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特大城市>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多品牌战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多品牌战略(1 / 1)

陆泽、步兴生和李柠就在酒店的房间里谈了很久。

陆泽并没有回家的打算,明天刚好是周末,太晚的话他打算就睡在酒店里。

关于体育集团的发展战略,他要和李柠提前讲清楚。

他和李柠的关系最开始就谈好的,是合伙人的关系,李柠以个人形象占有LINING品牌40%的股份。

李柠和步兴生不同,步兴生只是作为邀请来的职业经理人。虽然步兴生的名气也很大,但是并不是适合做品牌的名字。

陆泽现在打算不仅仅只发展LINING一个牌子,那就涉及到了股份问题,因此他要提前告知李柠。

在三人会议结束后,陆泽留在了李柠的房间。

陆泽并没有绕弯子,李柠在听了之前的企划报告,现在脑子里想的应该就是以后的企业发展问题,他直接问道:“柠哥,现在有个问题,我们需要商量一下。”

“还有什么问题?怎么等步老走了才问?”

“这是我们两人的问题,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商量的,等商量好后再告诉步老。”

“小泽,你究竟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好啦。”李柠有点疑惑地说道。

“是关于新公司名字的问题,我并不打算叫李柠体育用品公司。”

“为什么?这样有什么不好吗?你要改品牌?”李柠听到陆泽说公司不叫LINING,立刻问道。

“柠哥别急,不是你想的那样,品牌还是LINING牌,但公司的名字不叫李柠公司,生产的服装上依然会打上LINING的牌子,但是生产的公司会叫另外一个名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的多品牌策略。”

“什么意思?什么叫多品牌策略?”李柠听到LINING牌子不会变松了一口气,真要改变品牌名,他在这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将新公司的名字叫李柠体育用品公司,那么以后的发展将比较局限。”

陆泽将多品牌战略阐述了一下,然后接着对着李柠说道:“公司的刚开始将以LINING品牌为主,后期则继续推出新的品牌。就像我和你合作一样,以后要是有个打篮球厉害的运动员,我可能还会以他的名字建立品牌。也可能新的品牌并不是人的名字,总之各个品牌之间是独立的,互相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不是。”

“这些品牌,包括你的LINING牌都将在一个体育集团里。你作为第一个命名的品牌,可以优先选择是否投资其他品牌,投资的话你就可以占有股份,不投资也没关系。”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品牌越多,你以后在集团里占有的股份越少,但是集团做大了,即使股份变小,但是总的收益是会提升的。”

“这是以后长远的发展规划,五年内可能都只有LINING一个品牌,我是指体育行业。”

“我的股份会逐渐分给后来的投资者,我自己也会继续追加投资。这样说,柠哥,你明白吗?”陆泽说完后,看着李柠问道。

“别着急,我要捋一下。公司还没收购完成呢,你怎么就想到5年之后的事情了。”李柠有点懵圈了,看陆泽就像看怪物一样,说得那么复杂,他有点听不懂陆泽说的是什么意思。

陆泽又慢慢地将所说的话从新解释了一遍,以方便李柠理解。

总之,就是一个名字的问题。

至于体育集团叫什么名字对陆泽来说无所谓,这只是一个称谓,因此陆泽把这命名权交给了李柠,让他自己想去。

李柠得到了命名权就明白了陆泽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他之前在健立宝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健立宝,产品的名字也叫健立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但是一想到要起名字,他又犯难了,不起自己的名字,他还真一时想不出要起什么名字。

不过他明白陆泽的意思后,对于起名字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在哪个工厂生产无所谓,只要生产出的东西是LINING品牌就行。

关于股份的事情,李柠看的也没那么重,他除了自己的个人形象外,也投资了一部分个人积蓄,陆泽说的他没有反对,他作为创始人有优先投资权,只要LINING品牌发展起来了,后续的其他品牌他都可以投资。

悲剧的是,最后两人想了很多,也没有想到双方都满意的名字。

然后两人就放弃了,起名的任务还是交给大众去想吧。

陆泽把LINING品牌LOGO设计公开征集活动的想法也告诉了李柠,双方一拍即合。

这个活动可以显示出公众对李柠的支持程度,虽然去年的奥运比赛没有获得好成绩,但是他已经尽力了,相信明白事理的粉丝们会支持他的。

……

周末休息了一天。

周一开始,步兴生和李柠开始一同前往看中的三家企业,继续谈更多的收购细节。

陆泽则继续上他的学,他相信步老加李柠两个人一起,肯定会让收购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他该说的基本都说完了。

他们现在收购这些企业,算是给企业找出了一条生路。这三家企业都不算大。并不是国有大型企业,只能算是中小型的。企业不大,但是领导却不少,因此,不是一趟就能谈结束的。

这个时代,有一些国有企业,起初都算是集体领导,厂长也不能独断,大事情要考虑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后来推行厂长负责制,厂长签订承包合同,厂里的事厂长一个人就具有决策权,所有的人都只能围着厂长转。

企业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有很多原因。

在80年代的十年间,城市及企业的改革并没有明确提出来,也没有具体的方案。此时的国企大多数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国家、政府规定的,企业没有自主权,工人按指标完成任务就没事干了,没有奖金,工作积极不积极没什么意义,有力也没处使。

在体制内被束缚的工人,虽然是铁饭碗,但仅仅只能解决温饱,和后世的国企待遇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政策不允许工人从事第二职业,违反了就会丢掉饭碗。这是体制造成的,不能怪工人。

后世很多键盘侠们会说现在的工人懒惰,不思进取等,其实完全是不了解当下的历史,或者是拿后世的国企对比,自以为是。刻薄而不公正的指责极大的伤害着这些下岗、买断工龄的工人们!

现在已经是80年代末,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在各地进行,政府希望能平稳改制,但是现在这波国企改革,不出意外,又是一波财富再分配的大潮,赶上的,一步登天,赶不上的,只能望尘兴叹了。

陆泽并不想干涉过多,他只能照顾自己收购的企业,其他企业他就管不了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