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点像你给我写的讲话稿嘛。”伊海涛眉头稍稍舒展了些。说:“小楚。不要有顾虑。放开了说。说具体点。”
楚天舒喝了口茶。扳着手指头。说:“据我观察。青原政坛多年纷争不断。派系林立。细分起來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力量。最强的是朱敏文的老班底。第二是唐逸夫的班底。第三是郭鸿泽的班底。第四才是您和郞书记这样的外來户和一些置身事外的专业技术干部。”
这个局面由來已久。官场中人几乎都看得出來。
伊海涛催促道:“说。你是什么想法。”
楚天舒沒再犹豫。直截了当地说:“把郭的人马接收过來。稳住朱的班底。与郎书记达成共识。分化唐的派系。然后再來强化您的实力。进而一举控制大局。”
一语正中了伊海涛的下怀。
楚天舒的这个想法与伊海涛的思路不谋而合。
可是要把思路变成现实。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把郭鸿泽安置好。接收郭的人马应该问題不是太大。不过。郭鸿泽在青原政坛的地位一直不算太高。自然实力最弱。在势均力敌时影响不小。但要谈控制大局还远远不够。
朱敏文班底的人多数集中在党群口。也大多在关键和重要的岗位上。与唐逸夫派系的人犬牙交错。要想稳住朱敏文的班底。需要尽快拿出朱派人员看得见信得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他们见识到伊海涛愿意接纳他们的胸襟和气魄。
郎茂才看似是与伊海涛一起调整的人员。外人看來应该会和伊海涛保持高度一致?ahref=":"target="_bnk">:墒率挡⒎侨绱恕@擅攀呛翁煊澳翘跸呱系娜恕6砸梁L伪砻嫔虾苤С帧5谛睦锘故谴嬗泄思伞?br/>
今晚上伊海涛与之交谈。总体感觉是相互缺乏足够的信任。谈话只浮在了面上。刚谈了不到十分钟。郭鸿泽突然來访。谈话就草草结束了。并沒有收到实效。要想与郎茂才达成共识。还得在相互信任上下不小的功夫。
分化唐的派系。必须建立在前面几个难題解决好的基础之上。
因此。伊海涛非常赞同把强化自身实力放在最后來做。而不是急于扶植靳洛冰等一大帮人上位。因为这样的话。本來就人人自危的朱派人马感到失望。会迅速倒像唐逸夫。所谓控制大局立即成为了一句空话。
想到不难。做起來才难。而要做得收到预想的效果。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管好人。用好人。构建好政令畅通运转自如的组织体系。本身就是官场领导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題。而在当前的困境之下。就更需要超强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谈到具体的实施步骤上。伊海涛和楚天舒一时都感觉十分的为难。甚至可以说有点一筹莫展。他们都在苦苦思考着一个问題。破解这个难局。哪里才是最好的着手点和突破口呢。
突然。楚天舒想起了被晾在家里的林登山。他试探着说:“老师。能不能把林登山用起來。”
正抱着茶杯的伊海涛眼前一亮。手里的茶杯晃动了一下。但表情并沒有太大的变化。他浅浅地喝了口茶。像不认识楚天舒似的。睁大眼睛看他半天。问道:“你是不是想让林登山來当你的替身啊。”
领导盯着你看的时候。脑袋里一定正飞速转圈。在琢磨你话里的意思。伊海涛思维敏捷。又与楚天舒相处日久。自然明白他这个建议的用意所在。
林登山可谓是朱敏文身边最亲近的人。属于嫡系中的嫡系。而且在省里“执法大检查”期间还代表朱敏文对伊海涛进行过“逼宫”。如果伊海涛能不计前嫌把他用起來。用好了?ahref=":"target="_bnk">:隙茉谥煜等嗽敝幸鸺蟮恼鸲2⑵鸬搅己玫氖痉蹲饔谩?br/>
由于林登山自参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市府办和市委办当秘书。抛开个人感情的因素來评价。他这个秘书当得十分称职。能力和水平应该沒有问題。所以。伊海涛很自然就认为楚天舒是想让林登山來给自己当秘书。
楚天舒坐着不动。好像舍不得茶几上的茶水。又端过杯子搁到唇边。不紧不慢喝了一口。
伊海涛只得命令道:“嗯。小楚。怎么不说话了。”
楚天舒说:“我不敢说。”
“是不是被我说中心思了。你又想旧话重提。不跟我干了。对吧。”伊海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严肃地说:“我跟你说。你趁早死了这个心。这事沒商量。你想都别想。”
“老师。您别动气。我话还沒说完呢。您就把我批评一顿。我哪里还敢说话呢。”楚天舒放下茶杯。起身道:“您不爱听。我不说就是了。走喽。睡觉去了。”
伊海涛说:“哟哟哟。说你几句。你还摆起谱來了。”他手往下压了压。说:“你给我坐下。把沒说完的话说完。我看你怎样巧舌如簧。”
“老师让坐下。我要是不坐。那就是罚站了。”楚天舒笑笑。重新坐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