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这首诗,梁山伯突然想到了梁母期待的眼神,也不知道母亲在家里还好吗?
貌似今天自己有些出格,见了美女也不用刻意显摆吧,咱可是玉树临风,风liu倜傥的大才子,毛爷爷教育过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还是写份家书才更理所当然一些。
于是,梁山伯将这首《登鹳雀楼》揉成一团,随手扔在一边,全神贯注写起家书来。
自己从小就父母双亡,来到东晋捡了一个慈母,那份亲情无法言语,只能意会。老母亲此时一定也挂念自己了。
母亲大人在上:
孩儿提笔时已在碧鲜庵的寝房里,一切均以安排妥当,凡事诸顺。
还忘母亲大人勿念,孩儿会定时家书,以了母亲大人的思念之情。
相隔两地,孩儿在他乡谨记做人之道理、母亲大人之教诲;
定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来日为梁家增光添彩。
孩儿不孝,不能每日侍奉在前,还望母亲大人不要过多操劳……
切记身体健康乃人生最重要之事;
望母亲大人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小墨书僮:
好好照顾好老夫人,有事及时书信。
儿山伯书
东晋永和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大人安好!!!
简短数几行,却道不清说不明陈然此时的心情。
提笔之际,回想起自己穿越后,入梁家以来的点点滴滴,老太太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悉心的关怀,慈祥的母爱,不由得联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章里朱氏父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不正象自己和梁母一样浓烈么。
前世到底是中文系的才子,别看平时吊儿郎当,穿越后更是有点无耻下流,其实内心却深沉思腻。
一口气写完,梁山伯放下笔。因为刚才过于投入,没有注意到祝英台在自己写家信时,已经回到寝房。
祝英台送完小婢银心,心里还在揣揣不安,想起银心临别千叮万嘱自己的话。
“小姐,那个梁山伯好下流,那眼神,真……,要不是小姐你是女扮男妆,他看不出来,估计早就被非礼了……我好担心。”银心喋喋不休的叮嘱自己的主子,要防备这个登徒子。
合该主仆两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装扮,却没想到早被我们梁大少那锐利、毒辣的眼光瞧出了事情的真相。
要是祝英台和银心知道自己被梁山伯看出破绽,不知道还敢不敢回来和他同居了,这不是标准的羊入狼口又是什么。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