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崇祯有把枪> 第三十五章 全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全收(2 / 2)

朱由检假装动怒,搬出大明律要斩杀这位京营大佬,这当然只是说说而已。以崇祯皇帝现在的处境,杀掉李国祯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陈演等人开始充当和事佬,说什么大都督在京营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皇上以大局为重,大战之际,不宜自损大将。

崇祯见恐吓效果已经达到,便表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趁着这个机会宣布裁撤掉这个被抢劫的千户兵额。

这样一来,至少下个月就不用向这千把人发银子了,当然,崇祯已经很久没给他们发银子了。

李国祯遭受这样沉重的打击,神情恍惚,谢过皇恩哭丧着脸退出大殿。

内阁首辅陈演对崇祯皇帝刻薄寡恩颇有怨言,不过当李国祯后来向他要银子的时,这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同样果断拒绝了。

呃,毕竟大家手里的银子都不是天上刮下来的。

当日早朝,崇祯皇帝又提了下漕运改革的事情,和之前一样,崇祯只是说了个大概,没有详细的实施方案,毕竟他不是漕河专家。

崇祯皇帝的漕运改革方案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废除漕运,实行海运,遣散漕卒,裁撤漕官。

元宵节前崇祯提起过漕运之事,结果是不了了之。

漕运改革阻力很大,崇祯皇帝还没开始动手就感觉压力重重。

实际上,漕运和海运代表着两种文明,代表着两大利益集团。

此时的大明,支持漕运的官员占据压倒性优势,尽管漕运效率低下,贪腐成风,已经彻底烂透,但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漕运的存在,养活了北方一大片港口城市,沿途各种关卡,税收,甚至有官员直接参与分红。

明代言情小说《金瓶梅》中的主角西门庆,就是靠在大运河港口——临清——做丝绸买卖,最后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和中饱私囊的漕运官员相比,普通漕卒的生活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

大明立国之初,漕运,海运并存,一切都是为了打仗作准备,漕运士卒粮饷颇丰,足够养家糊口。

等到大明中后期,虽然官僚**越来越严重,以及国库开支失衡,漕运士兵的生活越来越拮据,不少人还因为运输货物丢失被罚,沦为乞丐。

也正是因此,将近十万瘦骨嶙峋饥寒交迫的漕军当时被戏称为“花子军。”

崇祯想要将漕运彻底打碎,再重新捏一个更好的来。

然而现在还没有力气撬动铁板一块的政治格局。

除了兵部尚书张国维,前户部尚书倪元璐,礼部右侍郎郭新甲,以及几个与山东胶州(当年海运港口)有千丝万缕联提出支持海运。

除此之外,上百名文武大臣激烈反对。

有人说,海运路途遥远,大船在海中颠簸厉害,不如漕运便利。

还有人说,漕运已有十年之久,是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动摇。

总之,完全如崇祯皇帝所料那样,漕运改革遭到在场几乎所有官员的一致反对,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遭到将近一百名大臣一齐反对,一种前所未有的眼里崇祯怒气冲冲,拂袖而去,早朝就这样不欢而散。

然而今天注定是痛苦的一天,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朱由检烦闷。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