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窗棂上透过的晨光判断:此刻,已经进入卯时多时了。
杏儿哥看旁边的师兄们还在呼呼大睡,他就轻轻地爬起身来,穿好了衣服。
已经到了道观里了,也不需要老是穿着长道袍。
所以,他就换上了平时穿的轻便衣服。
与往常一样,拿着自己的枣木杖,蹑手蹑脚的走出了屋子。
来到院子里一看:师父和师叔已经起来了,此刻,正在院子里练剑。
往那咕咕叫着的地方望去:原来铁音观里养了一群鸽子,此刻,正在地上觅食。
清风道长看杏儿哥过来了,停下了手中舞动的宝剑,招手让杏儿哥过去。
为了不影响师叔练剑,杏儿哥悄无声息地走到师父的身边。
靠近清风道长面前,他轻声向师父问好。
恰在这时,清阳道长的剑正好练完一趟。
当看到杏儿哥拿着枣木杖也站到院子里时,很高兴的赞赏道:
“小娃子,真是勤快用心的小娃子!”
听到师叔的话,杏儿哥不好意思的、赶忙跑到师叔面前向师叔问好。
昨天晚上,在月光和油灯下没有看清师叔的模样,今天杏儿哥看清了:
师叔是个大块头,身高马大的,看上去只有五十岁左右。
圆脸大耳,脸上黑黝黝的,别听声音很洪亮,脸上却是慈眉善目。
一脸络腮胡子,嘴角却永远挂着笑意,俨然是弥勒佛现世。
他自身好像会散发着某种亲和力,能够产生让你一接触,就不忍离开的魔力。
此刻,杏儿哥正看着师叔出神。
这时,清风道长说道:
“杏儿,还不赶快演练一下你的武功,你师叔可是研究少林武功的专家呀!”
听了师父的话,杏儿哥站在清阳道长的面前,猛地一惊。
面对着师叔,赶快一抱拳先做了一揖,然后说道:“师叔,那就劳你费心了!”
然后,一转身,并没有马上演练武功。
而是先跑到客厅门口,看师叔和师父的道袍放在那里,一并拿了过来。
先把师叔的道袍披在师叔的身上,再把师父的道袍披在师父身上,这才开始活动身子准备演练。
原来,杏儿哥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没想到这海岛上会这么冷。
一出门,让那又潮又冷的风一吹,就禁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现在,师父让师叔看自己演练达摩杖。
刚才两位老人家练剑练得浑身是汗,他怕马上停下来,师父和师叔会着凉。
所以,就先把他们的道袍拿过来给他们披上。
这事虽小,在杏儿哥看来这太微不足道了。
因为杏儿哥从小在山庄里,他的娘就是这么教他的。
每当爷爷、奶奶、叔叔、大爷或者娘与婶婶等,遇到这种时候时,他也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今天在这两位老道的面前,他这样做,就太令两位道长感动了。
清风道长还可以,因为这一年来,杏儿哥一直是这么做的,每当这时,他的心头也是一热。
可是,对于清阳道长就不一样了:孑然一身,孤灯独守,已经大半辈子了。
平生行医,他走遍了海岸边上的山山水水,济世行医,总是他在关心别人,谁人曾经关心过他呀?
后来,寂寞中,收下了平时常来观中的几个善男信女的弟子为徒。
他心里知道:这几个徒弟,家里都是殷实人家,他们是没有想学习成仙的。
只不过是他们的父母看好了自己的才学,是想让他们的儿子,在这里学习读书写字而已。
因此,这几个徒弟,他也不能按照道教弟子的规格去培养他们。
只能天天教他们读书写字,偶尔也诵诵经念念咒,这与平常的私塾没有太大的区别。
原想也许过些日子,可能就会有人仙根不灭,脱颖而出。
到那时,自己再加意培养,力求成才。
可是,直到今天,他也没发现谁有这样的天赋。
刚才杏儿哥给他披上道袍的时候,他的眼睛湿润了: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这么关心过他了。
他的心里好生羡慕他的师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