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冷笑一声:“罪臣怎么了,我说句不客气的话,眼下除了我的老师孙承宗,这一朝里论兵事,有谁及得上熊廷弼?当年辽东兵危之时,若不是他一人之力,力压建奴,大明江山能不能得以稳固至今还是个问题,试问谁敢抹煞他的一份功劳?”
他的声音清朗有力,一番话说慷慨激昂却又不带半分火气。
下边群臣却象被火熏着了一窝兔子,一个个红着眼睛开始吵。
朱平安一句话就引爆了一场大吵,他自己反而不吭声了,耐性十足地静立一边,象是等着他们吵出分晓。
杨涟苦笑着叹了口气,悄无声息将袖子里的奏疏放了放。今天这个局势风头不对,只得改天了。
果然有睿王的地方,任何人都不敢说是焦点。
“够了!都给朕闭嘴!”
天启大吼一声,群臣再度安静下来。
“除了这一点,还有别的么,别给朕玩藏着掖着这一套,有什么话干脆说吧。”
天启已经不耐烦了。
“皇兄,军机处不同别的部门,我在外带兵打仗,有好多事必须仰仗朝内。军情如火,片刻也担误不得,若有一环对不上,溃败千里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那些门外汉,光会叫不会干的就请远避吧。臣弟举荐熊大人,是因他才能足堪此职,这一点,相信各位大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是大实话,随着朱平安眼光到处,那些刚被皇上训斥了的不服气的一下子就焉了。
熊廷弼脾气坏嘴巴臭众所周知,但同样的他在军事上的天才横溢也是有目共睹,这一点,就连魏忠贤都不能说什么。
朱平安的目光似笑非笑落到他身上的时候,他也只能重重的哼了一声。
“还有最后一点,朱平安慢悠悠道:“皇兄,你发现没有,满朝文武中,骂熊大人的多,说他好的人少呢。”
千句百句,不及一句入心!
天启明显哆嗦了一下,他深深看了朱平安一眼,然后直接下旨:“准了!”
天子玩平衡之道,行帝王心术,可是说到底,还是要有自已的人。
别人恶之,我独好之,不与人同,也是一种风格。
在众臣一片目瞪口呆中,朱平安第一个跪倒山呼:“皇上圣明!”
与朝中波诡云谲不同,民间对于这次征辽东纷纷报以极大的希望,毕竟睿王出马,向不失手,已经是块十足真金的活金字招牌了。睿王朱平安的名声已经到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各地时有麒麟现世、凤凰来仪、嘉禾蔚生,甘露下降等祥瑞之兆报上朝廷。
有魏忠贤在,这些动静一点没拉的全进了天启的耳朵,不过让魏大太监无比失望的是,听了这些的皇上居然连一丝怒气都没有。
他苦心收集的这些证据,就象一块石子掉进了大海。
莫非皇上的心胸真的如汪洋大海一样?
魏忠贤可是看着天启长大的,在他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真是日了狗了!
再过三天,就是睿王率军出征辽东的日子。
走的前一天晚上,天启在东安阁大开筵席,命文武百官做陪送行。
场面之隆重壮大,堪称建朝以来之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