恢复了在家时的开朗性情,还结交了不少同窗好伙伴。

这次滑板车的热卖还多亏了宝地,宝地天天滑着滑板车去学堂,那是相当地赚眼球了,能上得起学堂的人家,能有几家是穷的,而且滑板车的售价也不贵,孩子们爱新鲜,基本上人手一个。

一帮读书的孩子滑着滑板车嗖嗖地在县里走街串巷,直接提高了滑板车的知名度。

滑板车在吉昌县的销量比在船营县还好不少,搞得小木头连放驴的时间都没有了,天天在家组装滑板车,这还不够卖呢。

至于其他那些木质玩具,小木头直接就找了相熟的木匠来做,吴大哥和吴嫂子两口子靠着小木头一家,这一年赚得盆满钵满,可把街坊邻里羡慕坏了。

87. 老二出生    当你强大了,身边都是……

当你强大了, 身边都是好人。宝月家的买卖越好,街坊邻里跟她家的关系就越好。

跟宝月交好的吴家、赵家和冯家的日子全都越过越好,跟小木头交好的工友们全都有了稳定又赚钱的副业。

只要是明眼人都清楚, 跟宝月和小木头俩口子交好能获得多大的好处。大家都盼着能跟宝月家打好关系。

铺子里除了忙一点之外,一点糟心事都没有,第二次怀孕了,就不像第一次那样小心翼翼了,家里每天赚那么多钱,宝月怀孕时一直很舒心。

再加上有了冯嫂子的帮忙, 宝月多出了很多的空闲时间。有了空闲时间, 宝月就有时间继续抄书写字,顺便给自家儿子启蒙。

为了感激宝月的雇佣, 冯家小子曾经提过要免费帮安安启蒙, 但被宝月拒绝掉了。

冯家小子已经通过了县试和府试, 成为了童生,已经有资格考取秀才了,虽然为了考个好名次,他的先生让他再读两年书,但起码证明冯家小子绝非池中物, 以后最次也能考个秀才。

宝月可不想耽搁这么有出息的孩子读书, 对于自家儿子启蒙这点小事, 宝月还是决定亲力亲为, 顺便再给肚里这个小的进行胎教。

不过安安年纪太小,写字时的手还不稳, 宝月就只先教他背诵三字经,先不强求他识字。

安安倒是对背书没什么抵触心理,尤其喜欢跟娘亲玩土电话背诵, 母子俩相隔一丈远,安安对这话筒背诵,宝月把听筒靠在耳边听着。这种学习方法比较有意思,也增加了安安对读书认字的喜爱之情。

每次安安背诵完毕,没有出现错误,宝月就会对儿子有所奖励,有时候是奖赏一下小零嘴,有时候是给他讲个小故事。

相比于小零嘴,安安更喜欢听故事,有时候为了多听些故事,还会多背书,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记忆力是真的好,宝月给安安讲的故事都是在“新世界”课本上学到的课文和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特别有教育意义。

比如骄傲的孔雀讲的道理是,不管自己有某些地方再怎么优秀,都不能成为炫耀骄傲的资本,不然终有一天会被自己无知的骄傲冲昏头脑,最后没有好下场。

乌鸦喝水讲的道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动脑筋,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小马过河讲的道理是,做事不要光靠别人的意见来做决定,要经过自己的实践去做出决定。凡事要有实践的勇气。不要道听途说。

以及乌鸦和狐狸、坐井观天、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司马光砸缸、刻舟求剑……这些故事,只要宝月给安安讲过一遍,安安竟然都能记得住,而且还能完整地讲给他的小伙伴。

安安对于语言的把控能力让宝月十分佩服,觉得自己此生真有可能实现当秀才娘的愿望了。

不过期待归期待,宝月倒是不强求自家孩子,还是想让他顺其自然,读书好就考秀才,读不好就接受家里的铺子,也可以跟他爹学木匠,反正快乐健康就行。

宝月怀安安时,娘家离得远,高氏也没时间过来看护闺女,这一回王家在吉昌县有了铺子,两家串门也方便了不少,等到宝月月份大的时候,高氏就直接住在大闺女家了。

虽然宝日、宝星和宝地三兄弟常驻县城,无法帮家里种地,但王有银家现在完全不用担心田地没人种了。王有金一家时常帮忙,他家那么多壮劳力,干王有银家那点活还是挺轻松的。

不过赶上特别忙的时候,王有银还是要雇人的,现在村子里来了不少外来户,这些人开的荒地有限,而且产粮也有限,一到农忙时就出来打短工。

宝月家的猪骨头攒了很多,都被她晒干敲碎后送回了娘家,这样的猪骨头再用烤窖烤一下磨成粉,就是极好的肥料。

家里沤的肥和闺女送来的肥料,让王有银家的肥料十分充足,肥料足,地就有劲,地有劲了,这庄稼都长得好了。

经过一年的努力,王有银家是铺子兴旺,粮食满仓,欠闺女家的钱也快攒够了。

自打王有银家的铺子越开越红火,老王家在稻香村的名望越来越大,村长看到王家爷爷都开始叫老王大哥了。

王家兄弟姐妹的关系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和谐。毕竟是亲兄弟姐妹,王有银自然要可着自家人先照顾,粉皮在吉昌县和船营县卖得好,每次往县里运粉皮,王有银都会雇亲戚们的车。

十多辆牛车和驴车浩浩荡荡排成一列,看着特别的壮观,赶车的人还都是壮汉,就算是眼馋,也没人敢招惹这个商队。

车队可以雇亲戚,但是晒淀粉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