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汪之日随之召集了临时性主席会议,就这篇谈话摘要提出了如下意见:一、个别人提法不妥,对政府的批评不准确;二、负责审稿的秘书长吴万顺把关不严,没有尽职;三、扣发尚未发出的报纸,收回已发的全部报纸。随后,汪之日打电话告诉了黄心刚临时主席会议的三项决定,并征求他还有什么意见。黄心刚尊重XX的决定。
当日。报社截留了发往各县、乡的报纸,又派出20名发行人员,10名编采人员沿YD市南北东西四条大街,二十四条小街挨门收报。所到之处,听到的尽是责骂之声。许多群众说,你们说清楚,这张报错在哪里,说出了,就拿走。有的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害怕群众的意见?说明他们心里有鬼,害怕别人说实话,说真话。”收报事件,在YD掀起轩然大波,人们争相传阅,街头巷尾无处不在议论,有的读者甚至打电话责问报社,表示强烈不满。
3月29日下午,读者收到重印的28日的报纸,
由一篇会议侧记顶替了韦XX、陆XX两人的发言摘要。
《中国××报》一上YD市,人们奔走相告,争相传阅。有的竟然复印了好几张,送朋友传阅。一篇文章犹如一发重磅炸弹,一下子把YD击得浪花飞溅,沸沸扬扬。
霍小宝看完了全部报道,感到写得公正客观,就是有些平淡。甚或,还有一点导向上的偏差,用“压制批评”而掩盖了“为什么这么害怕批评。”前者抓的是表面,后者才能引发实质。“压制”,只能表明领导工作方法上的粗暴,行为上的专横;而“害怕”反映的却是心虚、胆怯以及意识形态里的东西。也许大报的记者不愿意把问题搞得太复杂了,只注意到了新闻本身,而没有留意新闻背后的新闻。不过,就此一下,恐怕黄XX的市长也不会当长了。
但是,报道并没有到此中止。中午,霍小宝接到了向涛的电话,向涛说,第二篇报道传真刚发走,。霍小宝说,BJ的记者打算要待多久?向涛说不准,刚开始,他们与黄市长的关系闹得很僵。第一篇报道刊发后,黄市长一下软下来了,登门向BJ记者作了自我批评,关系才有些缓和。霍小宝说,在这件事上,你不要太出头露面了,不要让他们误认为这些都是你操作的,这样对你不太好。向涛说,这我知道,他们也怕给我带来麻烦,只是打个电话通通气。
这是一个敏感的季节。谁要是不慎被卷入其中,也许就会变成权力之争的一件牺牲品。
这几天,报社里的气氛也有些异样,明明听到编辑部、记者部的大办公室里说说笑笑地大谈收报的见闻,但当领导一出现,谈笑马上戛然而止。明明听到他们大谈BJ记者到XXX去多么多么的厉害,但他们单独与你面对的时候,却只字不提。尽管如此,霍小宝也从这异样的气氛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太一样的东西,那就是他从许多人的目光里感到了一种微妙的讨好与亲近。然而,当他一旦捕捉到了那瞬间的讨好与亲近的目光时。就马上回避开了,他不想把自己卷入其中。
下午,霍小宝正在办公,办公室主任方向明拎着几条烟和两袋茶叶进来放在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霍总,这是几条招待用烟,您放着用。”
霍小宝有点纳闷,通常只有王一飞才有这种特权,他当了三四年副总,从来还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不觉奇怪,想弄个究竟,就问:“这是王总的意思,还是你的主张?”
方向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平时你这里来的客人也很多,茶烟都是用你自己的来招待,我这个办公室主任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这次,是我自作主张多进了几条,王总要是不过问也便罢,要是过问,责任我承担了,没你的事。”
霍小宝看了一眼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的烟,估计有四条。心想,既然你已表白无能为力,何苦又要为我承担责任,不知葫芦里究竟卖的哪门子药,就说:“看你,何苦来着,不要为这几条烟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你还是拿回去吧。”
霍小宝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很留意地观察了一下方向明的表情。起初,他的脸上不易察觉地涌起了一缕尴尬的难色,但,那尴尬并没停留多久,就很快地从他脸上滑过,随之被一种不尴不尬的笑代替了。其间的转换很是自然。霍小宝于是便想,人们都说方向明城府深工于心计,就凭这一点,足见此人功夫老到。
方向明却笑呵呵地说:“霍总,你让我拿去这不是指责我这个办公室主任没有当好吗?我明白有些事儿对你不公,我这当下属的没有尽到责任,是有难处的呀,还望霍总多多包涵。”
霍小宝宽厚地笑了笑,心想,俗语云:伸手不打笑脸人,他明明来讨好我,如果我再继续给他难堪,就等于把一个可以结成同盟的人推向了彼岸,使自己少了一个面子上过得去的人,而多了一个对立面。这样继续下去,就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这样一想,便有点语重心长地说:“向明,以后别为难自己了,王总编怎么规定的就怎么办,这样对我们谁都好。”
方向明点了点头,却有点激动地说:“霍总,你太善解人意了,也太能体恤下属的苦衷,如果领导都像你这样,我们当下属的就是为你牵马坠镫也心甘情愿。”
霍小宝一听这些恭维的话就感到头皮有些发麻,但又不便驳他的面子,就打断他的话说:“向明,你说这个话就见外了,现在报社里正缺一位主管经营的副总编,凭你的能力与资历,也该填补这一位置了,何苦说这样见外的话,不怕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
方向明顿时双目点漆般的明亮了起来,但话却说得极为机智:“霍总,我就盼望你哪一天能当上一把手才好哩,你要是成了一把手,也许我还有望,要是他,哼,一个副手他都不想要,何况两个?他巴不得权力越集中越好。”
霍小宝觉得方向明的这句话点到了要害上,但方向明毕竟是王一飞的人,他不便与他深谈这个话题,就只好打着哈哈避重就轻道:“哪里?哪里?现在这个位置我已经满足了,就是给我一个总编的位置,我怕也不如他干得好。”
霍小宝就是这样打着哈哈,很婉转地回绝了那个很敏感的话题。
待方向明告辞而去,他便觉得此人嗅觉真是太灵敏了。难道他也预感到了王一飞的危机?否则,怎能反戈一击?
人真是太可怕。而最可怕的,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人。
次日,《中国××报》。刊发了第二篇报道,全文如下:
收报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本报讯:(记者胡杨XX)登有“收报事件”的报纸刊发之后,YD的干部群众争相传阅,纷纷叫好,言称报纸准确客观地报道了收报事件的全过程,这无疑对市上的部分领导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变相的批评。
记者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干部和群众对收报事件的批评。YD市出租汽车司机王X、建筑二队工程师张XX、冶炼厂工人徐X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我们的报纸不是批评太多,而是批评太少。这期报纸及时地反映了ZXWY的呼声,很受群众欢迎,却出现了“收报事件”,这说明我们有些缺乏民主意识,更说明新闻的监督作用必须要强化。市图书馆一资料员说:“YD报记者来收报纸时我没有给,我细看了两遍ZXWY的座谈摘要,觉得韦长青、陆XX两人的发言实实在在,语重心长,他们说的话也是我们老百姓平时议论最多的话题。”
有的群众反映说,YD的有些干部整天喝酒不醉,打麻将不睡,跳舞不累,干实事不会。你还批评不得。开展批评难,自我批评更难,接受批评难上加难。ZXWY在报纸上发表点意见就大光其火,就去收报,那一般人哪还有说话的地方?人民有权利批评他们的错误,报纸有权利反映人民的呼声,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是哪个人的私产,收缴报纸的做法不仅错误,而且在全市造成的影响也极为恶劣。
在整个收报事件中,XX领导始终没有参与其中,不知他们所持的态度如何,记者为此采访了彭之强。彭之强说:“收报事件自始至终我不知道,XXX市XX的领导也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就擅自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是看了《中国××报》之后,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对这件事我认为,第一,收报行为是错误的,在YD市造成的影响很不好。第二,我这个XX书记也有一定的责任,没有把工作做好。第三,感谢《中国××报》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推进民主,加强法制建设。”XX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兆龙说:“在我市发生收报事件,虽然没有任何人征求过我这个宣传部长的意见,但我还是有责任的,这个责任就是与政府的领导平时沟通少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事。市长黄XX同志平时工作扎实,也有魄力,总的说来是个好同志。但这次收报事件中不知他主观上怎么想,事实上压制了不同意见,对这种做法新闻界开展批评是正常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