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 )(TXT )(TXT )
    “中堂大人,咱们凑到一起,还是说点正事为妙,无论是鼠疫还是大局,都不是咱们能控制的了的,中堂大人的岁数不轻了,有一天没一天的活。(TXT )
    我这边也是一样,不定伤势复发也就没了,即便伤势不复发,就冲我在津沽做的事儿,以及接下来要做的事儿,说不定出门就磕台阶上死了呢?
    购舰乃是大事,有了战舰,咱们在海上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即便不如诸洋鬼子,雄视南洋也是要的!
    此次津沽大战,越南来了人,属国之人竟敢带着步枪火炮踩在我泱泱华夏的国土之上,谁给他们的胆子?
    咱们被东洋倭奴欺负也就罢了,再被南洋番奴欺负了,就不要再做人了,做洋鬼子的狗奴才多好?打狗还的看主人不是?”
    涉及利益,许多事儿也不是李大成跟李鸿章能定的,就跟桂顺一系的那些王八蛋一样,上面说上面的下面说下面的,无利不起早,南边的盛宣怀若是识相,不妨合作一把,不识相,生死相搏也无妨,李大成不怕这些的。
    “唉……
    你这小老弟还真是有心了,老夫看你有成大事的样子,我来问你,没了大清,你做什么?”
    坐金銮、坐银安,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坐上了那个位置,气儿不顺呐!举国天下,岂是那么好平衡的,处一时一地,自可笑傲公卿,坐上去了,就是天下泱泱众生的奴才。
    老师曾国藩为什么不反?他李鸿章为什么不反?不是没机会,也不是没本事。而是不敢!反了又能如何?反了天下反不了手下,弄不好还得成别人的垫脚石,皇帝,笑话!人人都说满朝臣工是皇家的狗奴才,谁才是真的狗奴才呢?这事儿不好说。也说不好。
    “自然是要做买卖的?”
    李鸿章说的是什么,李大成自然听得明白,坐上去了就真的是说一不二的?错了!政治终是为利益服务的,大清的利益何在?贪官污吏跟官商、商官,这样的怪圈,踏进去了就别想着再出来。对谁都一样。
    在这个圈外做买卖是不容易的,李大成为什么要扶持桂顺,还不是为了这层若即若离的关系?
    “做买卖?拿着枪架着炮做买卖?”
    老李的眼神不错,一语中的,振威军跟桂顺就是李大成能安然站在圈外看戏圈钱的依仗。没了这些,还做个屁的买卖,不如投了朝廷做个狗奴才。
    听了李鸿章的话,李大成暗笑了一下,雇佣军也是很大的一笔买卖,以后世界乱了需要枪炮的地方多了去了,拿枪架炮如何做不得买卖呢?
    “拿枪架炮未必不能做买卖!”
    听了李大成的说法,李鸿章不由的失笑了。年轻人呐!做这样的买卖与篡国何异?这小子是要做曹操吗?挟天子令诸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这是大乱的开端。你李二神将做了曹操,下面的人也就都想做曹操了,这还不如直接篡国呢?
    李鸿章抖着胡子,边想边说,若李二神将真想这么干,留不得!
    “紫禁城里坐着的干什么?自由自在。这不是什么好事儿,枪杆子没了约束。只是大乱的开始!
    小老弟,有些时候。就该顺天应人呐!”
    “这话不错!顺天应人自可坐稳了,坐不稳,那是他们自个儿有毛病!”
    李鸿章对于满清的见地算是高的了,他知道该做什么,说到这,李大成的心里也有些模糊,事情还没做呢!他就感受到了放下的不易,真要是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将来他会放弃吗?跟着他一起搏杀的人会放弃吗?怕是不易!
    “小老弟,刚刚你的话还挺实在的,现在么?糊弄老李呢?
    说说,你想干什么?”
    李大成眼中短暂的迷茫,被李鸿章捕捉到了,终是岁数不到,大清这盘棋,他是下不下去了,这次的和约签了,恐怕两广也呆不住喽!这李二神将委实不错,大清用不到他,但这天下用的到他,大清至今,已然积重难返了,许多事儿李鸿章心里也很明白,只是许多时候,雄心万丈也得低头做事儿呐……
    “富国强民吧……”
    或许是吧?在李鸿章这样的老人精面前,李大成也不避讳什么,说实话,他的心里也是有许多关隘的,就说桂顺这帮手下的,未来自己的手下未必不会如此,这事儿糊涂。
    “嗯!富国强民吧……
    这事儿说来容易做来难!
    洋务三十年,不就是为了富国强民吗?
    可惜!可叹!办了洋务,还不如不办呢!
    打了长毛贼又来了洋鬼子,富国强民我老李是没看到,条约签了无数,赔款割地无数,口岸一开,烟土肆虐。
    办了三十年的洋务,好东西咱不是没有,可怎生就办的贫国弱民了呢?”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李鸿章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壮士暮年,他也有疑惑的,三十年披肝沥胆办洋务,甲午一败,大梦成空。
    甲午一败,不独败在朝廷身上,若北洋有李二神将一分本事、一分悍气,足以捍卫朝鲜不失,有北方诸军港在,小日本的战舰再有针对性,再多上几十条,也撼动不了他李鸿章布下的北方防御圈。
    谢家所炮台、杨峰岭炮台、龙嘴庙炮台、鹿角嘴炮台、柏顶炮台、黄土崖要塞、赵北嘴要塞、北山嘴要塞、祭祀台要塞、黄岛要塞、刘公岛要塞、威海卫、旅顺,这些炮台、要塞,装了多少门克虏伯大炮?数都数不清!
    以巨炮之火力、以要塞之坚固,莫说几万人,就是几百人也能拒守这些炮台要塞,对抗几万人呐!
    海陆配合。只要引小日本的舰队到了炮台的射程之内,多少军舰打不沉?
    这些个炮台要塞是怎么丢的?说出来李鸿章也觉得羞愧,多半一炮未发就丢了,这他妈什么样的军队能干出这等事儿?
    甲午战前,自个儿求爷爷告奶奶。那翁同龢,就是拖着北洋的军费不发,若是在开战之前,多购置几艘新舰,就能保北洋舰队不失,甲午战局。也未必如此呐!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