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百工匠心> 第170章 因为爱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因为爱情(1 / 2)

在信息闭塞的古代,文人的诗文著作流传非常困难。后来他们发现,平生在笔墨上学得的拳脚,居然可以在一柄小小的紫砂壶上大放异彩。

宜兴多溪山,一壶盛风流;茶陶欢欣处,恍惚是仙州。

许多传世的诗文与画卷,就这样不经意地从文人们的胸中流泻出来。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禅林法语只有三个字:吃茶去。

那是叫人把缠绕于心的世间烦恼抛却一边,以空虚清明的心境去过一种清淡无为的生活。

从匠人角度分析,没有名气的紫砂手艺人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做壶只为换饭吃,基本上没有尊严可言。

非常需要借助官员与文人的话语权来提高自己作品的知名度,所以文人与工匠各得其所,体现在一把壶上,早已是血肉交融,哪里还有贵贱之分?

一个小小的壶坯上,既可以题写壶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又可以纂刻花虫鸟草,以寄托行云流水的性情。

敢问天下哪一种陶瓷器皿能与之比肩?

就连那那才高气傲的徐文长,为寻觅一把紫砂壶,专门从绍兴跑到宜兴,还写下青箬旧对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的诗句。

有经济实力的文人,像明代的赵宦先、董其昌、大收藏家项元汴等,干脆专门在宜兴住下来,寻找合意的紫砂艺匠,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定制砂壶。

晚清的吴大徵,也就是吴湖帆的曾祖父,喜欢把紫砂艺人请到家中做客师,顾名思义,这是客人级别的师傅,在当时已经算是极高待遇。

民间艺人大抵有个特点,过眼不忘且模仿性极强。没费多大劲,就把那些古玩上的好东西潜移默化移植到紫砂壶上。

所谓的文人参与紫砂,骨子里就是这样的痴爱加才情;再加上名工的绝技,才叫真正的珠联璧合。

半世倜傥、一生风流;性情所至,如高山流水,尽可在此一泻千里。

鲁善工猛地睁开眼睛,现在文人壶是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新领域!

紫砂不用说,吸收顾景舟、陈鸣远、曼生壶的手艺精髓,加上瓷器的手感和烧窑经验,很快就能大成。

篆刻更是自己的杀手锏之一,加上刚吸收的清代名家扇面绘画书法功力,方寸之间,大有可为。

紫砂、绘画书法、篆刻。

三位一体!

天下无敌!

胸中再次豁然开朗,一个个点融会贯通,眼前又是一片新天地!

紫砂壶发展史上有四个人功不可没:供春开制壶之端,大彬改制壶之法,鸣远乃花货巨匠,曼生赋紫砂以气韵。

现在自己手里有三个大师精品,加上顾景舟,紫砂手艺必然一日千里。

新的目标定为文人壶,结合紫砂、书画、篆刻于一身,三位一体,最能代表文人风流,千古茶道精髓。

确定计划后,放下紫砂,重新欣赏万柳堂扇面,十四张基本都是清代名家,只有两张例外。

张大千的美人扇面!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